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自五十年代起,日本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七十年代初,每公顷可居住土地上的国民产值、能源消费量和汽车数量,分别为美国的17倍、8倍和11倍。由于经济密度大,能源消费量剧增和人口大量集中城市等原因,日本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公害事件与日俱增,公害控诉案件由1965年的27588件增至1972年的87764件,使日本有“公害国”之称。由于国民的压力与保护环境的需要,日本政府在改善环境状况上采取了许多  相似文献   

2.
以法保护环境的日本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的日本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获得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因而被冠以“公害列岛”之称。惨痛的代价终于使日本民族清醒地认识到 ,以破坏环境来换取的经济发展 ,带来的不是繁荣 ,而是灾难。虽然日本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但最终还是步入了“公害治理先进国”的行列。这一过程的教训是深刻的 ,代价是惨痛的。综观日本的环境问题 ,首先遇到的是公害问题。在世界著名的八大害事件中 ,日本就占据了四件。频繁发生的公害事件 ,使已经饱受了战争之苦 ,又遭受公害之害的日本人民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从关心经济发展转向关心环境保护。进…  相似文献   

3.
随着六十年代经济的高度增长,日本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要求防止公害的社会呼声也随之高涨。自七十年代以来,防止公害的事业有了迅速发展,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的状况有所改善。以公共水域的水质为例,1970年测得影响人体健康的各项环境标准的不合格率为1.4%,而1982年下降到0.03%,BOD的合格率已达整个水域的67.5%(其中,海域的合格率81.3%,河流65.3%,湖泊41.7%)。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家。由于开发引起的自然破坏和产业活动引起的公害,从1965年起,环境问题已成为日本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经这几年治理,环境状况总的来说有了改善,但有关公害防治遗留的问题还不少,诸如像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等一些公害对策越来越显得重要了。根据上述形势,日本工业技术院对公害防止技术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力量。1988年度在公害防止技术的研究所属的15个试验,研究所中设立46项特别研究(研究预算额达  相似文献   

5.
1960至1970年代初期,日本正在讴歌其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增长伴随着"公害"产生了许多人为的环境危害。1960年代末期,公害患者与支援他们的司法团体接连提起了针对公害发生企业的诉讼。特别是新泻县新泻水俣病(1967年6月提诉)、三重县四日市公害(1967年9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工业建设、交通运输、宇航事业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造成了社会公害。七十年代以来,噪声已被列为国际公害,而被视为主要公害。例如,日本在1966年因噪声起诉的案件为7640起,占因公害起诉总案件的37.3%,1977年上升到8万起,占45%多,到1986年将超过60%,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噪声污染也比较严重,从七十年代起,噪声控制工作就开始受到社会的重视。1977年北京因噪声污染,向环保局告状的占总污染的40%,1978年就上升为41%,1986年达到了近50%。1986年沈阳噪声污染占总污染的47.6%。据统计我国有20—30%的工人暴露在听力受损的强噪声下,有上亿人受噪声的严重干扰;美国有40%的人受到噪声的严重干扰,有20%的人暴露在听力受损的威胁之下。  相似文献   

7.
战后的日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因而被冠以“公害列岛”之称。惨痛的代价终于使日本民族清醒地认识到,以破坏环境来换取的经济发展,带来的不是繁荣,而是灾难。虽然日本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最终还是步入了“公害治理先进国”的行列。这一过程的教训是深刻的,代价是惨痛的。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主要有三个代表性的国家。中国是一个环境大国,也是世界环境保护立法大国之一。由于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存在,中国又是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与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当然代表。日本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具有代表性。它是“先污染后治理”的世界典型,也是由世界公害变成防治公害先进国的代  相似文献   

9.
<正> 我们在日本国进行技术考查期间,访问了环境厅所属的国立公害研究所,通产省所属公害资源研究所,神奈川县的公害中心和川崎市公害研究所。这四个研究所正好是四种类型,分别相当于我国的国家环境保护局一级、工业部级、省级和市级的环境保护专  相似文献   

10.
<正>"二战"后的日本进行了重建,历经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伴随而来的是大面积的公害多发,其中包括熊本水俣病、富山痛痛病、新泻水俣病和四日市哮喘病四大引发了世界关注的公害病。究其原因,工厂排污难逃其咎。日本的企业从"污染大户"到"环保先锋",也经历了一个转型期。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包括《公害对策基本法》的制定、环境标准的设定、"公害国会"的召开和环境厅的成立。  相似文献   

11.
瑞典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总费用,1974年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到了1980年增加到约占当年GNP的1.1—1.4%之间(估计约有6000—7000百万瑞典克朗.)瑞典对环境污染的控制费用是采用企业  相似文献   

12.
由于日本国土开发引起的自然破坏和产业活动引起的公害,环境问题从1965年起已成为日本严重的社会问题.从那时起,以生态学家为主,在停止无秩序的国土开发和保护自然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化学家和工程学家为主在弄清产业公害的原因和产业公害的对策方面进行了研究.在这一时期,进行的研究主要有:  相似文献   

13.
在国外,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五十年代研究工作大部分是应付紧急出现的个别现象,解决发生的严重公害事件。例如,五十年代初期,发生了水俣病事件。日本从1956年开始进行调查,经过近三年的研究,终于在1959年弄清了病因,找到了污染源;第二,六十年代,这一时期开始进入专业化研究。不少国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开展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但仍属于具体控制措施的研究;第三,七十年代,在这一时期很多国家意识到,这种零打碎敲的研究工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不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就势必事倍功半。美、日等国开始重视基础性研究工作,环境科学研究工作获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日本全国的绝大多数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二氧化硫(SO_2)都已减少到了日本所规定的环境公害标准以下,但是,在通产省工业技术院主任研究员的调查研究中,又提出了一种比现行测定二氧化硫的方法得出更低数值的方法。由于这位主任研究员的协助,日本全国公害患者联络委员会在公害者比较多的大阪、川崎、千叶等工  相似文献   

15.
日本在其经济起飞期,曾经是全球公害最严重的国家,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有一半发生在日本,随之带来的公害病祸及千家万户。日本在公害应对及相关赔偿上是道路甚曲折、结果可称道:1970年后日本再也没有发生严重的公害事件,但相关赔偿事宜一直到2013年才基本结束。可将其经验总结为五方面:立法规范、绿色发展;科学认定;公众参与;多措并举;多方筹资。这些经验应用到中国,应注意实现形式的差别,弥补我国在上位法制定、非政府组织介入、多渠道筹资等方面的制度短板,加大摸清底数等工作力度,并根据风险管理原理使相关部门的举措联动配合。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1967年9月1日提诉,1972年7月24日胜诉,四日市哮喘引发的公害审判已过去了45年的时间。比起日本战后其他的公害诉讼—熊本、新泻水俣病公害诉讼和痛痛病公害诉讼,四日市公害诉讼案有着如下特点:一、首例日本因大气污染提诉的法律诉讼;二、耗时长,达5年之久;三、首次全面采用流行病学的因果关系证明学说;四、公害病患者长期自发组织市民反公害运动;五、诉讼获得专家和  相似文献   

17.
酸雨就是 PH 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作为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被广泛重视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初。十多年来,酸雨现象的范围已从欧洲大部分地区扩大到北美以及日本等国,据近20年世界各地雨水监测资料介绍,PH 值有每隔10至20年下降1个单位的趋势,并对环境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政府为了解决由汽车排气造成的公害,积极推广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并试图在大城市普及。马来西亚还提议,在经济畸型增长而引起严重汽车排气公害的泰国、印尼等国,也应普及并加盟该计划,将其作为东南亚各国联盟(ASEAN)的计划之一。  相似文献   

19.
国外环保     
钟表、自动照相机等使用的水银类电池,正在成为新公害的污染源。东京都公害研究所的实验证明,在清洁工厂的焚烧炉中仅投入一个纽扣型水银电池,排烟中的水银浓度就会剧增到30倍以上。现在日本全国约20%的自治体把电池作为垃圾烧掉,实验结果表明,电池中的水银几乎全部漂散到大气中,对围绕“电池公害”的讨论,似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2) 环境保护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从国外引进的环保技术,曾对日本防治公害技术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后来,随着日本防治公害技术的迅速发展.日本国內也独立开发了许多新技术,其中有些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另外,从世界各国环境状况来看,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环境问题。有些发达国家,由于环境保护对策没跟上或公害防治技术开发缓慢,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而,各国对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寄予很大期望。①政府间的技术协作环境保护领域政府间的技术协作是在政府间相互援助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