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要概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环境经济相关理论,回顾了美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历程及"最佳管理实践措施",并分别从财政补偿、政策补偿、技术补偿、项目补偿四个方面分析研究美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的经验,从而提出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启示。重视激励促进作用,运用多种有效手段,构建监督执行机制,完善技术保障体系等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药是美国现代化农业的主要支柱之一,每年的产量和施用量均居世界前列,对农业生产本身和环境构成很大的威胁,因此,美国对农药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美国的监督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比较健全,而且有效。一、以联邦为主,联邦与州相百配合美国国会于1947年制定了第一部有关农药的法律——《联邦杀虫剂、杀菌剂和杀鼠刑法》。在公众积极推动以及《国家环境政策法》和《清洁空气法》的影响下,美国国会于1972年对《联邦杀虫剂、杀菌剂和杀及刑法》进行了重大的修定,并更名为《联邦环境农药控制法》,确立了以联邦政府管理为主,联邦政府与各…  相似文献   

3.
农业清洁生产是一种减少资源利用、降低污染物产生、生产清洁农产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是新时期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清洁生产作为一种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已在工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方式转变过程中,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的农业生产方式已严重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寻求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即将清洁生产理念引入农业生产领域,从而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一、清洁生产㈠清洁生产概念清洁生产的起源来自于1960年的美国化学行业的污染预防审计。而"清洁生产"概念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当年欧共体在巴黎举行了"无废工艺和  相似文献   

4.
农业和农村环境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各种工业废弃物和农用化学物质不断地涌入农业环境,使得农业环境的污染负荷增加,农业本身产生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农业环境正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环境各个要素的污染都会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主要介绍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统计已走过近30个春秋。30年来,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统计不断完善统计范围、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获取了丰富的统计数据信息,为各部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统计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当前,在农业农村资源环境面临新的形势下,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统计需要进行改革。本文在回顾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统计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对其改革的必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6.
简要概述了农业环境保护权的含义,从农业资源环境的贡献以及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改变生产方式等方面,阐述了进行农业环境保护是社会公权力与责任。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正处于攻坚期,但部分政策一定程度上缺少具体执行标准和规范,难以执行到位,法律法规碎片化、分散且难以评估执行效果。本文从美国治理非点源的国际经验出发,梳理了联邦层面的法律法规、农业环境管理机构的运作形式以及州层面流域管理规划和非点源控制计划。最后,根据国际经验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建议要求各省在农业规划中加入推进农业流域治理清单;二是建议制定流域地表水质达标规划,实现点源与非点源联合管理;三是建议形成最佳管理实践规范技术指南,并对执行者进行相应补贴,形成监管机制;四是建议建立农业绿色补贴制度,鼓励地方形成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8.
约翰·艾克  王璐 《绿叶》2015,(Z1):65-74
美国农业当前面临的危机是公司控制的危机,这种危机给生态、社会及公众健康都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它导致了消费者的信任危机,而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引发了美国农业的有机食品革命。然而,有机食品也日益为公司所控制,于是有机食品革命逐渐演化为扎根于地方和社区的食品体系,这种可持续性的食品生产体系很可能取代当今产业化的、由公司控制的全球食品体系,从而为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更加注重伦理原则和社会价值,而不只是注重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农业环境包括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水源、土地、光热和农业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环境资源的观念出发,农业环境为农业资源的总和,包括生物资源与非生物资源。农业生产对农业环境的依赖性很大,良好的水质、土壤和是气候环境、建立稳产、高产的农田生态系统的基本条件。农业生产提供的产品对国计民生影响很大,它不仅为人类不断提供粮食、棉花等各种基本生活资料,而且也为轻工业及其他生产部门提供原料。如果水、土、气等农业环境受到污染,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联系石河子区域环境与农业的实际,研究了绿洲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的关系,对农业条件、气象要素、水土条件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指出农业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加强,实现环境与农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达到农业增产、经济发展、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不断得到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为工业发达国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建立了世界领先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自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爆发至今,我国的环境应急管理需求迫切,管理水平也在飞速提升。对美国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的分析能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借鉴。首先,美国设立了以宪法为根基,以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为主要枝干,以针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专门性立法为具体内容的管理体系。其次,美国建立了包括总统、联邦应急管理署、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以及州、县和地方政府中的管理机构在内的多层级应急管理系统。再次,美国基于国家应急系统(NRS)及其核心国家应急计划(NCP),为环境应急响应工作制定了清晰的工作流程。此外,美国还设立了超级基金,有助于有效解决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资金来源问题。2014年1月,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发生埃尔克河化学品泄漏污染水源事件,通过将该污染事故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本文详细梳理了美国各层级政府对该污染事故的应急响应处理流程,体现出其具有的流程规范、分工清晰、属地处理、联邦支持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2013,(6):F0003-F0003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原《农业环境与发展》)创刊于1984年,由农业部主管、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与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刊发农业资源与环境利用保护理论研究与应用成果,推动农业资源环境科学技术交流和学科建设,服务农业环保事业发展。直接面向农业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人员、各级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3.
大渡河干热河谷光、热资源充裕,雨、热同期,主、支流(沟)纵横交错,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水源;经济林木资源优势相对突出,农业环境资源立体层次丰富。因此,本文提出了开发大渡河干热河谷农业环境资源的4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人类不合理的农事活动所引发的6类农业环境地质问题——水资源匮乏及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土地非农业利用及农业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农业环境地质问题是一项长期行为,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使农业生产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石嫣 《绿叶》2011,(5):55-61
当前农业普遍趋向单一追求农产品产量和单纯依赖农业增收的生产模式,严重破坏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源污染成为我国环境面源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进一步导致了食品安全危机,同时弱化了农业生产应对自然、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政策不仅应当兼顾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未来环境安全也将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机农业是对当前农业生产模式的突破,其所带来的消费理念、生活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更有助于农业走向多元化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袁国宝 《四川环境》1989,8(3):25-28
本文根据农业对生态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结合国内外法律在有关农业环境损害赔偿、事故调处、行政处罚等方面的规定,论述了建立农业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事故调处制度、行政处罚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王昌堃 《绿叶》2013,(8):71-77
美国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现代环保运动是战后环境问题严重恶化,社会各阶层积极回应的结果。此次运动的兴起、发展与美国西部休戚相关。西部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西部自然景观的独特性及其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环境史的西部源流、西部浓厚的保护主义传统,等等,都与美国现代环保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美国西部开发与环境运动的历史,也为中国目前的西部大开发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诸多教训、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在制定《农业补贴条例》,今后农业补贴政策不能仅仅停留在保障粮食安全上,还应考虑农业环境保护和农村社区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研究山区农业环境补贴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山区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多功能性为方法论视角,就山区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农业补贴不仅要绿色化,而且山区农业环境补贴也应实现制度化、政策化、法治化的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19.
由政府出资,成立循环农业环境贡献量银行,收购和交易循环农业环境贡献量,是市场经济下鼓励和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循环农业环境贡献量银行的建立要遵循"4R"原则,其收购和交易的循环农业产品构成可以分为减量化贡献、再循环贡献、再利用贡献和可控制贡献,通过对循环农业环境贡献量的测算和定价可以实现其收购和交易。  相似文献   

20.
程存旺  石嫣  温铁军 《绿叶》2012,(2):14-19
百年前的学者即已认识到中美两国农业生产模式存在巨大要素禀赋差异而不可能完全效法彼此,但是当前无论政策界、学术界还是主流社会.坚持认为中国农业应该转向美国"大规模+集约化"模式的大有人在.实在令人感到惊愕.也不得不对农业政策中长期存在的偏差而带来的"双重负外部性"——生态环境损失和食品安全失控——而扼腕。如今.若想彻底扭转环境敌对型农业蔓延之势,则必须从农业生产之外探寻问题症结并对症下药.亦即我们在1 990年代开始提出三农问题的时候就不断强调:解决之道在三农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