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序言     
<正>环境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全球性、区域(流域)性乃至城市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重要手段,为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充分展示我国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能力,紧跟学科研究的前沿,充分发挥遥感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环境监控与预警》期刊出版2019年"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专刊,该主题专刊在全国环境期刊中尚属首次,希望通过该专刊系统性、阶段性地总  相似文献   

2.
序言     
正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与"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家层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逐步建立环境与健康的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加强与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环境健康影响监测与评价,开展环境污染与疾病关系、健康风险预警以及防护干预研究。因此,开展环境与健康研究对于建设健康中国,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监控与预警》是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主管、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和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共同协办的期刊。期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2-18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6732。本刊致力于传播和推广先进的环保科技成果,聚焦环境前沿科技,介绍国内外环境监测、环境预警、环境信息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发展,跟踪国家及地方的环境政策、环境标准的变化。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国际标准版,64页,每逢单月30日出版。国内定价(含邮费)15元/期,全年90元。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6月5日下午,由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地表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重点实验室和《环境监控与预警》编辑部联合承办的2017国际环保新技术大会环境监测分析技术研讨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胡冠九副主任主持,潘良宝副巡视员致辞,并邀请国内外环境监测分析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嘉宾  相似文献   

5.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4,(1):F0003-F0003
正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中心作为全国环境监测一级站,履行太湖流域国家环境监测网组长单位和淮河、长江流域国家环境监测网副组长单位职责。中心已成立"国家环境保护地表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环境监测技术转化与服务平台"管理中心、"江苏省生态环境测试服务中心"和  相似文献   

6.
为监控秸秆焚烧状况,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于2008年着手开展利用遥感手段进行秸秆焚烧火点监测的技术研究,目前已形成基于EOS/MODIS卫星数据的遥感监测火点业务能力。自2009年5月13日起正式开展全省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工作,每日编发《江苏省秸秆焚烧火点卫星遥感监测报告》,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送至省环保厅、省环境监察局,此举对加强江苏各地秸秆禁烧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环境监控与预警》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主管、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协办的期刊。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期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2-18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6732。  相似文献   

8.
2017年6月5日下午,由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地表水环境有机污染监测分析重点实验室和《环境监控与预警》编辑部联合承办的2017国际环保新技术大会环境监测分析技术研讨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9.
<正>《环境监控与预警》是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主管、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和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共同协办的期刊。期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2-18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6732。本刊致力于传播和推广先进的环保科技成果,聚焦环境前沿科技,介绍国内外环境监测、环境预警、环境信息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国内外遥感监测平台的发展现状,基于湖南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遥感监测平台存在遥感监测与评估技术缺乏、监测能力薄弱以及监测网络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从平台建设架构出发,构建了数据平台,对卫星遥感数据、地面调查/监测资料、无人机航测数据进行管理、存储、分析等;业务平台,主要围绕水、气、土壤等整个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开展相应的监测和管理,还可针对重点区域,环境督察等业务进行拓展;展示平台,主要是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和硬件对各类业务进行可视化。提出发射独立高分遥感卫星、深化遥感监测应用研究、加强各部门协同合作等建议,以期为湖南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平台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11月21日,由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主办的第十届江苏科技期刊"金马奖"颁奖仪式在苏州举行,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办的《环境监控与预警》"环境预警"栏目荣获创新创意奖"十佳品牌栏目奖"。此次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励了科技期刊工作者,使得具有学术影响力、学科引导力、媒体传播力、品牌竞争力的优秀期刊和办刊团队脱颖而出,带动江苏省科技期刊进一步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正>《环境监控与预警》公开发行(双月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9年10月面向全国。刊物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主管、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与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共同协办。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32-18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6732.  相似文献   

13.
结合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形势和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实际需求,讨论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十四五"发展思路,提出构建天-空-地一体的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网络,建立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业务体系和指标体系,实施三大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重大工程,更好地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4.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2,4(6):F0002-F0002
<正>《环境监控与预警》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9年10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双月刊)。刊物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主管、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与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共同协办。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32-1809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6732。  相似文献   

15.
《环境监控与预警》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9年10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双月刊)。刊物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主管、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与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共同协办。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  相似文献   

16.
《环境监控与预警》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9年10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双月刊)。刊物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主管、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与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共同协办。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  相似文献   

17.
《环境监控与预警》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9年10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双月刊)。刊物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主管、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与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共同协办。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  相似文献   

18.
《环境监控与预警》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9年10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双月刊)。刊物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主管、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与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共同协办。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  相似文献   

19.
<正>邮发代号:28-414《环境监控与预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9年10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双月刊)。刊物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主管、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和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共同协办的期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32-18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6732。本刊致力于传播和推广先进的环保科技成果,聚焦环境前沿科技,介绍国内外环境监测、环境预警、环境信息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发展,跟踪国家及地方的环境政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卫星、航空技术及其业务化应用的快速发展,遥感监测已成为天空地一体化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述了环境遥感业务化的发展及特点,以江苏省为例,详细介绍了水环境、大气环境及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省级具体应用情况。针对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需求,尝试从同质处理、调查验证、硬件建设、热点挖掘、人才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省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工作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