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氧化还原共沉淀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苯的催化氧化,并结合一系列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共沉淀法,通过氧化还原共沉淀法制备的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大的孔径和比表面积,较好的低温还原性,拥有更好的苯催化氧化性能。之后采用氧化还原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金属元素(Co、Cu和Sn)掺杂改性的锰氧化物催化剂,并对苯进行催化氧化评价,发现不同元素(Co、Cu、Ce和Sn)掺杂均能提高锰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活性,其中Ce、Sn掺杂之后得到的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最佳,而对于不同催化体系,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与催化活性能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催化氧化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根据催化剂的激活因子不同,本文将催化氧化法分为湿式催化氧化法(WCO)、光催化氧化法(PCO)和电催化氧化法(ECO)三种,并阐述了各自的反应机理及应用研究状况,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温常压的废水双氧水催化氧化,采用浸渍法制备CuO/y-Al2O3催化剂,利用比表面积、XRD手段表征了制备工艺对催化剂的影响,以模拟苯酚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焙烧温度和活性组分含量等显著影响催化剂的性能,催化剂对双氧水催化氧化苯酚溶液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催化剂的激活因子不同 ,本文将催化氧化法分为湿式催化氧化法 (WCO)、光催化氧化法 (PCO)和电催化氧化法 (ECO)三种 ,并阐述了各自的反应机理及应用研究状况 ,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催化氧化法作为一种新型脱硝技术凭借其工艺简单、能同时脱硫脱硝等特点成为热点.综述了活性炭类、分子筛、贵金属和过渡性金属氧化物等不同类型催化剂催化氧化NO的研究进展.从催化机理、催化活性、抗水汽性和抗硫性等角度对比分析了各种催化剂的优缺点,并对选择性催化氧化脱硝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使用浸渍法制备的CuO-Al2O3催化剂对吸附苯酚饱和的活性炭进行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再生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氧分压,投炭量,蒸馏水量对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活性炭的影响结果,同时在该实验中得到非均相CuO-Al2O3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活性炭的最佳条件,对催化剂进行了X衍射分析,并通过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实验,得出该催化剂在进行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活性炭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废水湿式双氧水催化氧化,采用浸渍法制备Cu催化剂,研究非均相Cu催化剂在常温常压湿式双氧水催化氧化中的稳定性与失活问题。研究表明,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催化氧化反应条件对催化剂中Cu2+溶出均有影响。研究同时表明,催化剂失活与活性组分流失和活性组分被有机中间产物覆盖有关,高温焙烧可对催化剂再生。  相似文献   

8.
双氧水催化氧化中Cu/γ-Al_2O_3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平  范益群 《环境工程学报》2011,5(8):1745-1749
针对废水湿式双氧水催化氧化,采用浸渍法制备Cu催化剂,研究非均相Cu催化剂在常温常压湿式双氧水催化氧化中的稳定性与失活问题。研究表明,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催化氧化反应条件对催化剂中Cu2+溶出均有影响。研究同时表明,催化剂失活与活性组分流失和活性组分被有机中间产物覆盖有关,高温焙烧可对催化剂再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一系列在不同温度下焙烧的Mn-Ag/13X分子筛催化剂,并用SEM、BET、XRD和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中,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制备的催化剂对甲苯的吸附和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甲苯的吸附中,不同温度下焙烧的催化剂的吸附穿透时间依次为:600 ℃ > 500 ℃ > 400 ℃ > 300 ℃ > 700 ℃,600 ℃的Mn-Ag/13X催化剂比表面积最大,到达甲苯吸附穿透的时间最长;在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氧化甲苯中,不同温度下焙烧的催化剂催化氧化所产生的COx浓度大小依次为:500 ℃ > 600 ℃ > 400 ℃ > 300 ℃,CO2选择性依次为:600 ℃ > 500 ℃ > 400 ℃ > 300 ℃,焙烧温度为500 ℃的Mn-Ag/13X催化剂的晶格氧多,产生的COx多,对甲苯的催化氧化活性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均相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铈锆比率的复合氧化物,并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其负载的Pd/CexZr1-xO2催化剂。考察了铈锆比率对复合氧化物性质及其负载单Pd催化剂催化氧化柴油机尾气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掺杂Mn、Ni和Cu对催化剂进行改性并考察反应活性。利用XRD、BET、H2-TPR和TEM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Zr为1/1时Pd/CZ催化剂抗烧结性能最佳;过渡金属和铈锆协同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柴油机氧化催化剂(DOC)的催化活性;Cu和Mn的掺杂能有效降低CO、碳氢化合物(HC)和NO的起燃温度,提高柴油机尾气催化氧化性能;Ni对催化性能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