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培养条件下酵母菌吸附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在培养条件下对活酵母菌吸附铀的能力作了初步研究。利用偶氮胂Ⅲ作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铀浓度的变化,结合标准曲线计算生长曲线,对酵母生长的抑制及吸附率。结果表明:酵母菌生长曲线基本符合S型生长曲线模型;低铀浓度、短培养时间时铀对酵母菌生长起促进作用,当铀浓度达到0.6mg/mL时才明显表现为抑制作用;铀浓度对吸附率的影响曲线符合典型的吸附等温线模型,随着铀浓度增大,吸附量总趋势增大;在培养条件下酵母菌对铀的处理以6~10h为佳;在低铀浓度下,铀的吸附可由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模拟。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对汞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利用实验室装置研究了活性炭对元素汞(Hg^0)的吸附比率和作用原理,三种类型活性炭,其中两种是热处理活性炭(PC-100和FGD),一种是浸入硫(S)元素的活性炭(HGR),用来研究表面积的作用(大约550~1000m^2/g)吸附温度(23~140℃)及Hg^0浓度(氮里的Hg^0为30和60PPb)。结果表明,吸附出现在PC-100和FGD的活性部位,而它们在140℃的高温处理下不是减少就  相似文献   

3.
活性污泥对四环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批量平衡法研究了四环素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污泥混合液浓度和四环素初始浓度对吸附平衡时间、污泥吸附量和污泥吸附率均有较大影响.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较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更符合本吸附实验.在10、25℃条件下,四环素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行为较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分别是31.14、70.95 mg.g-1;在40℃下,符合Henry模型.应用D-R模型判定吸附类型,10℃(平均吸附能为9.13 kJ.mol-1)下,化学吸附占主导;40℃(平均吸附能为7.07 kJ.mol-1)下,物理吸附占主导.温度升高,污泥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增大.离子交换是四环素在活性污泥上吸附的一种机制.四环素的初始浓度为5、10、20 mg.L-1,钠离子浓度由0 mol.L-1增加到0.1 mol.L-1时,吸附量分别下降15.32%、15.00%、20.12%.当pH在5~10之间时,pH为6的条件下污泥对四环素的吸附量最大.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复合树脂对亚硝酸盐氮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反相乳液交联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壳聚糖的新型复合树脂,研究了该树脂对亚硝酸盐氮(NO-2-N)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树脂表面具有发达的微孔,与壳聚糖树脂相比,活性炭的加入使复合树脂的堆积密度、骨架密度和孔度参数值略有降低.壳聚糖复合树脂的吸附量远大于活性炭与壳聚糖树脂简单机械组合的吸附量.当温度低于40℃时,吸附类型是以静电引力为主要作用力的物理吸附,树脂对NO-2-N的吸附选择性会受共存阴离子浓度及其所带负电荷数的影响,吸附平衡时间约为60 min,平衡吸附量计算值为0.479 mg/g,吸附速率较快,吸附量较小;当温度高于40℃时,吸附类型为化学吸附,吸附热力学特性为吸热、自发、熵增,吸附平衡时间约为90 min,平衡吸附量计算值为0.700 mg/g,吸附速率下降,但吸附量增大.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的等温方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二者的吸附速率方程都更符合二级吸附速率模型.  相似文献   

5.
灭草松在腐殖酸上的吸附及其机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IR,ESR技术,研究了腐殖酸对灭草松的吸附及吸附机理,并且对pH、离子强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灭草松在腐殖酸上经过大约4h的初始快速阶段,此后进入慢速吸附过程。溶液pH可能会影响腐殖酸的构型。高pH时,吸附量随溶液离子强度增加稍有增加。灭草松在腐殖酸上的吸附过程中存在氢键、电荷转移作用,疏水分配也是可能存在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沸石去除水中氨氮的方法,从沸石用量、pH、吸附时间对氨氮吸附的影响以及沸石的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H对沸石吸附有较大的影响,吸附最佳pH在6左右,随着沸石添加量的增加,氨氮的去除率增加,但是每克沸石的吸附量减少,利用率降低。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具有快速吸附的特点,随着时间的增加,沸石对氨氮的去除变化缓慢。研究结果表明沸石对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厌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初期吸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静态、序批的方法研究了厌氧颗粒污泥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初期吸附特性及环境条件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好氧活性污泥相似,厌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初期吸附速度很快,在10min左右就能达到假定的吸附平衡.初期吸附作用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物理吸附,占总吸附去除COD的70%左右,其吸附等温线与Freundlich型拟合得较好(R2=0.9702).pH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在pH值为5~9的范围内,吸附量较大.平均为131.19mg·g-1.,当pH值大于9或小于5时,吸附量逐渐下降;温度对吸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铀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特性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娟  陈迪云  张静  宋刚  罗定贵 《环境科学》2012,33(8):2889-2894
采用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凹凸棒石对水溶液中铀的吸附特性,考察了溶液pH值、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凹凸棒石的形貌和结构,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凹凸棒石吸附铀前后结构的变化,探讨了凹凸棒石对铀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机制.结果表明,pH值对凹凸棒石吸附铀的影响显著,且在pH=5时吸附量最大.吸附量随着时间增大而增大,在2 h内可以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方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为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由FTIR分析可得,凹凸棒石吸附铀后,在高频区3 700~3 000 cm-1内吸光度减弱,可能是由于铀与凹凸棒石的R—OH发生配位作用形成了R—OUO2+或(R—O)2UO2等络合物;在中频区1 700~800 cm-1内吸光度减弱,可能是铀离子和镁离子产生离子交换作用.铀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机制主要表现为离子交换和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9.
柚子皮吸附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为研究柚子皮吸附水溶液中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试验考察了不同条件(如pH,生物材料粒径,染料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对其吸附效果的影响. 结果显示:染料溶液在弱酸或碱性条件下有利于亚甲基蓝被该生物材料吸附;其粒径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在30 ℃的条件下,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在1 h左右达到平衡且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在30 ℃及pH为8时的最大吸附量为169.49 mg/g,符合Langmuir方程;该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最大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表明柚子皮吸附亚甲基蓝的过程是以物理吸附为主,可作为染料废水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10.
生物炭结构性质对氨氮的吸附特性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陈梅  王芳  张德俐  易维明 《环境科学》2019,40(12):5421-5429
氨抑制现象在富含有机氮底物的沼气工程中普遍存在,采用生物炭吸附法可固定发酵液中氨氮.为探究生物炭理化结构与氨氮吸附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在不同热解温度(350、450和550℃)下制备以玉米秸秆、稻壳为原料的生物炭,通过元素分析、FTIR和BET等分析生物炭结构及其理化性质,并结合批式吸附实验,研究不同理化性质生物炭对氨氮的吸附特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中碳及灰分含量增多; 450℃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炭(CS450)与550℃制备的稻壳生物炭(RH550)对氨氮的吸附分别遵循准二级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CS450和RH550生物炭对氨氮的等温吸附过程;玉米秸秆炭吸附量与其表面官能团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与稻壳炭的吸附量相关性最显著的为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其次是表面官能团,最后是灰分.其中,RH550吸附性能最好,最大吸附量为12. 16 mg·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