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无声的哭泣 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 作为一名记者,我希望立刻奔赴灾区,见证和记录下灾情中的每一个瞬间。更奢望通过我手中的这枝笔给国人更多精神上的力量。这将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次采访。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大学辅导员应如何循序渐进、润物无声地走进学生心中,引导大学生树立人生新目标、培养综合素质,激发昂扬向上的斗志,让学生始终充满激情和活力、奋发有为地度过生命中珍贵的、难忘的、有意义的大学岁月,而辅导员也因此成为学生最尊敬、最爱戴、最难忘的辅导员。  相似文献   

3.
巴西的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给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震撼,少有的、对比强烈的、截然相反的两种震撼。首先是它的美,美得让人震撼……里约的美,不是一般的美,一处的美,修饰出来的美,而是天造的美,处处的美,融合于天地的美。你看那山水,像上帝随意扔出来的,自然的让人叫绝,和谐的令人称道,美的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4.
黄干伟  江镕 《环境》2021,(5):68-70
<正>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环境》杂志从第4期起开辟"说史"专栏,通过采访广东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亲历者、推动者,以口述形式还原广东生态环保发展史,以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开创广东生态环保新局面。本期带来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干伟人物专访。  相似文献   

5.
<正>从新闻宣传转到杂志出版,对于梁光源来说,是职业生涯又一种新的飞跃。虽然在内容生产上,可能都是采访,都是写稿,没有实质变化,但在运作模式上,却从"短平快"转到了"深挖掘、大篇幅、长周期",要转变、要适应、要深入思考、要细心揣摩的地方还真不是一点半点。但是灵活多变也一直是光源的标签,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些事情也难不倒他。寻  相似文献   

6.
与其说蒋顺威是个书记,不如说他是个儒者,或者最起码应算个儒官。他挥毫走龙蛇,潇洒俊逸;快门捕捉景点,美不胜收。加上那清晰的思路,幽默的谈吐,练达的人情,秀丽的文章,总让人领略到智者之风范。但最令我们难忘的是他对环保的钟爱。聪明的人喜欢走有自己特色的路,蒋顺威正是这  相似文献   

7.
潘骞  邬安 《世界环境》2003,(6):17-20
赫图安(Tor Chr.Hildan)大使似乎与本杂志有缘,在他刚刚接到出任驻华大使任书的同时.也接到了本刊通过挪威驻华使馆文化专员梅园梅(Rigmor Kristin Johnsen)女士转达的采访邀请.他欣然接受了本刊的采访邀请,原意把本刊作为他来华后首先接受采访的媒体.并希望能为《世界环境》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上海环保系统要为举办一届成功、难忘、精彩的世博会竭尽全力,奋力拼搏,要让全世界来宾难忘精彩世博会的同时,也难忘现代化上海,更难忘上海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世界环境》2008,(3):48-55
多年来,采访这个字于我都是主动语态,而近来,我却常常成为被采访的对象,其实不是国外媒体对我感兴趣,而是与中国日益增长的世界影响力以及外国人对中国日渐浓厚的关注有关。作为其中的一个个案,本次采访由壳牌公司专门负责为总裁SEIOEO起草讲话的《壳牌世界》特派记者NorbertBoth完成,我们的谈话围绕中国能否拥有一个可持续的绿色未来展开。文章之前已经在壳牌内部和外部官方网站上发布,并安排在下期出版的《壳牌世界》杂志刊载。中文版译自英文原文。  相似文献   

10.
王丽 《环境》2011,(7):66-69
它是200多年前大名鼎鼎的英国将军乔治·高顿心中的伊甸园,它拥有地球上最原始、最优美的自然环境,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虽然已经身居广东第三大城市一佛山市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要职,公务极为繁忙,但是一听说<环境>杂志的老部下来采访,叶部长还是抽出足足半个下午来与我们座谈.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12年9月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上学至今,我曾参加过大大小小十余场的音乐会演出,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梦幻之夜—克拉拉·舒曼钢琴试奏会"。此次音乐会的试奏钢琴是"音乐诗人"舒曼的妻子、浪漫时期欧洲著名女钢琴家克拉拉·舒曼的专属钢琴。在这架克拉拉·舒曼的  相似文献   

13.
<正>最难忘的是小时候老师带我们春游的快乐。无论是在附近的田野里寻找春的气息,还是骑上自行车去海边野炊,那都是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日子,也是长大后最温馨的回忆。可如今自己成了老师,却不敢把这份快乐再给我的学生了。虽然如今交通便利了,生活宽裕了,但学生安全问题却如一个紧箍咒:万一出了交通事故怎么办?万一有学生受伤怎么办?万一学生走失怎么办?……不  相似文献   

14.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这种采访方式并不是一种新事物,中外新闻史上不乏著名的实例。在当代社会中,已被新闻界看作是记者深入采访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隐性采访的魅力和作用在环保宣传中得到进一步发挥,诸如,中华环保世纪行、齐鲁环保世纪行、淮河零点行动、一控双达标等舆论宣传中,许多新闻工作者都采取了这种形式。但隐性采访在受到记者“赏识”、受众“青睐”的同时,由于某些负面效应,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尤其是触动了某些法律和道德问题,成为社会争议的一个焦点。近年新闻界关于隐性采访的讨论很多,如果分析一下已经发表的文章内容,就会发现:从事新闻采访、编辑工作岗位的同志,对于隐性采访多予以充分肯定,特别在谈到舆论监督时,它被视为一件能够痛快地解决问题的“秘密武器”;而从事新闻学研究的同志,则较为谨慎,更多地谈到法律约束问题。这是由于所处地位和知识结构的差异造成的。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在涉及舆论监督的采访中遇到许多阻碍、刁难甚至恐吓,一旦通过某次隐性采访获得成功,自然就会对这种采访方式情有独钟,并且对这种采访方式给予肯定;而学...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的“两会”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与环保有关的话题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许多代表委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今年是《环境保护》杂志首次在“两会”上亮相。人大代表和  相似文献   

16.
<正>说起《环境》杂志,可能他并不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杂志,但他跟我有一段不解之缘,他陪伴我度过人生最懵懂迷茫时期,也直接影响着我的现在和未来。与《环境》结缘,要从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说起。刚毕业时,我满腔热血投入金融行业,梦想着自己将很快成为影视剧中叱咤风云的成功人士。但现实给了我沉重一击,现实始终是现实,完全不是我当初想象  相似文献   

17.
苑子 《环境》2012,(8):42-46
“到南极去!这一梦想在我脑际中已经萦绕了数十年。如今梦想成真,可难忘的旅程背后却让我产生了无尽的忧虑和思索。南极是这个星球上最纯净的地方,但它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梦幻南极》作者苑子  相似文献   

18.
《世界环境》2009,(5):73-77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在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位列第259位,这是宝钢连续第五年入榜。同时,美国《财富》杂志还评选它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此外,宝钢重视环境保护,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冶金行业第一家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认证的企业,也是中国;台金行业和上海市首家获得“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罗敏 《环境保护》2021,49(6):8-11
2021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阶段性胜利,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开启年.2021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总结“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经验,进一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启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年.为此, 《环境保护》杂志专门采访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20.
江镕 《环境》2023,(4):72-73
<正>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绿美广东幸福家园,3月15至17日,首次“绿美广东生态行”《环境》杂志作家采风活动在肇庆市举行。《党风》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辑、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高凯明,原《人民日报》华南分社采访中心副主任、高级编辑张乐人,广东财经大学原文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