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在淮南召开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省长王金山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构建和谐社会新要求,总结分析淮河水污染防治形势,以更高标准扎实推进淮河水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国家环保总局7月3日宣布,将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这是针对我国当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把  相似文献   

3.
反思10年治淮,笔者以为,急于求成、忽视科学研究、不按科学规律办事,是导致淮河治污“劳而无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一,在制定淮河水污染防治规划时,没有经过缜密的科学调查研究,就先行通过了淮河水污染管理条例,从法律上确定了治淮水质目标。  相似文献   

4.
淮河治污不仅事关沿岸1亿多人民切身利益,也对保障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保障华东、华中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多年淮河水污染防治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抓好淮河治污,必须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一、建立长效机制,必须明确责任,建立健全环境补偿赔付制度。建立省际、市际间水质监测考核体系,实行生态补偿和污染赔付制度。二、建立长效机制,必须健全法制,依法治理。要结合新的情况,对《水污染防治法》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和执法成本高等问题,加…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5月,淮河流域第一次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经过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沿淮4省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全流域1亿5千万淮河儿女艰苦奋斗,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到1997年底,流域内工业污染企业已基本实现达标排放,顺利完成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中规定的淮河治污的第一个目标。现将近4年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简要回顾如下:一、淮河基本扭况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山东和江苏4省,流域总面积ZO多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6.
《绿色视野》2008,(5):6-6
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做出了让淮河、巢湖休养生息、恢复生机的重要指示。前不久,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又率领检查组,对安徽省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深入调研。  相似文献   

7.
近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率领检查组,对安徽省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检查组一行到蚌埠、合肥等地实地查看了淮河、巢湖水质和水环境整治,详细考察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市环境监控中心等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8.
穰敏 《绿色视野》2008,(5):9-11
淮河、巢湖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是安徽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淮河干流主体在安徽,巢湖是长江安徽段最大的内陆湖泊,两个流域GDP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65%和72.7%。实现两流域的又好又快发展,对  相似文献   

9.
根治污染问题还需寻求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玉婷 《环境教育》2007,(10):45-46
今年入夏以来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接连暴发,我国进入了水污染密集爆发阶段。7月初,环保总局对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长江安徽段水环境污染严重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施"流域限批",暂停除污染防治和循环经济类以外所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同时对38家企业进行"挂牌督办"。今天,首批解禁地区和单位取得了阶段性的整改效果,因此,环保总局公布"解禁名单",也算是善始善终。  相似文献   

10.
当前,环境保护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因此,环保政策也应当进一步深化完善。本文针对淮河治污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对全国环保工作的一点认识,试图提出进一步深化完善我国环保政策的一些方向。一、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1、国家把淮河治污工作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保产业》2004,(11):5-5,7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在10月下旬召开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上提出,作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影响深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曾培炎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树立信心,鼓舞斗志,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抓紧组织实施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淮河水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梁园园 《环境教育》2004,(11):66-67
淮河水污染治理始于1994年,是我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的第一战役,从此揭开了我国大规模向水污染宣战的序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洽淮十年来,沿淮四省采取了结构调整、工业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厂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措施。总体上看.沿淮四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淮河流域排污总量有所下降,水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过去淮河流域高速度的污染趋势得到初步遏止.十年淮河治污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绿叶》2007,(7)
针对中国当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国家环保总局自7月3日起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当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当前水污染持续恶化的趋势已非分割的治水管理体制所能解决,  相似文献   

15.
河南采取断然措施减缓淮河水污染的严峻局面TakingAufhoritativeMeasurementtoRelaxtheSevereSituationofWatcrPollutioninHuaihebyGovernmentofHenanProvinc...  相似文献   

16.
霍岱珊 《绿叶》2010,(4):75-80
淮河水污染不仅仅是水本身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它造成了沿岸村庄癌症等恶性疾病高发、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增高。农村环保是一个缺口.如何把环境保护与农民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淮河卫士”希望通过以清洁饮水来凝聚人心,带动村民开展求证、求解、求助、求变的乡村环保行动。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淮河一定能够重现碧水蓝天。  相似文献   

17.
治淮攻坚战     
1995年8月,国务院总理李鹏签发了第183号“国务院令”,《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颁布实施。《条例》规定,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目标是: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000年淮河流域各主要河段、湖泊、水库的水质达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实现淮河水体变清。淮河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经河南、安徽、山东和江苏四省,流入洪泽湖。淮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中人口密度最大、耕地率最高的流域,也是两岸人民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地。然而,曾造福养育了两岸上亿人民的母亲河如今已变成一…  相似文献   

18.
淮河,中国第三大河流。它以博大的胸怀汇流纳川,养育着两岸1.7亿人口,曾经哺育了孔子、孟子、老子、座子、墨子,闪耀过伟大文明之光。自南宋初(1128年),黄河南徙,侵夺淮河下游河道,从此洪、涝、旱灾频繁,淮河流域的百姓深受其害。新中国建国之初,中央政府把淮河列为第一个治理的大江大河。到20世纪末,淮河水惠基本得到了控制。然而,水患甫平,污惠又起。1988年到1994年,淮河流域多次发生大规模污染事故。1995年,《淮河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问世,这是我国中央政府第一次为一个流域水体污染治理制订法规;从此拉开了淮河治污的序幕。为了淮河治污,从国家财政到企业、个人,为淮河变清投入的资金、牺牲的利益远不止数百亿元。然而,10年过去了,生态灾难的噩梦似乎依然徘徊在淮河两岸。  相似文献   

19.
每月动态     
《环境教育》2008,(4):42-42
五大措施确保淮河、巢湖水污染防治实效;环境保护部发布《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能源开发节约放首位;《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发布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延续和环境意识的淡薄,尤其是投入不足和执法监管不严,造成我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进入20世纪90年代,水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主要因素。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三河三湖”(辽河、海河、淮河、太湖、巢湖、滇池)流域的水污染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