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粉煤灰是电力行业排放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对其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环保的首要任务。对粉煤灰进行高附加值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介绍了大唐国际成功开发研制的从高铝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技术,开辟了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是具有潜在资源属性的工业废渣,对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环保和经济意义.综述了粉煤灰在建材原料、工程填筑、农用、环境治理、提取有用物质、制备功能性新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并立足当前存在的问题,预期了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发电结构来看,我国燃煤发电仍处于主导地位。燃煤发电产生大量的粉煤灰,对电厂运营成本和环保造成很大压力。粉煤灰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具有变废为宝的特性,但由于各属地政策和产业结构不同,各电厂处置粉煤灰的方式差异较大。介绍了粉煤灰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并通过仔细调研,对天津区域粉煤灰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环保专委会粉煤灰资源利用分专委会于 2 0 0 0年 4月 4日至 8日在海口市召开了经验交流会。来自全国各燃煤电厂及有关用灰单位共 12 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向大会提交论文及交流材料 2 0多篇。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 ,强化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的管理 ,促进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会议由粉煤灰资源利用分专委会主任委员贺科治主持。电力环保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周宗权就燃煤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前景作了重要讲话 ,海南省电力公司、海口市有关部门领导到会并讲话 …  相似文献   

5.
1990年10月14日,西北电业管理局环境保护考察团,赴加拿大进行电力环境保护技术考察。本次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加拿大安大略电力局火电厂前期环保评审及运行管理经验;粉煤灰淋浴试验;煤灰中有害物的迁移渗透规律以及对地下水的影响;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1988年11月4日,山东淄博市首次粉煤灰利用技术交流会在山东南定热电厂召开。山东省电力局环保处、淄博市经委、胜利油田建设工程指挥部、山东铝厂、淄博市建材工业公司、淄博水泥厂等20多个单位参加了会议,共商粉煤灰的开发利用,并进行技术交流。淄博市有大量的粉煤灰资源,仅南定热电厂蓄积量就达500多万m~3。粉煤灰有于建  相似文献   

7.
火电厂粉煤灰、渣污染及综合利用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述了火电厂粉煤灰、渣排放造成的危害,并应用效益分析方法对其排放及综合利用进行了效益对比分析,为环保决策部门治理固体废弃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利电力部为贯彻落实全国第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会议的精神,制定并落实“水利电力部1988~1990年粉煤灰综合利用发展纲要”,讨论“水利电力部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总结交流几年来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经验和表彰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先进单位,于1987年11月19日至23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隆重召开了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电管局,各省、市、自治区电力局的主管局领导;电力环保研究所主管所长;有关修造厂的厂领导;受表彰单位的厂长、院长。会议还特邀请国家计委、经委,建设部,交通部,国家建材局,国家环保局的有关领导出席指导.  相似文献   

9.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改进的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粉煤灰沸石,并将粉煤灰和粉煤灰沸石用于高浓度氨氮的吸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在粉煤灰和粉煤灰沸石的投加量分别为0.10 g/m L和0.04 g/m L、反应体系p H为5~7、初始氨氮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条件下,分别吸附660 min和60 min,粉煤灰和粉煤灰沸石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约为20.1%和50.7%左右,粉煤灰沸石对高浓度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粉煤灰;粉煤灰和粉煤灰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粉煤灰对氨氮的等温吸附过程,而粉煤灰沸石对氨氮的等温吸附过程则更适宜用线性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10.
前言为编制“八五”电力工业环境保护计划,能源部安环司委托能源部电力环保所对“八五”电力环保目标进行论证。为此,我们收集了国内有关资料及一些电管(力)局“八五”环保治理计划(草案)。结合“八五”电力工业发展规划及国家环保要求,对火电厂除尘、硫氧化物的控制、废水处理及利用和粉煤灰处置及利用等四个专题作了论证,总结了“七五”现状,提出了完成“八五”目标的一些对策,供部和网、省电管(力)局在编制计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