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4 毫秒
1.
通过对瑞典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垃圾分类意识培养、垃圾分类的法律制度建设、政企合作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等有效的生活垃圾分类和管理办法进行研究,得到了一些符合我国国情,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例如建立系统化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提高公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完善垃圾分类的法律体系、拓展与企业的密切合作等.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在我国目前像西方国家居民那样自觉、自愿地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暂不可行,雇人分类是唯一选择。其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新职业,即垃圾分类监督员,其主要职责是一方面监督城市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另一方面也承担垃圾分类回收职责。这个新职业不仅将彻底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难题,还将为下岗人员及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3.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先分析了我国垃圾分类现状,指出我国现在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强化生活垃圾分类顶层设计、加强垃圾分类体系和资源回收体系的协调管理、建立多层次激励约束机制,做强源头分类、完善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等5个方面,以加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体系。  相似文献   

4.
浅析成都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试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勃  蒋宇 《四川环境》2014,(6):130-134
为实现成都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试点区域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的组分,详细介绍了试点区域垃圾分类方式、收运流程、分类成效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一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重要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渐增大,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及城市环境。分类收集是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手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状况不佳,大部分城市均为混合收集,给垃圾处理和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从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费促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成功经验出发,提出几点推动我国垃圾分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垃圾分类意愿较高,但实际有分类行为的较少.导致大学生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分离的原因包括:个人对垃圾分类认知水平和效能感较低,责任主体意识错位;家中垃圾分类氛围缺乏;校园中垃圾分类设施和人员配备不完善,缺少相关的有效宣传和能落地的具体办法;社会环保意识缺乏,垃圾混合处理观念积淀甚深,垃圾分类正式制度不完善和非正式约束...  相似文献   

7.
黄彩云 《四川环境》2023,(1):253-257
随着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垃圾分类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对改善环境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以南京市Y社区垃圾分类为例,发现居民分类意识弱、政府服务不充分、自治组织缺位、物业公司推脱义务等主体原因造成社区垃圾分类效果差。提出在协同共治视角下通过主体定位协同、意愿协同、机制协同、工具协同来促进社区多元主体进行垃圾分类协同共治,提高社区垃圾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晰广州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求部分问题解决的方案,通过对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理现状的调研,借鉴国内外垃圾分类实施的经验,对垃圾分类理念、监督管理、基础设施配备、流程设计、视觉服务等方面问题进行阐述,提出源头管理、流程设计、视觉引导等工作的思路,以推动广州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垃圾分类回收监管机制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高校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论方法,通过建立双方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影响主体进行垃圾分类策略选择的不同因素。将对垃圾分类行为具有较强约束的"声誉资本"引入模型中,研究不同情况下的演化均衡策略。结果显示:①大学生是否采取垃圾分类行为主要与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支付的成本C_1、大学生因不参与垃圾分类造成的声誉损失h、学校的惩罚P以及参与垃圾分类得到的奖励R等因素有关。②大学生因不参与垃圾分类造成的声誉损失h对学生分类行为的影响显著。③学校是否采取监管策略主要与监管成本C有关。研究结果对于高校和政府制定环境监管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尹文 《环境教育》2009,(7):63-63
垃圾分类回收,代表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它可以将有回收价值的垃圾变为新的再生资源,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收集、处理不可降解的垃圾,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本文要告诉广大读者: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分类标志怎么看?社区工作人员如何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相信了解这些相关知识后,大家能用自己的双手更有效的改变周边的生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绿色生活。  相似文献   

11.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我国生态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的不断推进,如何有效处理居民生活垃圾是我国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中国知网数据库20多年有关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自1996以来我国学界关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研究不断增加;近15年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现状、垃圾处理技术与方法、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其他国家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先进经验介绍等几方面。在综合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反思现有研究有待加强改进之处,以期为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徐小程  徐安住 《四川环境》2021,40(3):209-214
随着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时代的到来,完善的生活垃圾管理地方立法关系到生活垃圾分类的效果.通过对我国生活垃圾管理地方立法现状的梳理,目前存在立法模式不一、立法名称混乱、分类标准杂乱等主要3个问题.今后的立法应当以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确定立法模式;立法名称现阶段以管理为宜,以治理为发展趋势;分类标准的制定以统一性、整体性、可...  相似文献   

13.
陈立雯 《绿叶》2014,(6):33-38
在北京,垃圾分类推行了12年有余,然而所取得的成效却非常微弱。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众多的,相应的,解决问题就需要融合法律规范、垃圾前端管理和公众参与等多元路径。  相似文献   

14.
垃圾分类实施后,湿垃圾(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出,对后端处理工艺带来许多新的变化与挑战,也使得垃圾分类后生活垃圾焚烧厂发电量的变化难以确定。研究以750t/d的焚烧线为例,采用流程模拟的方式,探讨了不同的分类率对焚烧厂发电量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分类后入炉垃圾的热值最大提高22.17%,入炉垃圾量最大减少21.54%,发电量略有变化,最大减少3.77%。同时,研究还对易腐组分占比、易腐组分含水率等变化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生活垃圾中易腐组分的变化不改变垃圾分类后焚烧厂发电量下降的趋势,但会影响发电量的下降幅度。因而,仅从发电量的角度来看,垃圾分类对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推行过程中面临的宣传引导统筹推进不到位、居民主体性地位彰显不足、居委会全面监管乏力、物业管理执行力度不够等困境,基于珠海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实证研究,探讨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协同治理实践模式中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运作机制,即以基层党组织为“主心骨”,以居委会为“指挥员”,以物业公司为“大管家”,以专业团队为“技术顾问”,以业委会为“润滑剂”的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构建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党建引领,多元主体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互构性关系”,形成社区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垃圾围城”现象已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推进垃圾分类是解决日益增加的环境压力的重要举措。在垃圾分类全过程中,如何分门别类进行资源化利用是下阶段工作的主阵地。上海作为先行先试的城市,在政府、企业、媒体和公民的协同共治下,垃圾分类实效显著,但资源化利用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出现垃圾分类主体内在驱动力不足、垃圾分类行为约束疲软、湿垃圾处置痛点突出、低价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难点凸显等。针对此,本文以构建闭路循环为核心理念,提出细化分拣门类、提升市场化机制、强化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夯实制度保障机制、加大宣传引导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借鉴与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孙煜璨  张涛  张冰  陈坦  杨婷 《四川环境》2023,(1):151-162
分类是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居民参与意愿是决定生活垃圾分类推行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涵盖全国内地的1665份有效问卷,研究居民垃圾分类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数受访者愿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70.7%),不同省(区、市)间居民参与意愿差异较大,垃圾分类推广措施需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个体因素和外部因素对居民意愿影响较大。设施不完善、宣传力度低、便捷程度低、缺乏分类氛围是阻碍居民实施垃圾分类的主要因素。建议采取多样化的组合策略下,东部地区相对侧重提高垃圾分类便利性,中部地区相对侧重改善社会分类氛围和政策宣传效果,西部地区相对侧重改善垃圾分类设施和政策宣传效果。针对性地开展居民意愿研究,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措施,提高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参与度,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政府干预、村民自治和善治的角度探讨农村垃圾分类的治理逻辑,以善治逻辑为切入点,探索我国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善治的途径:以社会资本为基石,以多元主体为关键,以责任性为重点,以法律规范为保障,构建政府引领—基层党组织带动—村民参与—基层社会组织配合-市场协同的农村垃圾分类治理体系,以实现农村垃圾分类的善态治理.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珙县孝儿镇是国内在农村乡镇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尝试的地区之一。论文采用成本分析法分析2011年四川孝儿镇垃圾管理年度成本的结构和特点,并根据成本分析结果计算垃圾管理的吨成本。分析显示在农村地区开展垃圾管理分类涉及到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在孝儿镇垃圾分类管理572058元的年度总开支中,显性成本占79%,隐性成本为21%。显性成本包括清运成本、终端处置和管理成本。隐性成本对长期开展垃圾分类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包括监督和支持人力成本、社区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成本。提高分类回收率和就近利用率以及吸引私人资本参与垃圾管理可优化成本,增强垃圾管理的经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潘中柱  潘芒芒 《四川环境》2021,40(3):215-224
当前国家正强烈地推展环保意识,并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以建设一个青山绿水美丽的中国.因此各地也陆续出台了有关垃圾分类的一些法律法规,但是对于我国很多城市来说,如何有效推进垃圾分类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研究中运用KANO模型调研温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现况,了解目前试点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回收模式下的感受,以作为后续《城市生活垃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