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对Pb2+和Cd2+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对溶液中Pb2+和Cd2+吸附过程的特征,分别从动力学、热力学和吸附等温线三方面进行了实验,同时还研究了pH、温度、时间、重金属离子起始浓度和吸附剂用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在实验设定条件下,棘孢曲霉对Pb2+和Cd2+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1.2 mg/g和59.8 mg/g;动力学实验数据很好的符合二级  相似文献   

2.
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对Pb~(2+)和Cd~(2+)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对溶液中Pb~(2+)和Cd~(2+)吸附过程的特征,分别从动力学、热力学和吸附等温线三方面进行了实验,同时还研究了pH、温度、时间、重金属离子起始浓度和吸附剂用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在实验设定条件下,棘孢曲霉对Pb~(2+)和Cd~(2+)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1.2 mg/g和59.8 mg/g;动力学实验数据很好的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为3 h;热力学实验数据显示该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对比了不同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同时研究了啤酒酵母的固定化方法、菌体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非同定化和固定化啤酒酵母吸附热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非固定化死啤酒酵母对Cd^2+的单位菌体吸附量是常用吸附剂活性炭的3倍;由1:3的海藻酸钠与碱处理啤酒酵母(w/w)制得的固定化颗粒吸附效果最好;菌体用量的增加会降低单位菌体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啤酒酵母对重金属的吸附位点有限,Cd^2+的实际最大吸附量为13.95mg/g,Cu^2+为7.67μg/g。非固定化和固定化啤酒酵母对Cu^2+和Cd^2+的等温吸附过程均可用Linear方程、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来进行拟合,但非同定化啤酒酵母以Langmuir方程最优,其拟合计算的最大吸附量qmzxCd和qmxxCu分别为13.96mg/g和8.01mg/g;固定化啤酒酵母以Freundlich方程最优,实际最大吸附量Cd为75.41mg/g,Cu为66.58mg/g。  相似文献   

4.
实验通过间歇吸附方式研究了核桃壳粉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特性,探讨了核桃壳粉粒径及用量、溶液pH、Pb^2+初始浓度等参数对吸附的影响,并讨论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核桃壳粉对Pb^2+吸附的最佳pH为5.0,去除率随吸附剂粒径的减小、用量的增加、Pb^2+初始浓度的减小而增加。优化实验条件下,0~0.3mm15g/L的吸附剂在298K时,对pH=5的50mL50mg/LPb^2+溶液的去除率达96.98%。核桃壳粉对Pb^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Sips模型,在283、293和303K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8.25、18.27和20.94mg/g。吸附过程是放热的、混乱度减小的自发过程,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293和303K时分别在90和120min基本达到平衡。结合FTIR和SEM手段发现核桃壳对Pb^2+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同时包括离子交换、螯合等化学吸附以及颗粒内扩散步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铅锌矿区土壤中分离到12株细菌和10株真菌,通过其干菌体对Pb^2+和Zn^2+的吸附试验,筛选出具有较强生物吸附能力的细菌菌株B6和真菌菌株F1。探讨了pH值、吸附时间、菌量和Pb^2+、Zn^2+的初始浓度对B6和F1菌株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2株菌对Pb^2+、Zn^2+吸附是一个快速的过程,pH值为5.0-6.0是菌体吸附的较适范围。Pb^2+、Zn^2+初始浓度在150-300 mg/L内,B6和F1菌株吸附效果明显。当B6菌株的菌量超过0.1 g,F1菌株的菌量超过0.2 g后吸附率趋于平缓。应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研究,Langmuir吸附等温线更为适合模拟B6和F1菌株的吸附过程。B6和F1菌株吸附Pb^2+、Zn^2+的动力学过程都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B6菌株属于里拉微球菌(Micrococcus lylae)。用形态及理化特征鉴定,F1菌株属于镰刀霉菌属(Fusarium sp.)。  相似文献   

6.
通过静态实验研究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改性沸石和天然沸石对废水中Hg^2+的吸附特性,探讨了吸附动力学、吸附平衡和吸附热力学机制。研究表明:Langmuir方程能较好地描述2种沸石对Hg^2+的吸附,CPB改性沸石对Hg^2+的吸附率得到显著提高。实验条件下,改性沸石对Hg^2+的吸附率从67.5%提高到98.9%,吸附容量从0.521mg/g提高到3.07mg/g。利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假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模型和Elovich方程分别对动力学过程进行拟合,发现2种沸石对Hg^2+的吸附均满足假二级动力学方程,且离子的颗粒内扩散对整个吸附过程有影响。动力学拟合、D-R方程拟合和热力学研究综合表明:2种沸石对Hg^2+的吸附既存在化学吸附又存在物理吸附,吸附吉布斯自由能变(△G^0)、焓变(△H^0)、熵变(△S^0)均小于0,反应为自发的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膨润土对Pb^2+、Cu^2+、Cr^3+的吸附动力学及等温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所用膨润土的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属于Ca基膨润土,BET表面积为50.83m^2/g。在恒温及恒定pH条件下,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膨润土对Pb^2+、Cu^2+、Cr^3+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其较好地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对这3种离子的吸附速率为Pb^2+〉Cu^2+〉Cr^3+。利用3种等温线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发现利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计算的值与膨润土吸附Pb^2+、Cu^2+、Cr^3+试验数据最为吻合。膨润土对3种金属离子的平衡吸附量为Cr^3+〉Cu^2+〉Pb^2+。  相似文献   

8.
通过静态动力学和热力学吸附实验,研究了温度、共存离子以及溶质的初始浓度对As(V)在金红石TiO2颗粒表面吸附的影响,探讨了As(V)在金红石TiO2颗粒表面吸附特性及机理。结果表明,在As(V)初始浓度为10mg/L,pH为7的条件下,25℃时的吸附量0.41mg/g高于30℃时的吸附量0.31mg/g,As(V)在金红石TiO,上的吸附为放热过程。CaCl2和MgCl2的添加对As(V)在金红石TiO2表面吸附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T=25℃,Ca2+或Mg2+浓度为10mmol/L时,As(V)吸附量分别为0.64和0.56mg/g,Ca2+比Mg2+对As(V)吸附促进作用强。As(V)在金红石TiO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ndlich方程,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As(V)在金红石TiO2颗粒表面吸附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改性甘蔗渣对Cu^2+和Zn^2+的吸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酐(EDTAD)改性甘蔗渣对重金属离子Cu^2+和Zn^2+的吸附性能,包括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甘蔗渣对重金属离子Cu^2+和Zn^2+的吸附容量有显著提高,对Cu^2+和Zn^2+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根据Langmuir方程,PMDA和EDTAD改性甘蔗渣对Cu^2+的吸附量分别为60.21和33.45mg/g,对Zn^2+的吸附量分别是70.53和36.53mg/g。两种改性甘蔗渣对两种金属离子的吸附在30min内均可完成,用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模拟动力学过程得到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以EDTA溶液为洗脱剂对吸附Cu^2+和Zn^2+的改性甘蔗渣进行洗脱再生,再生的吸附剂可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0.
沸石负载淀粉对Pb2+、Cu2+和Ni2+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淀粉负载到沸石表面得到新型重金属离子复合吸附剂ZLS。分别从沸石与淀粉质量比、吸附温度、吸附时间、pH与重金属初始浓度不同方面考察了复合吸附剂ZLS吸附Pb^2+、Cu^2+、Ni^2+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沸石与淀粉质量比为10:1,pH为6,吸附温度在30℃时,复合型吸附剂ZLS对Pb^2+、Cu^2+和Ni^2+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ZLS对Pb^2+、Cu^2+和Ni^2+的吸附行为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以及颗粒内部扩散模型;等温吸附数据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状态属于多层吸附。  相似文献   

11.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一种由超分子受体化合物磺化硫杂杯芳烃(TCAS)与树脂结合的产物——新型TCAS吸附树脂对重金属Cd^2+的吸附去除性能,并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TCAS吸附树脂对Cd^2+的饱和吸附量为14.45mg/g。当温度为20℃,0.5gTCAS吸附树脂对10mL浓度为5113g/L的Cd^2+溶液吸附60min时,Cd^2+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pH值是影响TCAS吸附树脂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在pH=5—9时,Cd^2+的去除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大。在试验范围内,TCAS吸附树脂对Cd^2+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在TCAS吸附树脂上的Cd^2+可洗脱回收,TCAS吸附树脂也可再生利用。TCAS吸附树脂对重金属Cd^2+的吸附机理主要归因于TCAS对Cd^2+的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泡花碱和氯化镁为原料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硅镁胶(MgO-2SiO2)吸附材料,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模拟放射性废水中的Co2+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合成pH在10.50~11.00,可以得到目标硅镁胶(MgO·2SiO2),在460cm-1处出现了较强的吸收峰,这是由Mg-O伸缩振动和si—Mg-O弯曲振动引起。在500℃焙烧4h后,可以得到吸附性能良好的硅镁胶,随着溶液pit的升高,去除率增大,在pH为4~8时达到最大。25%时,最大吸附量可达135.5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重复使用4次,对Co2+的吸附量仍然达到130mg/g,说明硅镁胶是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3.
浮游球衣菌对Pb2+、Cu2+、Zn2+、Cd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浮游球衣菌(Sphaerotilus natans)在不同吸附条件下对溶液中Pb^2+、Cu^2+、Zn^2+、Cd^2+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Sphaerotilus natans对这4种重金属离子均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并在20min内达到吸附平衡,pH对吸附过程影响较大,pH为5.5时Sphaerotilus natans对这4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Sphaerotilus natans对它们的吸附选择性为Pb^2+〉Cu^2+〉Zn^2+〉Cd^2+,Pb^2+、Cu^2+能部分置换出已被菌体吸附的Zn^2+、Cd^2+。HCI和EDTA溶液可有效地将金属离子从菌体上解吸下来,解吸后的菌体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4.
腐殖酸树脂处理含Pb^2+、CU^2+、Ni^2+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泥炭为原料制备腐殖酸树脂.在动态条件下,研究了腐殖酸树脂对重金属离子Pb^2+、Cu^2+和Ni^2+的吸附效果及吸附条件.同时探讨了腐殖酸树脂对重金属离子Pb^2+、Cu^2+和Ni^2+的吸附与解吸再生机理,吸附机理研究表明,腐殖酸树脂对重金属离子Pb^2+、Cu^2+和Ni^2+的主要吸附形式为离子交换吸附和络合吸附.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为5.0~7.0,Pb^2+、Cu^2+和Ni^2+浓度分别为50 mg/L,经腐殖酸树脂处理,Pb^2+、Cu^2+和Ni^2+去除率可达98%以上,且处理后废水近中性.含Pb^2+、Cu^2+和Ni^2+电镀废水经腐殖酸树脂处理后,废水中Pb^2+、Cu^2+和Ni^2+含量显著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4A沸石去除水中Pb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4A沸石对废水中Pb2+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实验表明:当温度为30℃,废水pH为5~6,0.01g4A沸石对100mg/LPb2+溶液10mL吸附20min,Pb2+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在实验研究条件下,4A沸石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相关系数为0.9819和0.9998。经计算,4A沸石对Pb2+的饱和吸附量为125mg/g。4A沸石吸附水中Pb2+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较短;溶液pH值的变化对吸附效果影响不显著;温度从室温略微升高,Pb2+的去除率略有增大。吸附在4A沸石上的Pb“可回收利用,处理后的4A沸石可以再生,且重复使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一种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膨润土/腐植酸钠三维网络凝胶吸附剂,重点考察了吸附剂对Cd2+吸附的pH依赖性、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Cd^2+溶液pH值对吸附容量有较大影响。在pH=8、吸附时间30 min、Cd^2+溶液初始浓度0.02 mol/L和吸附剂用量0.10 g的条件下,吸附剂对Cd2+的饱和吸附量可达294.7 mg/g。与膨润土相比,三维网络凝胶吸附剂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和更快的吸附速率。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3种不同硅铝比的ZSM-5沸石分子筛(25H、38H和50H,25、38和50为硅铝比)对水中Cu2+的吸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种材料均能有效吸附去除水中Cu2+离子,动力学符合假二阶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3种材料吸附速率及吸附容量顺序为:25H〉50H〉38H,其中,25H最大吸附容量达到12.83mg/g。投加量由0.8g/L增加至2.0g/L,材料对Cu2+吸附去除率由87.0%增加至97.5%。考察水中常见阳离子对吸附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干扰离子的影响顺序为:Pb2+〉K+〉Na+〉Mg2+;随着干扰离子浓度的增大,材料对Cu2+的去除率显著下降。硅铝比及晶粒形貌均对沸石分子筛吸附Cu2+有较大影响,小的孔径不利于Cu2+的吸附,低硅铝比有利于Cu2+在分子筛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18.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Ca^2+在煤泥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考察了不同Ca^2+初始浓度的吸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结果表明,煤泥对Ca^2+的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初始Ca^2+浓度、溶液pH值、振荡速度和煤泥质量对Ca^2+吸附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煤泥对Ca^2+吸附量随着Ca^2+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Ca^2+浓度大于3.828mmol/L时,吸附量基本保持不变;(2)溶液pH〈9时煤泥颗粒对Ca^2+的吸附主要是静电吸附,pH〉9时Ca^2+在煤泥表面主要是沉淀吸附和一羟基吸附;(3)Ca^2+在煤泥表面吸附的最佳振荡强度为150r/min。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离子Cd^2+、Pb^2+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土壤中比较重要的两种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重金属离子(Cd^2+、Pb^2+)单因素污染、复合污染对两种酶活性的影响,进而找出重金属污染程度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为建立土壤中的酶活性可以表征重金属污染程度的生化指标平台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在Cd^2+、Pb^2+单因素污染影响中,在一定浓度下的重金属离子对土壤酶活性会有激活效应,但大多表现为抑制效应;Cd^2+、Pb^2+复合污染对两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其复合污染对脲酶表现出协同抑制负效应的特征;对过氧化氢酶表现出一定的屏蔽作用。通过重金属离子形态对土壤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脲酶活性可以作为土壤重金属离子(Cd^2+、Pb^2+)单因素和复合污染程度的主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利用^60Co-γ为辐射源,在氮气保护下对黄原胶(XG)和丙烯酰胺(AM)进行共辐射,制备黄原胶/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XG-g-AM)。研究了XG-g-AM对Cd^2+的吸附行为,利用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仪(XRD)对接枝共聚物及吸附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XG-g-AM对Cd^2+离子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 lich等温方程,吸附Cd^2+使XG-g-AM结晶结构被进一步破坏,结晶度下降。25℃下,Cd^2+浓度20 mmol/L时,吸附时间100 m in,平衡吸附量为0.835mmol/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