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环境教育》2008,(12):67-70
对中国而言,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喜忧参半的一年。从年初的南方雨雪灾难,到汶川特大地震,到北京绿色奥运的盛大举办,再到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都考验着环保队伍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灾难、危机的能力。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两委”)对以上事件,群策群力,最大发挥了环保智囊团力量,为应对处理突发事件和灾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玉林 《绿叶》2010,(3):100-108
“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海河流域的环境灾难世界罕见,千百万乡村农民成了名副其实的环境难民。面对慢性的累积性的环境灾难,政府和社会表现出不可思议的冷漠、拖拉和断裂,没有建立起基本的灾难应对机制,这与在汶川大地震那种突发性灾难面前显示的巨大动员能力和救助能力形成巨大的反差。如果累积的环境灾难最终演变为突发的政社危机.能有效应对吗?  相似文献   

3.
张玉林 《绿叶》2012,(5):40-43
中国环境保护四十年来,全社会的环境意识逐步提高,政府治理环境问题的力度逐步加大,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环境压力却在逐步加大,环境质量逐步恶化。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高度放肆的经济,高度分裂的社会,换句话说,政府、市场和社会一道"失灵"了。正因如此,制造灾难的能量异常巨大,而拯救灾难的动力非常弱小。  相似文献   

4.
地球日之思     
正4月22日地球日,是人类对地球母亲的忏悔日。让我们想一想,人类过度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已经给地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让我们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在这样的灾难中负有怎样不可推卸的责任。当脆弱的生态难以维系,人类的消费将如何持续;当地球患了绝症,人类又能生存多久?地球日,也是人类自身的拯救日。人类既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  相似文献   

5.
郭菁 《环境教育》2008,(6):29-29
四川汶川大地震,令原本生机勃勃的汶川、北川、青川、都江堰等几座城市瞬间沦为一片片废墟,生命在大自然的摧毁性灾难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虽然灾难是不可抗拒的,但灾难也是一本教科书,有很多知识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学习,这对于我们未来正确面对地震灾难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民骐  龚权 《绿叶》2008,(12):80-90
气温再升高约两摄氏度,人类就将陷入气候灾难。阻止灾难,单靠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作用有限,必须压缩全球经济规模,但资本主义的本性就是无止境的扩张。要么终结资本主义,要么陷入气候灾难!人类必须抛弃资本主义,代以全球民主计划经济,在确保人类基本需求下,收缩经济。  相似文献   

7.
1968年至1973年降临在非洲撒赫勒地带(撒哈拉大沙漠南缘)的大旱灾,摧毁了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马里、上沃尔特、尼日尔和乍得等西非六国的经济,二十余万人和近四千万头牲畜为此丧生。发生在西非的灾难震惊了全世界,但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前行的步履,总是孜孜矻矻。灾难面前的人类,总是生生不息。2010年8月15日,全国哀悼日,我们下半旗志哀,为在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的我们的同  相似文献   

9.
如今谈到环保,你一定不会陌生,你同样向往一个绿色的家因,自然、宁静的生活空间,纯净无污染的饮用水……这一切是否只能靠有关的政府部门去管理、治理才能取得。如果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当然,你也应该是环境灾难的治理者。一个极其平凡的你,一定会感到愕然,我怎么会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呢?这个“帽子”是否扣得太大了。请你细听:你上市场。是否一拎就是好几个塑料袋;洗过衣服、蔬菜的水是否随手  相似文献   

10.
吴岩 《绿叶》2011,(4):59-62
灾难题材的作品,中国并非没人写,而是限制太多难以发表。灾难题材的作品,让人们看到不足之处,可以及时防患于未然。加强组织的完善性和反应能力,是正确应对危机的两大重要准备。被动地适应危机,暴露出中国目前环境教育严重不足。环境问题是科幻文学的重要母题,科幻作品理应成为环境教育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11.
印度洋的海啸灾难过后,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撰文指出珊瑚礁对于减缓海啸冲击力、减轻海啸灾难具有重要意义。一时间,原本不太为人所重视的珊瑚礁,一下子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珊瑚礁的保护受到媒体和公众的重视,这原本是好事。然而, 海啸后一些媒体和环保学者在讨论珊瑚礁的保护工作之时,对于  相似文献   

12.
绿色的祝福     
本世纪八十年代初,世界上出现了关于地球问题的两大科学流派──灾难派、繁荣派。他们经常就世界是趋于灭亡还是走向昌盛辩论不休。这是两种关于地球的极限负荷,以及人类命运的观点的大较量。灾难派痛心疾首于工业废水渗入地下,热带雨林惨遭毁灭;繁荣派则额手称庆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更多地享受到了快乐和富裕。灾难派看到人口增长是未来世界最大的罪恶;繁荣派则认为人口的增长会为未来世界奉献出更多的创意,人类会无限制地进步。无论是灾难派还是繁荣派都无法回避这样的现实:发达的科学技术确实为人类带来了物资丰富,但全球性…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暖给人类健康带来哪些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隆佐 《环境教育》2008,(11):74-75
大家还清楚记得,今年南方雨雪灾难,长江流域水灾如今西藏、新疆暴发雪灾,广西又犯水灾。这些都在说明极端天气暴发的频次再逐渐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生产生活甚至生命安全。气候变暧是导致灾难多次暴发的直接原因,也是主要原因,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也在加剧。  相似文献   

14.
印度洋的海啸引得举世震惊, 瞬间之内,数以十万计的平民被夺走生命,上百万人流离失所。这样的灾难,实属罕见。大自然的力量固然难以抗拒,但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违背,却在无形中加大了这次海啸的破坏力度。一些环保组织在此次灾难后经过研究指出,如果这次印度洋海啸发生波及地区的红树林和浅海珊瑚礁没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疫情的肆虐,使我第一次认识到:人类在自然灾难面前是何等得脆弱!人类不能超越自然,而要善待自然,进而萌生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冲  相似文献   

16.
抬高排水井进水口2.597米,看似只是一个小小数字的变动,却酿成了一场巨大的灾难:溃坝。2010年9月21日上午9时,广东信宜紫金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宜紫金")一处塞水大坝突然崩塌,汹涌的洪水瞬间吞噬了下游的两个村庄和数十企业,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2013,(5):59-59
本刊讯世界地球日前夕,第九届"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颁奖典礼4月20日在京举行。十三名能源环境领域的记者和两名总编获奖。颁奖当天,恰逢"4·20雅安地震",所有与会嘉宾和记者为4·20四川雅安地震灾区遇难同胞默哀。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指出,我们处于一种随时可能有灾难的环境中,我们对于这些灾难有足够的意识才有行动,而提升意识要靠我们的专家和记者  相似文献   

18.
应该这样做     
王佳宁 《环境教育》2014,(10):83-83
正现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环境却遭到了无尽的破坏。沙尘暴频发,荒漠化严重,污水四溢,空气污浊……这所有的现象都在提醒我们人类——地球虽然无言,但环境恶化带来的报复和惩罚正在上演。在各种灾难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极其渺小。当我们在追究灾害原因时,往往忘记了这正是人类自己破坏环境所造成的恶果。所有的灾难都在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16,(Z1):53
正reporter记者刘虎:【深圳渣土山滑坡为人祸环评报告曾警示滑坡风险】在今年1月12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着重提到,该受纳场有滑坡、溃坝的风险。环保和水务局也明确要求按环评报告中的要求落实。然而,灾难最终还是发生了。(2015年12月20日)  相似文献   

20.
校园低碳建筑的实施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2009年12月19日,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低碳"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今年全球性大范围、频繁的自然灾害,地震、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恶劣天气,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威胁.这一切灾难矛头直指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