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旅游地的环境解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教育是全民的、终身的教育,环境解说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方式。环境解说一方面有利于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是国民环境教育网络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海外环境解说的理论发展后,总结了美国和我国台湾省国家公园环境解说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旅游地环境解说系统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庄古镇旅游解说系统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解说作为一种关键而有效的管理手段,是旅游景区的使用功能、教育功能、服务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以周庄古镇旅游解说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直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出目前影响周庄古镇旅游解说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是动态解说系统不完善、空间解说线路不科学,并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环境解说是在解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含了一定的环境教育内容和目的,它是伴随着环境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北京师范大学于2000年开始环境解说的研究,在2003年设立环境解说的硕士、博士研究方向,在2005年成立环境与遗产解说中心。  相似文献   

4.
通过环境解说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解说是解说和环境教育结合的产物,是社会环境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20世纪6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教育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解说开始认识到可以通过对自然事物及其与人类关系的解说来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这样便促使了环境解说的形成和发展。现在环境解说广泛应用于各类公园、博物馆、科技馆、生态中心等场所。自2001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的王民教授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做了北京市南海子麋鹿苑、北京思博学校环境教育中心.北京动物园等环境解说案例研究。本刊希望通过对环境解说理论与实践的介绍,达到推进我国社会环境教育开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环境解说的目的和目标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一个根本特性。环境解说的实践活动也有其最终要达到的归宿,亦即环境解说的目的。环境解说是在旅游景点实施的一种教育方式和交流服务,对听众来讲是一种自愿参与的形式,组织性相对较差,教育效果难以确定,因此,必须制定具体、细化的目的和目标,来保证环境解说  相似文献   

6.
城市游憩公园是非赢利性的大众休闲场所,较少重视内部解说系统建设,使其中遗产型城市游憩公园面临文化被遗忘的境地.通过构建遗产型城市游憩公园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动力模型,并在前人理论基础上,提出自导式解说系统内部要素构成分析和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分类.行之有效的自导式解说系统是挽救遗产型公园的历史文化价值,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环境解说历史及其理论基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解说是伴随着解说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蔚东英 《环境教育》2010,(10):45-47
环境解说评估,是根据一定的科学基准,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环境解说信息的基础上,对环境解说的客观属性及其实施效果所做出判断的一种过程,目的在于促进环境解说的改进,提高环境解说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关于环境解说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民 《环境教育》2010,(6):36-38
环境解说是推进社会环境教育的重要方法,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在解说中,解说者要把游客、参观者作为同伴,为他们穿针引线,要把解说当作了解自然的开罐器,更要把解说当作价值澄清的催化剂。环境解说在潜移默化之中,对游客、参观者进行了环境教育。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的有关部门都开展了环境与遗产解说的标准制订、培训和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王民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对环境与遗产解说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别开展了博物馆环境解说规划(北京自然博物馆、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的研究。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环境解说评价的研究、环境解说解说员专业化与解说词规范化研究、北京市世界文化遗产的环境解说研究(颐和园、十三陵、天坛)等。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环境与遗产解说进行了理论的建构。本栏目将分期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部旅游解说系统的改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改进旅游解说系统是全面改善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环节.以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对游客的问卷调查获取一手资料,在简要阐明旅游解说系统概念、原则与目标以及与游客特征的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公园内部旅游解说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公园游客相关特征的分析,对公园内部旅游解说系统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旅游景区环境解说服务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旅游景区环境解说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旅游景区环境解说服务水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自导式解说系统设计要素研究--以邓小平故居景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强  杨振之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3):227-228,189
以邓小平故居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实际设计、制作为例,重点研究了自导式解说系统在设计中应当把握的四大要素,并对这四大设计要素在设计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指出这四大要素是旅游区设计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关键核心,从而使自导式解说系统成为提升旅游区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环境解说系统对于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潜移默化地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规范游客的行为,保护景区的生态资源,保护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恶化,人们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各国政府也认识到要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体公民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具备环境保护的基本技能并且变成公民的自觉行动,而环境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环境教育包括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两种,是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1]。随着大众旅游的普及,旅游景区越来越成为  相似文献   

14.
旅游景区解说设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促进旅游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旅游地形象的宣传、旅游学术思想的交流与共享、旅游产品的促销、旅游服务的完善与提高等,对旅游景区解说设施的功能、类型、解说效果、相关因素、流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旅游景区解说设施的4个功能、2大类型,比较分析了各类型旅游解说设施的解说效果、解说设施及其相关要素的循环关系,以及旅游景区解说设施的规划流程。  相似文献   

15.
王民  陈晨 《环境教育》2005,(9):8-12
北京市南海子麋鹿苑位于市南10公里,北京市南郊大兴区,是北京市具有博物馆性质的、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环境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科学公园,也是北京市政府、市科协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麋鹿苑”只是俗称,而其正规的称谓,即国家批准或授予的称谓,主要为:北京麋鹿生态实  相似文献   

16.
正一直以来,环境科学学会都试图为环境讲解员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培训的平台,同时挖掘更多有潜质的人充实环境讲解员队伍。这一活动推动了环境宣传讲解员的培训和提高。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2018年"我是环境讲解员"大赛近日在北京举行。大赛主题为"环保科技,惠及民生",旨在为广大环境传播工作者、志愿者、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发掘环境解说人才,培养环境传播"红人",提升环境传播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大赛自今年1月份启动,经过前期筹备、推荐选拔、初赛等过程后,15名选手晋级决赛。经过近3小时的比拼,大赛决出一等奖3名、  相似文献   

17.
曾欢 《环境教育》2009,(8):10-13
近年来,古村落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京西古村落群也随之成为了热点旅游目的地。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古村落自身的平衡在旅游发展中更易受到干扰和破坏。而其旅游吸引力又在于“形”与“意”的交融统一:“形”主要指村落的物质形态,包括山水格局、村庄形态、民居建筑、细部装饰等;“意”则是指这些物质空间所表达出的象征性含义,以及以此为依托的宗族礼制、宗教信仰、人文典故、民风民俗等。如何将古村落的“形”进行完好的保存并将其“意”准确无误的传达给游客一直是困扰京西古村落旅游发展的难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试图从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与建设、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森林公园景观资产的评估、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等方面对国内有关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与规划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绿色校园文化在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的实证研究,提出高等学校可以从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精神层面,从社团行动、教师行为、教学管理行为等行为层面,从校园基础设施、校园环境教育解说体系等物质层面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20.
生态教育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重要环节,城市自然公园具有资源与区位优势,并切合全民教育理念,应成为生态教育的重要基地。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导向,剖析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的实施路径,阐述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面临动力缺乏、定位模糊、生态解说滞后、教育项目缺失等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规划法构建相应的动力机制、教育定位、生态解说系统、教育项目等生态教育规划,并探讨支持生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生态补偿策略与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