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低碳发展是我国西部城市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全新探索,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目前,模式设计是发展低碳城市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综合发展低碳城市的手段和目标,考虑建设的动力和支撑系统,结合低碳城市的关键要素、实施领域和最终效果,设计提出了"六位一体—多元互构—渗透过渡"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分析了低碳城市建设的六大关键领域:碳汇碳捕捉、能源、产业、交通、建筑和生活等。兰州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对我国西部类似地区发展低碳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缤纷资讯     
《绿色视野》2011,(5):62-63
国际资讯建设低碳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第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近日在纽约举行,主题为"建设低碳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论坛交流分享了世界各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先进理念、创新技术和最佳范例,发布了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测定城市温室气体的国际标准"和"可持续建筑指数"等标准体系的最新成果以及《建设低碳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纽约宣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低碳城市"在中国迅速升温,目前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但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看来,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已"脱靶".(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所谓"脱靶"是指脱离了低碳城市的"靶心".据专家说,国际公认的低碳城市标准,是将建筑、交通、工业这三大碳排放源的...  相似文献   

4.
凌宁 《绿叶》2014,(12):62-64
呈贡借鉴国内外经验,着力协调好新区城市建设与碳减排的关系,引入和采用TOD模式,即"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模式,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都围绕交通枢纽来进行布局,低碳路网的规划开创了中国城市规划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5.
基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1年年底面向全球发布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后评估》报告,全面总结了世博会在选址、规划、建设、运营和后续利用等全过程探索应用的低碳理念和宝贵实践,系统提出了"低碳世博"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启示和借鉴,为国内外发展中城市和其他大型活动的组织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潘家华 《绿叶》2010,(8):38-41
低碳城市日益受到关注.但在对它的理解和规划上却存在着喊口号、恐惧症和大跃进三种误区。为此,必须明确低碳城市的评价标准,进而把低碳城市的建设落到实处。我们应该制定明确的低碳城市规划、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建立低碳化的城市管理,通过这三方面的努力来保障低碳城市建设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根据"两型"社会发展要求,本文从低碳视角出发,对比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13个地级城市建设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比分析了13个地级城市在湖南省成为"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区前后,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城市经济方面,13个城市呈现东高西低的发展模式,尤其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情况明显快于其他地级城市;在城市社会方面,相对于其他方面变化差距最小,其中长沙市提升最快,张家界市变化最慢;在城市资源方面,整体水平相对于其他部分变化较大,其中长沙、邵阳等市的资源消耗较少,老工业基地娄底、岳阳等市资源消耗相对较多;在城市环境方面,大部分城市环境都有所提升。总体上,湖南省13个地级城市的"两型城市"建设,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方面都有所提升,但仍存在巨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技术水平、"三废"利用率以及城市环境治理能力方面上升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8.
低碳技术对经济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建设低碳城市不仅可缓解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还可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总结了英国、日本、丹麦、美国等国家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特点,分析了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针对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1,(6):4-4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成共识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节能环保协会日前在北京举办第四届世界环保大会新闻主题活动暨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论坛。论坛以“气候变化影响下城市转型发展的趋势与实践”为议题,关注我国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迈进,特别是我国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低碳城市发展正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全球共识和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0.
低碳城市是一种实现低碳经济、进行低碳生产与消费、形成低碳生活、建设良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生态体系的城市模式。通过调控城市绿地系统、优化城市开放空间,有利于低碳城市理念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对低碳城市建设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对郑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借助AreGIS9.3软件分析了郑州市绿地服务区的影响范围;最后基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原则提出四方面的优化建议——注重城市的生态设计;优化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实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实施适度的绿地容量限制;发展立体绿化与推广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以低碳城市为主线,打造绿色中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世界各地以城市为单元实践低碳经济理念,争相发展低碳城市。上海、保定等城市,开始低碳经济示范区试验。鉴于中国巨大的发展和减排潜力,走低碳城市为主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乃大战略。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10,(2):65-65
<正>在苏州"两会"上,倡导节约、环保、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各位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而在苏州市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苏州将建设生态宜居的"低碳"城市。  相似文献   

13.
从可持续城市概念入手,根据可持续城市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从生态城市、紧凑城市、低碳城市和城市可持续性评价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可持续城市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探讨可持续城市研究的未来趋势,认为加强方法论研究、不同城市的实证研究、关注中小城市、跟踪调研建设中的可持续城市等是保障我国可持续城市理论研究取得实效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读图时代     
带你去厦门厦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环境整洁,拥有"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十佳人居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等殊荣。  相似文献   

15.
周榕 《绿叶》2010,(8):48-51
“低碳乌托邦”很容易极端地片面强调“低碳”.这样往往就会忽视在城市里居住的人。低碳的理念很合理.规划得也特别科学.但反而越是这样整齐一致的“低碳规划”,就越可能削减城市生活里最有魅力的那一部分——偶然性,多样性,差异性与随机性。  相似文献   

16.
未来之城     
<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文明的发展之快足以让世人引以为傲,然而,车水马龙与水泥封闭了私人空间,也隔阂了敞开的心灵。灰色水泥和斑马线不是我们想要的城市,自然、低碳才是使之更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技术     
《环境教育》2011,(8):6
全球航空业将被纳入"碳管制"排放量受限厦门将在岛外设低碳示范区,绿色建筑节能又节水。建筑是目前最耗能的领域之一,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被明确写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来自市建设与管理局消息,厦门市17位专家获聘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成为全国获聘住建部专家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市建设与管理局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加强低碳城市建设、实现区域低碳发展,我国各级政府相继推出了诸如低碳社区试点、低碳城镇试点等城市建筑群的低碳示范试点。设置节能减碳目标、出台政策举措和评价试点成效的前提是对碳排放的定量评估。城市建筑群碳排放核算模型综合借鉴了IPCC方法学、《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GPC)、WRI《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工具(1.0、2.0)》和国家发改委《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等碳核算方法学,基于城市建筑群碳排放高度集聚、来源复杂、边界模糊等特征,对相关方法学进行了适用性修正,并通过某高教园区碳核算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建筑群碳排放模型可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核算碳排放的有效工具,为规划制定、目标设置、政策出台和成效评估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环境技术》2010,28(3):3-3
地球日刚过,关于绿色地球和低碳城市的美好祈望,尤其令人重视。  相似文献   

20.
张鸣 《环境教育》2013,(10):64-64
广元蜀道单车部成员谢谦说,广元是四川省唯一一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市,市委、市政府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他希望通过这种骑行婚礼方式能够为广元低碳城市创建做出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