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教育》2010,(11):68-71
绿色奥运是什么?是朵朵蘑菇般的白云飘荡在蔚蓝的天空下,是清澈的河水流淌在蜿蜒的河道中,还是孩子一个深呼吸之后露出天真的笑脸?十三亿人会有十三亿个答案。  相似文献   

2.
哲夫 《环境教育》2014,(1):129-130
在这种全民总动员越来越浓的战争的气氛里,传统意义上的春天的节日,正踩着铮铮的时间或是战争的鼓点,一往无前爬冰卧雪地向十三亿中国人走来。  相似文献   

3.
杜浩 《环境教育》2011,(6):58-58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应该说这些是不可缺少的让人们感到幸福的条件和因素。怎样的城市是幸福的城市?城市的幸福感是什么?我们怎样在城市中生活才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是个大课题,如何开展公众低碳教育?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如何在绿色社区创建过程中引入生态元素?如何构建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为此,江苏省无锡市、南通市、淮安市环保部门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绿色视野》2008,(11):35-37
"绿色税收"是一项以税收手段来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经济政策,也被称为是一种生态税制。作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税收"的含义是什么?它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为此,我们邀请安徽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尹宗成博士,为我们全面解读"绿色税收"。  相似文献   

6.
做一名饲养员,是郭耕不同凡响的选择。看着关在笼子里的猴子,他困惑了,为什么是猴子在里面,而人在外面?人与动物的关系就应当如此吗?如果有一天,人被关进笼子饲养是什么样的情景?  相似文献   

7.
遭遇高温     
通常当空气温度达到35℃及以上时,就称为高温天气。四月份以来,全国部分地区相继出现高温闷热天气,气象部门已持续发布高温预警。高温在持续,地球在发烧。不少人在追问与反思:地球为什么在发烧?城市为什么成了大火炉?城市的青山绿水在哪里?冬暖夏凉的房子距离我们有多远?什么才是真正的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8.
正当大脑遇到大自然,大自然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提升50%;漫步森林中,可以慢慢恢复我们的注意力,这些都是脑神经专家的研究成果。我们做事的时候总是想原因,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我们为什么要去那里。我们来一个地方总是有某些理由,这影响我们做某些抉择。我们在自然中长大,我们和自然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时候的关系?在哪里产生的互动?这种互动频繁吗?和谁在一起?这些相处到底有什么意义?很多时候,  相似文献   

9.
策划人语:历史是英雄书写的?人民造就的?抑或自身规律(如果有)生成所致?还是断烂朝报式排列组合?你选哪一个?英雄的视野,沿个体轨迹,讨论的是一个时代与人物的关系,其论精妙,常有惊人之语;  相似文献   

10.
房宁 《绿叶》2008,(1):8-12
我们这一切的努力是为了什么?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难道我们的劳作仅仅就是为了过好日子?什么是好日子?如何定义幸福?这些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重新提出的价值问题。今天,我们正面临着寻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这个大问题,需要进行文化重构。如果文化不能建构,我们只能随波逐流;如果文化能够建构,需要我们在传统与现代、"神性"与"俗性"之间找到一种新的综合。  相似文献   

11.
正一棵树真的只会站立于天地之间而毫无意识地了此一生吗?在梁衡看来,树不仅是一种植物,而且是一个有记忆的生命体。事实上,科学家已经发现,植物懂交流,有记忆。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主席、生态文学著名作家李青松说:"多少次,梁衡蹲在地上,一遍遍抚摸粗糙的老树皮,仿佛摸到了岁月的那张脸,感受到古树的痛苦和欢乐,坚韧与信念。他不断地追问,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他在寻找古树的过程中,自己  相似文献   

12.
正海报的中央是一只抬头仰望天空的长颈鹿,长颈鹿非常高大,但是要将头伸出还在不断升高的海平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啊。看着它昂起的头颅,我仿佛听到了它撕心裂肺的呐喊:"Who care?Who care?"是什么原因导致气候变暖?是什么原因导致海平面上升?是什么原因导致环境恶化?我查阅了很多资料,阅读了一幅幅海报,似乎有了一些了解:汽车尾气污染、大气污染、白色垃圾污染、森林消失……可是很多人对其麻木到什么程度?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13.
当你走在满是荒沙的河道中想到的是什么?可能会是河道中为什么没有水吧。这也正是笔者在走访时心中同样的疑问。缺水、干涸、沙化、污染……潮白河之殇为谁之伤?她将面临的是沉寂的悲哀还是复活的喜悦?  相似文献   

14.
如何破解资源配置的两大不公?如何增加我们这个社会的韧度?如何在群体性事件中构建一种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如何让底层民众能够参与经济资源的分配、表达自身的政治诉求?县级政权是官民矛盾的交汇点,是群体性事件中民众面对的主要对象,是中国政改可行的切入点。搞几个县级试点,撬动中国的政治发展,给我们的民族一点信心,给整个国家一点希望,天塌不下来。  相似文献   

15.
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三年级?一年级?还是幼儿园?答案是:更早。实际上,在人生命的最初几年,环境教育就应该以体验的方式进行。这些体验对于塑造孩子将来对自然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儿童是通过在自然中玩耍去了解环境的,教育者  相似文献   

16.
<正>@陈主编:我是一个打工仔,在一家私企里当工人。这一年来,我从媒体上经常看到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的报道,我这样的打工仔也有这个权利?那我就行使一回:我想知道国家对工人劳动时间是怎么规定的?别的国家和我们一样吗?如果因为劳动环境不好生了病,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20,(Z1)
正一位知名的科学家,在形容生命起源及其微妙特点时,曾经十分感慨地写道:"这是宇宙历史上最难以置信而最有意义的事件。"的确,在大自然的一切杰作中,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惊叹的呢!譬如,有人会问:为什么地球上的生命是这么一副模样?组成它的为什么是这样一套分子系统而不是别的?这是偶然的还是必然如此的?  相似文献   

18.
爸爸,是谁破坏了臭氧层?是氟利昂和哈龙。是谁制造了它们?是我们。那么,谁应该来补天呢?孩子,还是我们。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需要经历多长的发展时期?经历哪些发展阶段?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对此,没有现成的答案。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暴力革命建立的一种社会制度。而我国则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完成了民主革命,进而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同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就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首先是经济基础薄弱,因为资本主义在我国没有得到高度发展,属半殖  相似文献   

20.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特点与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类社会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环境教育在这其中又是如何发挥及怎样发挥作用的呢?可持续发展与传统环境保护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