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是未来的"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也将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机会,更是关系到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从城市视角出发,通过对我国城市人口、经济、污染分布的不平衡和分异性分析,利用已有的经验研究结论,找到识别国家战略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治核心问题的依据和判断标准,最终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省市、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鄂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条件优越,为全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全省来看,初步形成了鄂东综合旅游区、鄂中名胜古迹旅游区、鄂西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旅游区雏形。从三大旅游区发展现状来看,前两个已有起色,鄂西旅游区则相对逊色;但从旅游资源来看,鄂西旅游区自然风光独占鳖头,人文景观颇具特色。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该区旅游资源,对迅速发展鄂西旅游业尤为重要。1旅游资源类型鄂西旅游区主要包括宜昌市、鄂西州、神农架林区、十堰市,统称为鄂西山地。本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以大型、美丽和神奇为特…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黄山市生态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区,也是华东重要的生态功能保障区。“十一五”期间,黄山市坚持生态环境优先,以污染减排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全力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北京是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入境口岸之一。入京旅游流西向的扩散转移对省域之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具有极大的直接促进作用,转移态是反映旅游流流向和流量的重要指标。在对我国西部三大典型旅游区界定的基础上,利用转移态指数模型和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对入京旅游流向西转移态及其与西部三大典型旅游区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入京旅游流西向转移态对西部典型区经济的影响程度为:成渝泛西安云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因,并对西部三大典型旅游区如何更好地吸引北京入境旅游"二手客源",以促进旅游业更快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土地承载力通常指土地的食物产品所能供养的人口。它是制定人口规划和资源利用与保护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国人口众多、分布极不平衡,从宏观上掌握各地区的土地承载力,有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承载力研究在我国刚刚展开,各种方法不一而足,本研究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摸索承载力的分析与测算方法。本研究选择金川县作为典例,其原因是:①横断山区是长江几大支流的源头,该县位于其北段生态系统脆弱的高山峡谷区,生杰地位突出。②县境从大渡河谷地到高山纵  相似文献   

6.
武威市被确定成为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区,为当地经济、文化、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虽然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存在旅游文化产业要素分布不均衡,产业水平总体不高;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整合、融合度不足;旅游产品创新程度总体不高等问题。在对核心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空间整合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大靖、土门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征,探讨了如何建立大靖历史文化名镇观光体验区、明代堡寨军事文化旅游体验区、土门故城体验旅游区、山陕会馆移民商贸文化体验旅游区等重点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7.
武威市被确定成为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区,为当地经济、文化、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虽然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存在旅游文化产业要素分布不均衡,产业水平总体不高;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整合、融合度不足;旅游产品创新程度总体不高等问题。在对核心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空间整合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大靖、土门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征,探讨了如何建立大靖历史文化名镇观光体验区、明代堡寨军事文化旅游体验区、土门故城体验旅游区、山陕会馆移民商贸文化体验旅游区等重点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8.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江,世界第三大河,全长6300Km。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当代又是我国经济精华区域之一。长江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中上游交界的三峡峡区之内,它于干流之上将长江拦腰砍断.这样在一条交通繁忙、人口密集,上游控制面积达180万km~2的巨川大河上建坝,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除了具有防洪、发电、航运  相似文献   

9.
镇江旅游资源特色及其开发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镇江旅游资源具有“江山风光”、“城市山林”、“佛道文化”、“名人故迹”等特色。分析了镇江旅游开发具有的优势条件,包括水陆交通枢纽、名优特产丰富、局部区位优势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包括开辟长江水上游和沿江风光带、发展宗教朝觐游、建设古代科技博物馆、开拓宁镇扬度假市场、精心组织旅游线路等,以促进镇江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提高它在苏南旅游区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两江源区农业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玉 《青海环境》1998,8(3):141-144
在分析长江和澜沧江源区流域农业资源状况及其开发潜力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资源开发的不利因素,论述了两江源区流域农业资源开发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总磷污染状况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区域,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推进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精髓。目前,总磷已成为长江经济带水体首要污染指标,总磷超Ⅲ类的断面比例达到18.3%,主要的一级支流中,沱江、清水江、岷江、乌江总磷平均浓度在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上下浮动,污染相对较重;长江经济带总磷污染主要受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等污染源影响,主要涉及四川、贵州、湖北、湖南、重庆等地区;同时结合总磷污染特征分析,提出了涉磷工业企业治理、磷矿管理、城镇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防治、规范监测方法等治理措施,为长江经济带总磷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按照国家确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范围涉及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西藏、内蒙古、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 12个省(区、市)。这一地区土地总面积约为 682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 71.03%;人口约 3.5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28.5%,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 西部地区虽然经济落后,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一方面,西部地区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也是我们所熟知的长江、黄河、黑河、澜沧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主要集水区;另一方面,西部地区野生动植…  相似文献   

13.
竞合模式:粤西与海南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湛江、茂名、阳江三市为一级核心的粤西沿海旅游区与海南旅游区的主导旅游资源相似且地域临近,存在竞争关系。分析了粤西、海南实施竞合模式所具有的条件,并利用“竞合模式”探讨了粤西沿海旅游区和海南旅游区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建立粤西—海南旅游体系为目标,提出了合作战略,以期增强整体的竞争实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在我国的广泛实施,旅游区建立环境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以龙虎山旅游区为例,论述在旅游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意义、过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烟台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烟台市地处胶东半岛的中西部,南北两面濒临大海,东接威海,西接潍坊与青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烟台市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社会文化事业,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烟台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开发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区域总体开发不够,旅游资源的开发集中在少数风景名胜点上。北部沿海旅游区资源优势明显,开发利用好.而南部、西部沿海旅游区和中部山地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受交通、服务设施等条件限制,开发程度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②旅游资源开…  相似文献   

16.
徽文化对发展"两山一湖"旅游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个案比较分析了“两山一湖”旅游区的旅游经济效益,探讨了“两山一湖”旅游区徽文化现存旅游资源区域效应,由此得出了“两山一湖”旅游区文化资源丰富但未充分开发,目前处于旅游资源优势与经济效益劣势共存的结论。最后阐述了充分开发徽文化旅游资源对“两山一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成都旅游区的四季风光带王文才,周锦铭,周亦波成部旅游区是以成都市区为中心,包括市域内7区、12县的所有旅游点所组成的旅游网络的总称。与我省众多的国家级风景区一起,构成了闻名暇迩的巴蜀旅游圈。l四季风光带的基本框架四季风光带是指四季景色连成一片的地域。...  相似文献   

18.
张敏 《绿色视野》2010,(5):37-38
<正>对拟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我国一项法律制度,在环评过程中,通过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监测获取的调查区域环境质量参数值,是拟建项目对所在区域今后环境质量影响程度预测的重要背景数据,是客观反映区(流)域环境本  相似文献   

19.
临潼骊山风景名胜区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奇迹”兵马俑、秦始皇帝陵、唐华清宫苑区、姜寨村遗址和骊山自然风景园林区.它是国内外游客到西安旅游观光的主要风景区之一,也是西安市游客最密集的旅游区.为进一步开发建设骊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满足旅游事业发展的需求,笔者经实际调查和研究,对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现状评价进行了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三峡工程竣工后库区面临着移民安稳致富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压力,文化旅游业是化解这一难题的优势产业.在分析屈原故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有利因素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将秭归县整体建设成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生态富民型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