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5 毫秒
1.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这是联合国环境署制定的199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20世纪中叶,人类登上月球,从太空中第一次鸟瞰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历史学家最终将会发现,这一事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要比16世纪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还要巨大。从太空中,宇航员看到的是一颗小小的蔚蓝色星球,它是那么美丽,又是那么脆弱……  相似文献   

2.
我们已经跨入了新世纪的门槛,对于未来,我们能够说些什么呢?工业文明使我们疏远了自然,疏远了他人,也疏远了自己。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人类不能不警觉。工业文明究竟要把我们带向何方?难道我们要在地球上建立一个没有生气、没有情感的机器世界?难道我们的家园只能不可避免地陷入污染的泥沼?我想,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这个星球未来的主人,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应该在这颗星球上建立一个新的文明和新的家园。新文明究竟应当怎样?究竟叫什么名字?我想,也许可以叫“绿色文明”,也许可以叫“生态文明”。其主要特征应…  相似文献   

3.
李莹  祝声 《环境》2008,(10)
绿色是大自然赠与人类的宝贵财富,人人都渴望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明环境里,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  相似文献   

4.
但愿血案不再重演──写在1994“6.5”环境日到来之际曹慧芳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一个地球,一个家庭。”在可爱的地球上,生活着无数小家庭,就人类而言,地球好比一个大家庭,地球的生态平衡是所有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前提。失去这个前提,人们的生活平安、...  相似文献   

5.
《环境》2005,(4):88-89
联合国环境署确定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Green Cities——plan for the Planet!)。为呼应这一主题,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创建绿色家园,营造和谐社会的决心与行动,鼓励公众参与,弘扬生态文明,繁荣环境文化,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该主题旨在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这是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也是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所表达的同一个心声。全人类都应共同关爱我们的海洋。地球是浩繁银河中人类唯一繁衍生息,创建文明的摇篮。然而,今天她已变得满目疮痍、遍体鳞伤...  相似文献   

7.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本刊特约评论员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一个地球、一个家庭”。它旨在告诫人们“地球就是我们的家;拥有地球,就是拥有一个家;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在绵延无尽的历史长河里,人类曾为建设和保护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邱福荣 《环境导报》2003,(15):32-32
绿色的希望在哪里?希望在于教育。教育是一种唤醒,唤醒人类求知的欲望。因为,地球只有一个。当今地球上人口骤增,资源衰竭,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教育呼吁地球上的人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爱惜资源,保护环境,不要自毁家园。因为人类的家园只有一个,那就是地球。不好好保护地球这个家园,无家可归的那一天必将到来。教育是一种反思。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狩猎采集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现在刚进入的生态时代。在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们的思想认识也不同。在工业时代后期,由于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  相似文献   

9.
《河北环境保护》2009,(3):F0004-F0004
“环保之物种的多样性”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在这个地球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0.
《沿海环境》2002,(6):45-45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的研究报告表明:人类消 耗的是两个星球的资源。 西方工业国家所消耗的自然资源,远远高于我们的星球可以长期提供的。假如今天在地球上生活的每一个人所食用的,或者所消耗的能源,都像美国人、德国人或者法国人平均消费的数量的话,那么,人类将需要第二个地球。这是国际环保组织“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的结论。该基金会主席路玻斯先生介绍这一报告时说道:“虽然目前的世界经济繁荣,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却很不足。”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这份题为“2000年生存星球报告”的资…  相似文献   

11.
余锋 《世界环境》2022,(4):26-29
<正>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全球各国发展,关乎人类前途命运。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坚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正在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中国所提出的努力争取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远景规划下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2.
正"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曾经如此赞美人类。自远古起源以来,逐步演进发展,不断创造着历史,改变着世界。从钻木取火到建屋筑宅,从潜艇入海到卫星上天,人类征服自然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而随着开发探索的空间日趋扩大,人类逐渐意识到,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地球这颗美丽的蓝色行星是自己唯一的家园。地球不仅衍生了人类,而且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和物质资源。然而,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在自身进步发展的同时,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攫取与不合理的利用,却使地球遍体鳞伤,也为自身未来人类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地球也在“呼吸”我国科学家在通过对地球稀有气体同位素的研究后惊奇地发现,吐气和纳气并非人类和地球其它生物赖以维系生命的专利,整个地球乃至沉积岩、海洋都存在类似呼吸的吐纳状态。所不同的是,人类等生物呼吸的是氧气,吐出的是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4.
显然是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一个地球,一个家庭”的启迪,笔者忽然想到这么一个问题:人类赖予生存、繁衍的这颗行星,为什么命名为地球?!明明地球表面是七分海洋三分地,而偏偏不叫“水球”,硬把“水”这一个名字套在一个没有大气、没有水份、正背两面冷热相差490℃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的水星上!莫非外星人起的名字?大陆委实布满神奇古迹和不解之谜,遗憾的是,尚能驾驭空间的人类至今仍未发现宇宙间有智慧生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正>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谈论生态文学创作时,总是要涉及“地球”“人类”“家园”“未来”“使命”和“责任”等一些大的词汇,但是否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东西呢?“对于我来说,唯一重要的东西就是情感。”雅克贝汉说过的这句话曾深深地触动了我。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从太空上遥看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时.我们发现水才是它名副其实的主人。水覆盖了它70%的表面,占据了它3/4的体积,分担了它1/2的重量.如果我们把这些水平铺在地球表面,足足有70米深。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大部分是海水,维持我们生命的淡水还不足地球总水量的3%。这其中便于被人类利用的又少之又少,仅仅是占淡水总储量0.3%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存在于固体冰川以及深层地下水中的大部分淡水.目前还很难被人类利用。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环境署确定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GreenCities——planforthePlanet!),为呼应这一主题,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创建绿色家园、营造和谐社会的决心与行动,鼓励公众参与,弘扬生态文明,繁荣环境文化,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  相似文献   

18.
假如地球上没有人类据《新科学家》报道,毋庸置疑,人类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具统治力的生物。仅仅数千年的时间,城市、农田和牧场就侵占了地球陆地超过1/3的面积。据估计,人类现在霸占了地球40%的生产力。人类的连番冲击让地球变得满目疮痍:草原变为耕地,森林夷为平地,地下蓄水层干枯;而核能废料、化学污染、入侵物种、生物灭绝及气候变暖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直接恶果。如果可能的话,与人类分享地球的其它生物会毫不犹豫地把我们“踢出”地球。现在,假设它们如愿以偿,地球上65亿人明天一夜之间从地球上消失,被送到遥远的星系接受再教育,那么,地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从人—地关系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人-地关系在教育关系中的地位,认为它是人类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然而,从采猎文明时代敬畏自然的教育,到农业文明时代粗暴地对待自然的教育,教育在人-地关系问题上一直在迷途中徘徊。文章首次揭示了人类教育活动在环境教育上的误区,分析了它在该问题上的觉醒,提出了环境应“走出”传统经济的窠臼。  相似文献   

20.
栾胜基 《环境保护》2007,(11A):40-4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方针,并进一步指出:“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内容,这是我国首次将国际环境合作的内容丰富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中,为国家对外关系指导方针增添了新的内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