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处理生活污水的模型规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湿地模型中,研究了人为增加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对生活污水中COD的降解效果:将2株从湿地分离的根际微生物扩增培养(分别用于模型1与模型2),与一定比例的生活污水混合后注入到湿地模型中,在停留12,24,36,48 h时分别测定污水中COD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加菌模型对COD的去除率显著高于空白模型(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二者的差异性越大,至48 h时,空白模型和2个加菌模型(模型1和模型2)对自然污水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0.6%,73.0%,75.3%,对灭菌污水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2.2%,76.3%,80.1%.说明向人工湿地中添加植物根际微生物将大大提高湿地对生活污水中COD的去除率,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选育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倒平板与接种培养方法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了具有活性的7株微生物菌株,根据絮凝效果对其进行了选育与筛选,得到了3株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啤酒厂生产废水有较好处理效果的微生物絮凝剂.结果表明,从污水处理厂污泥分离出来的3株活性菌均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其中球形、菌落特征呈不规则边缘特征的MBF-1活性最强;微生物生长曲线显示出其生长最佳时间约为30h.单独使用MBF-1微生物菌株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所选3种污水的絮凝率分别为99.3%、88.7%、92.1%,其对COD的处理效率分别为90.8%、88.2%和87.9%;3种絮凝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处理效果上相互间无协同作用,絮凝过程是相对独立的.  相似文献   

3.
光合细菌对味精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改进型SBR(MSBR)反应器中利用光合细菌处理味精废水.研究光合细菌的两种代谢方式对味精废水COD的去除率影响和从味精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富集分离光合细菌,结合光合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和代谢方式讨论其对活性污泥絮凝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黑暗系统中,处理味精废水活性污泥絮凝性能较光照系统中的活性污泥絮凝性能相对有较大的提高;黑暗条件下,光合细菌被强制进行有氧呼吸代谢方式,这样可以提高味精废水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有机物降解速率,出水COD优于光照好氧条件下的,出水比较清亮,有机物的去除率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蛭石添加到活性污泥中来处理餐饮废水这一特殊水质时所起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蛭石活性污泥体系协同蛭石的吸附和污泥生化的作用,提高微生物的降解速率,缩短了污水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膨胀蛭石活性污泥体系在曝气2 h条件下出水CODCr浓度远远优于常规活性污泥体系曝气5 h后出水CODCr浓度.试验还表明,蛭石起到生物膜载体的作用,其与活性污泥结合成的絮体颗粒在改善污泥沉降性能,提高净化效果的同时,也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SBR法降解处理日化厂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化厂废水成分复杂,其中表面活性剂、含P化合物、油脂、色素等严重污染生态环镜,较难处理.本文采用小规模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反应器降解处理日化厂废水,分析了废水降解过程中污泥体积指数、污泥负荷、容积负荷等微生物学的特性变化,并讨论了曝气时间、污泥负荷、容积负荷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普通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利用SBR工艺降解处理日化厂废水是可行的.当曝气时间为4.5 h,污泥负荷为1.2 kg/(kg·d)(以MLSS计的COD),容积负荷为2.1~2.3g/(L·d)时,COD、油脂、总磷、表面活性剂(SAA)、SO42-等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2.3%,99.1%,99.3%,99.3%,99.0%和98.9%.  相似文献   

6.
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氯化铁(PFC)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化学絮凝的反应机理,论述了在活性污泥污水处理系统中加入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氯化铁(PFC)絮凝剂后,对污水的生物处理系统有无影响,确定了影响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污泥浓度和pH值范围内,适当的絮凝剂投加量可以提高CODCr的去除率,为城市污水厂中水絮凝处理产生的污泥找到了出路。  相似文献   

7.
活性污泥法产生的剩余污泥处理困难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本研究通过外加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菌剂丰富污泥中微生物种群,延长微生物种群食物链,达到降低污泥产率的目的。实验主要研究了菌液投加量、操作温度等参数对活性污泥工艺中的污泥产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操作条件为:菌液与污水比例为0.005%;最佳温度是30℃;停留时间根据工艺过程在6~18 h范围内选择。通过污泥增殖实验和内源代谢实验确定了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参数:外加EM菌组污泥衰减系数为0.005 4,真实生长比率为0.356 8;未加EM菌的空白对照组衰减系数为0.004 7,真实生长比率为0.426 6,结果表明外加EM菌可增大污泥系统的内源代谢速率,有效降低污泥产率。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降解菌对堆体内壬基酚(Nonylphenol,NP)和双酚A(Bisphenol A,BPA)的降解效率,以实验室前期筛选的高效降解菌N-1,B-1为菌剂,接种量为2%,向NP,BPA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3. 59,3. 98mg/kg的污泥物料中添加不同剂量(15 mg/kg和30 mg/kg)的NP和BPA,在0. 5 L反应器内进行好氧堆肥试验。结果显示,堆肥7 d,堆体温度及p H值达到最大。与对照组(未添加菌剂)相比,添加N-1菌剂分别使堆体最高温度升高4. 6℃,2. 5℃;添加B-1菌剂分别使堆体温度升高2. 0℃,3. 4℃。与对照处理相比,添加N-1和B-1菌剂可显著提高NP和BPA在堆肥初期的降解速率,缩短其在堆肥中的半衰期,N-1,B-1菌剂可高效降解堆肥前期的NP和BPA。堆肥结束后,堆体中NP和BPA去除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9.
探索一种新的参数,使之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活性污泥的性质,简化活性污泥评价系统.通过测定不同活性污泥的pH值和ORP(氧化还原电位)缓冲容量,研究污泥缓冲能力及与污泥性质的关系,探索它成为评价活性污泥系统参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酸、碱、氧化剂和还原剂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其缓冲容量与污泥性质有相关性,且缓冲容量高的污泥的沉降性、脱水性和絮凝性好,即活性污泥水处理和后期污泥处理容易进行,因此,可将污泥pH值和ORP缓冲性能作为评价污泥系统的参数.研究表明,污泥pH值和ORP符合能斯特方程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按一定比例混合土壤、粗砂、煤渣、脱水污泥、石灰石、凹 土作为基质来构建复氧改性土壤净化系统对其进行处理,初步考察了不同的污泥含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系统含30%土壤、30%砂石、15%污泥、 15%的煤渣、 5%腐木和5%石灰石(质量比)时处理效果较好, COD、 NH+4-N、 TP、...  相似文献   

11.
以活性污泥作为吸附材料,研究了其对腈纶废水COD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可吸附腈纶废水中的COD,吸附量可达135 mg/g。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描述活性污泥对腈纶废水中的COD的吸附过程,模型计算出的二级吸附速率常数(k2)为2.3×10-4g/(mg·min);Langmuir方程最适合描述该吸附过程,决定系数在0.96以上。从活性污泥吸附前后腈纶废水中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级结果可以看出,活性污泥对大分子(30 k Da)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污泥的电镜照片也证明了该点。研究表明,活性污泥吸附可去除腈纶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是有效的腈纶废水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正交设计,以COD去除率为考核指标对固定化载体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与活性污泥的配比进行参数优化;使用硫酸钠、硝酸钠、磷酸钠为交联剂对固定化颗粒进行二次交联改性,研究其污水处理效果,探究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固定化活性污泥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定化活性污泥对生活污水中的COD、NH4+-N、TP处理效果优于普通活性污泥,且固定化活性污泥颗粒运行稳定,20 d仍有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固定化活性污泥的适宜固定化载体浓度及污泥配比为质量分数8%聚乙烯醇(PVA)、2%海藻酸钠(SA)、质量分数50%活性污泥(普通活性污泥与包埋剂质量比1∶1)。经过二次交联的固定化活性污泥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硫酸钠作为二次交联剂效果最好,污水中COD、NH4+-N和TP的去除率达93.5%、92.3%、78.0%;经固定化后活性污泥对温度和pH值的适应范围变宽,在温度低于4℃高于40℃、pH≤5和pH≥9仍然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去除效果均比普通活性污泥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效率,采用铁氧体与生物法相结合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在生物反应器中投加磁化后的铁氧体粉末,在一定条件下驯化活性污泥。通过试验,得出了铁氧体的最佳投加量为375 mg/L。同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投加了375 mg/L铁氧体粉末的活性污泥对生活污水中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4.7%和26.5%;在各自的最佳运行条件下,投加铁氧体后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缩短1 h。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经驯化的以嗜碱菌群为主的好氧活性污泥对高碱性棉浆黑液直接进行好氧摇床.结果表明,嗜碱菌生长良好,摇床7 h后,黑液的pH值可稳定下降至10以下.继续摇床,pH最低可降至9.0左右,而CODCr去除率可达40%以上.同时,考察了培养温度、黑液浓度及MLSS对棉浆黑液中CODCr去除率的影响,在培养温度为30 ℃,MLSS在4 000 mg/L左右,原黑液CODCr在4 000-5 000 mg/L时处理效果最好,CODCr去除率最高可达50%.  相似文献   

15.
琥珀山庄污水处理厂污泥上浮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上浮会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操作、运行和出水水质.活性污泥上浮以后,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污泥大量流失、氧化沟内MLSS值降低、微生物量锐减,导致运行彻底失败.本文以合肥市琥珀山庄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运行为实例,寻求活性污泥上浮的原因及其控制对策.通过多年的观察与实践,认为污泥上浮的主要原因有污泥老化与腐化、污泥反硝化、冲击负荷、曝气过度、污泥携油上浮等.实践表明,气温、气压和水温的变化也是污泥上浮的重要原因.常用的控制污泥上浮的方法有增加污泥回流量、及时排除剩余污泥、降低混合液浓度、缩短污泥龄、降低溶解氧、消除沉淀池的死角区、加大池底坡度以及改进池底刮泥设备等.  相似文献   

16.
化学辅助方法用于剩余污泥减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基于化学氧化和解偶联的污泥减量新方法得到更深人研究。回顾了化学辅助方式减少剩余污泥产生的方法,包括碱(酸)-加热处理,活性污泥-自氧工艺,氯-活性污泥工艺,新陈代谢解偶联和高浓度溶解氧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的重金属是污泥农用的潜在危害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以保证其农用安全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集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活性污泥,比较不同物质的量比的盐酸和硝酸(1∶2、1∶1、2∶1)浸取污泥中重金属Pb、Zn、Cd、Cu和Mn的效果,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方法定时检测污泥重金属相态分布,分析混合酸对污泥EPS结构和质量比的影响,并检验了处理后污泥对菠菜生长及重金属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酸/硝酸物质的量比为2∶1时效果最佳,重金属浸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Pb、Zn、Cd、Mn、Cu;2) Pb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比例最高,Cu的残渣态比例最大,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比例越大,重金属的浸出率越高;3)酸浸试验期间EPS总量减少,黏液层和LB-EPS层易脱落;最后盆栽试验表明处理后污泥中重金属的潜在迁移性风险大大减弱,且污泥对菠菜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混合酸处理后污泥可以安全用于农业种植,且污泥与土壤干重比为1∶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絮凝活性较高的絮凝剂产生菌,经鉴定为1株黑曲霉.采用其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2处理造纸中段废水,对絮凝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絮凝条件下,M-2对造纸中段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70.6%,浊度去除率可达91.7%,其絮凝效果优于传统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