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简讯     
适用于氯碱厂流体输送的50KFJ-25型衬胶泵以食盐为原料的氯碱厂,难输送的污染物有盐泥白脚、酸性下水、纯碱液等。这些含固量较高的酸碱性污染物用泵运送时,泄漏十分严重。我厂最近选用上海化工装备研究所与江阴解放机械厂联合研制的50KFJ-25型衬胶泵,运送上述几种污染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情况良好。特点如下: (1)各种污染物流体均可用同一种泵输送,规格单一、备品备件方便,互换性好,便于管理。 (2)由于采用副叶轮密封和停车密封装置,不仅使用时和停车时都保证不漏液,而且不需加冷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年来氯碱企业盐泥综合利用的最新研究现状和进展。盐泥的综合利用途径主要包括制备轻质氧化镁、硫酸钙晶须;研制添加剂、吸附剂用于空气和水处理;制备建筑材料,如水泥、保温砖、建筑涂料;制作碱性化肥等。目前,许多技术尚不成熟,仍处于试验阶段。指出了我国盐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汪惠贞 《化工环保》1993,13(6):333-336
介绍了采用压滤法治理氯碱盐泥的原理和流程,主要设备及经济效益。并对盐泥的特性,盐泥含固率与过滤能力的关系,盐泥含水率与沉降时间的关系,沉降时间与沉降体积的关系以及过滤压力的选择,压滤时间的优化,助滤剂的添加,盐泥料浆进料温度的影响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氨碱法纯碱生产过程中要排出大量的废液废渣,每生产一吨纯碱约排出10立方米的废液废渣,其中,固渣含量因原料石灰石和盐的质量不同而异,大约在200—300公斤。按此计算,一个年产30万吨的氨碱厂每天就要排出1万立方米废液,200—300吨废渣,全年将排出300多万立方米废液和6—9万吨废渣,数量甚为可观,这些废液废渣主要是碳化过滤母液蒸氨过程中排出的蒸馏废液(含固渣的悬浮液),其次还包括盐水精制过程的一、二次泥(钙镁泥)及洗涤废水等。蒸馏废液的液相组成主要是氯化钙和氯化钠(每升清液约含85—100克氯化钙、50—55克氯化钠)固相组成主要是碳酸钙、氢氧化镁、氧化钙、二氧化硅、硫酸钙、铁铝氧化物等。这些组份均系原料中未被利用的元素。  相似文献   

5.
以盐泥为原料,采用氯化铵浸取回收盐泥中的Mg2+,以浸取液和回收的氨反应制取氢氧化镁产品。考察了盐泥浆液固含量、浸取时间、物料比(氯化铵与盐泥中氢氧化镁的摩尔比)等工艺条件对Mg2+浸取率的影响,并以比表面积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氢氧化镁的最佳制备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盐泥浆液固含量为248 g/L、浸取时间为100 min、物料比为2.3的条件下,Mg2+浸取率为75.0%;在n(MgCl2):n(NH4Cl)=0.5、氨水浓度3 mol/L、氨水滴加速率 0.8 mL/min、反应温度 90 ℃的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氢氧化镁的比表面积为17.87 m2/g,粒径约为3 μm。该工艺简单可行,为盐泥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水银电解法生产的烧碱质量好、应用广,但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汞污染严重,使其产量有所下降。我国生产工艺及管理水平较低,汞污染更为严重,每生产一吨烧碱汞耗高达300毫克以上,其中50%的汞流失于盐泥中。含5-20毫克/升汞的淡盐水,在重饱和、盐水精制等处理过程中,汞离子形成不溶性的汞化合物,沉淀于盐泥中。国外一般采用氧化溶出法、焙烧法和防止汞沉淀转移法等来防治盐泥中的汞流失。其中氧化溶出法和焙烧法虽可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氧化碳法提取盐泥中的镁,研究了使之转化为轻质氧化镁的影响因素以及主要反应的动力学性质。实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15、二氧化碳通入时间90min、水解温度90℃、水解时间25min,在此条件下,盐泥中镁的总提取率为75%;采用微分法求得氢氧化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反应级数和活化能分别为1.7和68.1kJ/mol。  相似文献   

8.
纵秋云  刘厚全 《化工环保》1992,12(3):130-136
对氯碱盐泥的综合利用,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选择了碳化提镁制轻质MgCo_3、余渣再利用的工艺路线。文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氯碱盐泥在碳化和水解过程中反应温度等因素对Mg(OH)_2碳化率、产品视比容等的影响,探索出了合适的工艺条件,并对该法提镁的经济效益作了初步估算,对余渣和废液的利用和处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氯酸盐生产中三废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枫 《化工环保》1997,17(1):23-25
阐述了从氯酸盐生产电解尾气中回收氢、从含铬废水中回收重铬酸钠和用盐泥制内墙涂料等综合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国内简讯     
采用“组合式玻璃钢板框压滤机”分离氨Ⅱ泥并回收母液制碱由东方碱业公司压滤机厂研制的“组合式玻璃钢板框压滤机”经石家庄市联碱厂一年的试生产,化工部、国家环保局及河北省、市等环保部门对其进行了联合鉴定,并于1991年10月通过了验收。在联碱生产中,以原盐为原料,每生产一吨碱约产生0.1米~3的氨Ⅱ泥,此泥如直接排放,其中母液中高浓度的NH_3-N会引起废水水质的恶化。在我厂4万吨/年联碱扩建中,采用“组合式玻璃钢板框压滤机”对氨Ⅱ泥进行分离,并将母液回用于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上海染化八厂每天约有100吨含有18%左右的盐及10%左右有色有机物质的盐析滤液外排,污染甚为严重,每年交排污费高达50万元。1975年我厂与有关单位协作,进行了含盐染料废水的焚烧处理试验,1976年通过鉴定。并于1982年底建成了一套日处理100吨含盐染料废水喷雾流化造粒焚烧装置。运行至今效果良好,已通过了试车鉴定。  相似文献   

12.
用纯碱厂废碱液进行烟气脱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旋流板塔式除尘脱硫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探讨了利用废碱液进行烟气除尘脱硫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纯碱厂排放的废碱液(一次盐泥)进行锅炉烟气脱硫可以取得较高的净化效率,不仅可降低脱硫剂费用,而且可消除废碱液带来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1.液碱槽车残液回收电化分厂液碱槽车内残留液碱与盐,以前是用自来水冲稀后直接排入下水。一九八○年九月烧碱车间建成回收装置。将槽车内残留的液碱与盐用水环真空泵抽入缓冲罐,经分离后,再用压缩空气压送至蒸发工段回收利用。投资9000元。去年回收30%液碱142吨,盐355吨。增加产值8.5万元,增加  相似文献   

14.
美国 ATG公司开发出一种溶盐氧化法 ,用于处理氯代或其他卤代废物。该法使用 1 2 0 0~ 1 30 0 碳酸钠或其他盐熔池。危险废物被投入熔池内 ,分解成无害的盐如氯化钠 ,从而达到对废物处置的立法要求。该法的处理费用为焚烧法的 30 %~ 4 0 % ,无需焚烧法所需的烟道气洗涤装置 ,并可避免化学氧化法要产生大量废物的问题。熔盐氧化法处理卤代废物  相似文献   

15.
专利资讯     
专利名称: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及废旧极片中回收锂的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010523257.7公开号:CN101942569A申请日:2010.10.28公开日:2011.01.12申请人: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及废旧极片中回收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废旧锂离子电池或废旧极片用破碎机破碎,再置于高温炉中经热处理去除粘结剂得到粉料;(2)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去除粉料中的铝,过滤得低铝滤泥;(3)用酸和还原剂将低铝滤泥浸出,得到浸出液;(4)用化学法除去浸出液中的铁、铜、铝等杂质;(5)用氟盐沉淀浸出液中的锂,得氟化锂粗产品;(6)将氟化锂粗产品洗涤,过滤,  相似文献   

16.
张庆睦  王宏平 《化工环保》1989,9(6):358-360
文中阐述了矾泥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粒径分布及矾泥填料的制备工艺;矾泥填料在天然橡胶和聚氯乙烯塑料中的应用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目前炼油厂“三泥”性状的调查,利用已有污泥处理设施进行了炼油厂“三泥”离心分离的现场试验,并分析了影响“三泥”离心分离处理工艺的主要因素,发现了离心机转速和絮凝剂投加量对“三泥”离心分离的有关规律和最佳操作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炼油厂“三泥”处理系统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1.概述我厂有邻二甲苯氧化制苯酐固定床反应器一台,萘氧化制苯酐沸腾床反应器两台。每年可生产7000吨苯酐,每天排放30万立方米有害尾气,严重污染环境。为减少对大气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冶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含铁尘泥,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处理新工艺。利用部分种类的尘泥成功制取了符合磁性材料行业要求的氧化铁红,并广泛应用于磁材预烧料企业,从而为含铁尘泥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曾冠武 《化工环保》2015,35(3):279-283
瓦斯泥是高炉副产物,因其中富含锌,直接用于烧结会增加高炉锌负荷。在分析了瓦斯泥的矿物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选矿法、化学浸出法、直接还原法等几种瓦斯泥有价成分的回收利用方法。选矿法根据碳、锌、铁的性质及赋存状态的差异分离各物质,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但分离不彻底、回收率低;化学浸出法使锌进入溶液而其他矿物不溶或微溶,分离效果较好,但处理量小,后续处理难度大;直接还原法是在高温下使瓦斯泥中的金属还原,锌蒸发后进入烟气,最终可得到含氧化锌较高的烟尘和含金属铁的脱锌瓦斯泥,该法适应性强、处理量大、分离效果好,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瓦斯泥处理方法,但其设备投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