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筛选到的染料吸附脱色真菌和细菌的基础上 ,测定了温度和pH值对青霉G 1吸附和与细菌共培养脱色降解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 ,16— 36℃下青霉G 1对艳紫KN B(C .I.Re .Vi.2 2 )和黄M 3RE(C .I.Re .Ye .14 5 )的吸附去除能力受温度影响不大 ,吸附 5h去除率在 97.1%— 98.7% ,而染料的脱色时间受温度影响较大 ,2 8— 36℃下脱色速度快 .青霉G 1对pH 3— 11染料水中染料的吸附去除率高 ,达 94 .9%— 97.8% ,对pH 13的吸附去除率低 ,仅为 5 5 .4 %和 5 6 .2 % ,从pH 5—13染料水中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 5— 2 6h即完成了对染料的脱色 ,脱色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2.
在筛选到的染料吸附脱色真菌和细菌的基础上,测定了温度和pH值对青霉G-1吸附和与细菌共培养脱色降解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16—36℃下青霉G-1对艳紫KN-B(C.I.Re.Vi.22)和黄M--3RE(C.I.Re.Ye.145)的吸附去除能力受温度影响不大,吸附5h去除率在97.1%--98.7%,而染料的脱色时间受温度影响较大,28—36℃下脱色速度快.青霉D1对pH3-11染料水中染料的吸附去除率高,达94.9%--97.8%,对pH13的吸附去除率低,仅为55.4%和56.2%,从pH5—13染料水中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5—26h即完成了对染料的脱色,脱色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3.
孔雀石绿脱色菌M6的脱色特性与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温度、初始菌细胞数、孔雀石绿浓度、振荡速度对脱色菌M6脱色孔雀石绿的影响,并通过邻接法对脱色菌M6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脱色菌M6对孔雀石绿脱色的最佳温度为30℃,最佳振荡速度为200 r/min。(2)随着初始菌细胞数的增大,脱色菌M6对孔雀石绿的脱色率明显升高。当初始菌细胞数为1.5×102~1.5×106cfu/mL时,脱色菌M6对孔雀石绿的脱色率均不低于86.92%;当初始菌细胞数大于1.5×104cfu/mL时,脱色率均高于90%。(3)当孔雀石绿质量浓度为12.5~400.0 mg/L时,脱色菌M6对孔雀石绿具有良好的脱色特性,脱色率均在93%以上。(4)脱色菌M6的16S rDNA序列与GenBank基因库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菌株的16S rDNA序列有98%~99%的高度同源性,而且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菌株JM9(登录号:FJ493139.1)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5种真菌对染料水中染料的吸附去除和与脱色降解细菌L-1菌株(Enterobacter sp.)和L-2菌株(Pseudomonas sp.)对吸附染料的脱色降解能力;以吸附去除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对筛选出的吸附性强并与细菌共培养时染料分子脱色降解速度快的绿曲霉为染料吸附菌,进一步测定了温度和pH值对绿曲霉吸附和与细菌共培养脱色降解活性黄M-3RE(C.I.Re.Ye.145)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绿曲霉的吸附能力影响不大,在16~36 ℃下吸附5 h对活性黄M-3RE的去除率在95.1%~97.9%之间,但染料的完全脱色降解时间受温度影响较大,32~36 ℃下染料分子脱色降解较快.pH值对绿曲霉和细菌吸附、脱色降解能力均有一定影响.利用绿曲霉和细菌对印染行业中染料含量较高的染浴废水进行处理,绿曲霉可通过吸附作用快速去除废水中的染料分子,废水经绿曲霉处理5 h,色度、COD去除率分别为85.8%和56.1%,BOD/COD值由处理前的0.238提高到处理后的0.652,吸附在菌丝上的染料分子在细菌的共同作用下脱色降解.  相似文献   

5.
铁阳极电凝聚处理活性黑KN-B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铁阳极电凝聚处理活性黑KN-B染料废水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染料溶液初始pH值、电介质浓度及种类、温度、染料浓度等因素对脱色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活性黑KN-B模拟废水的脱色效率达93%;电流强度、染料浓度、电解液初始pH值及电解质的种类对染料溶液脱色效率影响显著,电解液温度、电解质的浓度对脱色效率的影响不明显;以铁为阳极的原位电凝聚处理活性黑KN-B模拟废水混凝过程中主要作用机理以吸附电性中和为主;电凝聚过程中活性黑KN-B在阴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6.
废食用油活性炭脱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脱色处理是提高废食用油油品质量、利用其生产生物柴油的关键环节之一.研究餐饮废食用油活性炭吸附脱色工艺,考察典型木质活性炭和煤基活性炭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将活性炭结构、性能指标与其脱色能力进行关联.结果表明,以弱粘性煤和褐煤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对废食用油脱色效果较好;活性炭的总孔容积、总比表面积、微孔比表面积、微孔容积、碘值和亚甲基蓝值等性能指标与脱色效果关联度不大,而活性炭的孔径和中孔容积是决定活性炭脱色效果的主要指标.优化后废食用油活性炭脱色工艺的主要参数是:活性炭用量7%,炭粒度100~300目,脱色温度90~120℃,吸附时间为30 min,搅拌速度为10 r/min,废食用油的脱色率在50%~65%.  相似文献   

7.
活性黑KN-B染料模拟废水电化学脱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杨蕴哲 《环境工程学报》2009,3(9):1607-1610
为进一步明确活性染料在可溶性阳极电化学体系中的脱色机理,以铝为牺牲阳极,不锈钢为阴极,在恒电流操作模式下,针对活性黑KN-B模拟废水,考察了电流密度、初始pH值、电解质种类及浓度、温度、染料浓度因素对染料脱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流密度、电解液初始pH值、氯化钠电解质浓度、温度、染料浓度对染料溶液脱色效率影响显著,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染料溶液脱色率可达到88%;(2) 在不同pH的范围内,活性黑KN-B表现的脱色机理不同,pH 4~9为混凝与阴极还原脱色共同作用;pH<4和>9则表现为阴极还原脱色为主; (3) 氯化钠的加入在增强染料脱色的同时,也有助于芳环类物质的后续混凝去除。  相似文献   

8.
漆酶/HBT介质系统对靛蓝染料及废水脱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1126发酵所得漆酶粗酶液与1-羟基苯并三唑(HBT)组成的漆酶/HBT介质系统对靛蓝染料进行脱色实验,分别考察了温度、转速、pH和HBT与漆酶的加入量等条件对靛蓝染料脱色的影响.最终确定的优化脱色条件为:温度60℃,转速200r/min, pH4.5, 100mL靛蓝染料"溶液"中粗酶液和HBT溶液分别加入2mL.以上述脱色条件对靛蓝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实验,反应80min,脱色率可达90.1%.  相似文献   

9.
漆酶对活性艳蓝染料废水脱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白腐真菌漆酶对活性艳蓝X-BR和活性艳蓝K-NR 2种活性染料进行脱色实验。研究了pH、温度、染料浓度和酶活力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漆酶脱色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45℃,pH 6~7,适宜染料浓度为50 mg/L,酶浓度5 U/mL,反应1 h两种染料脱色率可达到75%;通过正交实验确定2种染料的最佳脱色组合分别为:反应温度55℃、pH7、活性艳蓝X-BR浓度50 mg/L、酶浓度5 U/mL和反应温度55℃、pH 6、活性艳蓝K-NR浓度50 mg/L、酶浓度5 U/mL。在所得最优条件下反应1 h,活性艳蓝X-BR和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率分别为74.2%和78.6%;反应2 h,脱色率分别为78%和79.5%。  相似文献   

10.
白腐真菌对染料脱色的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贝壳状革耳菌高产漆酶条件及其对染料脱色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到高产漆酶的最佳条件为:葡萄糖10 g/L,酒石酸铵0.5 g/L,pH 3.0,转速120 r/min;脱色效果最佳的培养条件是:葡萄糖10 g/L,酒石酸铵0.5 g/L,pH3.0,温度30℃.由此可知漆酶在染料脱色中起重要作用;实验也表明:随着培养基中碳源、氮源量的增加,菌体生物量逐渐增加,但体系中高碳氮比对菌体对染料的脱色是不利的;菌体生物量与对染料的脱色作用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