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大海啊!故乡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风吹撩起我的发丝,嘴里喃喃道"大海还是我们的故乡吗?"想起我们学校第二届环保艺术节那个晚上的辩论赛,不禁打了一个冷战,可怜那些海洋的精灵。  相似文献   

2.
盐的眷恋     
海水盘成盐,在透明中运作,在透明中成长。也练就了盐场人豪爽透明的性格。盐场人的情,柔肠百转,真诚如晶。男人顶天立地,大苦不说。女人热爱生活,大爱不言。浩瀚的大海,孕育着千万种生灵,奉献着数不尽的宝藏。盐,这一伴随人类走来的宝藏,源自大海,由水而成,一路吃尽  相似文献   

3.
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种地,孔子说:我不如老粮农.樊迟又请教怎样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两句话就把樊迟打发了.还据此批评樊迟是"小人",因为"大人"只要当好领导就行了,"焉用稼",哪里用得着亲自种庄稼!  相似文献   

4.
《绿叶》2020,(7)
正群山和大海在这里牵手。我在"洪波涌起"渤海深处辽东湾的浪涛中,仿佛看见大兴安岭的雄伟,小兴安岭的嵯峨;我在菊花岛上临海风而立,仿佛听到大海涛声和兴安岭林海涛声的共鸣。大兴安岭连绵的群山,小兴安岭起伏的山岭,和在水天浩茫海边的这座古城——兴城执手相牵,相依相偎。大海和古城之间的一片森林蓊郁中,隐隐着黑龙江林业兴城疗养院。它如一颗凝聚着大小兴安岭莹莹苍翠的绿宝石,镶嵌在群山和大海之间。群山和大海在这里相望、相知、相守……  相似文献   

5.
滴血的大海     
赵晓 《绿叶》2005,(10)
一艘红帆船跃出海平线,载回了岸边久久等待着的少女心中那圣洁的幸福。这则美丽的童话,在我舞(竹)刀弄(木)枪的童年时代留下了别样清丽的印象。从此,红色与大海成了我意念中的浪漫。然而,“红色与大海”同“红色的大海”绝不是一回事。大海变红可不好玩,更不浪漫,无论对人、对鱼,还是对大海。这就是赤潮。总不相信赤潮真会是红的。直到前几日,在电视里看到一组航拍资料,蓝色的大海上赤潮肆虐,在阳光下发出缕缕刺眼的红色,像海魔的赤发,又像大海滴血的伤口。赤潮原本是自然现象。作为大海的一种自我调节方式,原本有限的赤潮与人类关系并不是…  相似文献   

6.
子产放鱼     
刘隆有 《环境教育》2010,(11):77-78
孔子于当代政治家,少有赞许者,对子产却由衷敬仰。称美子产是"惠人"(《论语.宪问》),对百姓和鸟兽草木鱼虫都有恩惠。听到子产去世的消息,孔子流着眼泪感叹道:子产真乃"古之遗爱也!"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的海南到越南的下龙湾,是一次人与大海和谐相处的旅程,是人生难忘的美好记忆。整个的体验是人同大海亲吻,大海与人紧紧拥抱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了解海洋,观察大海之美,升华人与自然情感的一次难得机会。走向大海2月28日,我们迎着和熙的春风,走向大海。汽车穿行在草坪与鲜花组成的海口市区,只见一幢幢带有南国风格的新楼拔地而起。太阳的温暖,早已吹散北  相似文献   

8.
<正>大海像一首诗,灵动跳跃;像一幅画,意蕴丰富;又像一支交响乐,浩瀚澎湃……在我心中,大海是蓝色的世界,也是生命的摇篮。孕育着许许多多自由自在的小生命。大海是那样的神秘,那样的迷人!曾经小鱼和小虾在大海中自由自在地嬉戏。有一天,小虾和小鱼在玩捉迷藏,突然有一堆黑东西飘了下来,有一个打到了小鱼的头,小鱼因失血过多导致死亡。小虾哭着想游回家,可是不管怎样找也找不到回家的路,结果又累又饿,最后也饿死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在青岛人的朋友圈中,经常会看到大家晒蓝天大海,晒雨后彩虹,特别是"上合"峰会之后,这种被誉为"上合蓝""青岛蓝"的景象便经常刷屏,青岛也随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城市。如今青岛的深秋,但凡是晴天,天空都是湛蓝湛蓝的。大朵大朵的白云,像棉花糖一样簇拥  相似文献   

10.
寄居蟹     
那年夏天,去连云港出差,住的地方好像叫连岛,靠近大海。晚饭后,和朋友顺着海堤散步,晚风不时送来大海的味道,带着缕缕淡淡的海腥。朋友兴致勃勃,说,明天我们去海里游泳吧。我心里恰也有此念。我喜欢那畅游大海的感觉,喜欢大海深处扬起的点点白帆,喜欢夕照里螺号轻轻吹起的声音和海腥味,海风,海水,海滩,近处远处的海天一色,氤氲着海的气息。海南的海  相似文献   

11.
正浩瀚无际的大海里真得生活着令人遐思的"美人鱼"吗?生物学家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部分生物学家坚信,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大型哺乳动物儒艮,便是传说中的"美人鱼"。害羞儒艮,爱情面前也大胆儒艮是海洋里唯一潜栖性食草哺乳动物,主要栖息于印度洋、太平洋西南,以及红海等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它生性胆小害羞,白天潜伏在三四十米深的海底,每  相似文献   

12.
赵溪 《环境教育》2014,(7):78-79
正初次见到企鹅2012-1-27德雷克海峡经过一天两夜的"海上摇滚"之旅,大部分的老师和同学已经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了。在1月27日的早晨,风浪渐渐平息,明媚的阳光将大海染成碧蓝色,几只白色海鸟围绕着奥特琉斯号飞翔,大海恢复了往日那种包容而又平静的样子。这预示着我们平安地通过了西风漂流,即将抵达南极半岛。站在船头,我已经能感受到气温在急剧下降,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夏季,乌斯怀亚是秋季,而现在却有了初冬的寒意。  相似文献   

13.
正去年秋天,我和几名潜水高手相约,来到期待已久的巴西黑河"探险",因为这里生活着世界上罕见的粉色河豚。如同大海中的美人鱼一样传奇,常人很难见到它们的芳容!酸性河流举世罕见中国有黑河,巴西也有,而且名副其  相似文献   

14.
孔子爱树     
<正>孔子终生倡仁,赤诚执著,爱人爱物,泽及草木,其中有关树的一些论述和逸事,尤为深刻隽永,颇耐寻味。随意破坏树木,是不仁不孝仁和孝,本属社会伦理,孔子推而广之,用以规范和指导人与自然的关系,引领人们的思想言行,迈向一个更加高远更加开阔的新境界。针对滥伐滥猎,肆意破坏生态的行为,孔子厉声断喝:"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义》)孔子并不反对适时适  相似文献   

15.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了有名的"巴黎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这个"智慧"的核心,就是让自已成为一个仁者。  相似文献   

16.
向大海     
张玉明 《绿叶》2023,(7):69-75
<正>1秋风响,蟹脚痒。蟹脚为何痒?有人说,是蟹在长肉,关节胀痛;有人说,是蟹生性好动,淘气顽皮。都不是。蟹脚痒,是蟹要离家出走,奔向遥远的大海。人们只知道大雁每年会迁徙,却不知河蟹每年也要洄游。秋来时,大雁要飞越千山万水,到温暖的南方去。而河蟹也要爬行千里、万里,到广阔的大海去。河蟹要从小河爬进大河,再从大河爬进大江,最后抵达大海。在江海交汇处,交配产卵,繁衍后代。  相似文献   

17.
现场目击     
《绿叶》2006,(1)
福州:误捕的中华鲟放归大海1月11日下午3时许,一尾被福建平潭渔民误捕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在福州渔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放归大海。据了解,这也是近10年在福州被误捕的第三尾大规格的中华鲟,也是惟一一尾成功放生的中华鲟。阿勒泰雪灾骆驼穿上防寒服新年之初,阿勒泰局部地区出现两次暴雪和大风天气,降温幅度达到25℃。持续多日的强降雪已造成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青河县等地发生雪灾。牧民为骆驼穿上了用毛毡缝制的防寒服,用来抵御寒冷和狼的侵害。湖南:湘江镉污染带移出长沙境内1月6日9点,湖南省湘江株洲市霞湾港至长沙江段,因霞湾港…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与环保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相传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相似文献   

19.
《绿叶》2016,(2)
正一个作家的写作资源通常是伴随他一生的心中意象而进行,即使躲进了城市,海仍在周建新的梦里醒着。少年的记忆是顽强的,它缠绕着一个人的灵魂,从生到死。周建新生态文学《斑海豹》的创作依托大海,面向大海,同时也在沉思着大海。它见证着海的历史、海的繁盛、海的丰饶和海的沉落。少年的海,青年的海,中年的海,诗意从瞻望的桅杆上飘下,人的欲望与生  相似文献   

20.
海de女儿     
夏天已经过去了一半。像往年这个时候一样,旧金山海湾地区云雾弥漫,寒冷而又多风。在这片生物异常活跃的神秘水域里,正是加利福尼亚渔业兴旺的季节;对那些热爱海洋生物学的人们来说,更是一个挖掘不尽的大宝藏。你们要我讲讲我和大海的缘分,这我还真得坐下来,好好想一想。因为我和大海的联系,早在童年时代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