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潜流式人工湿地设计谈提高氮去除率方法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相关文献与实际工程来看,潜流式人工湿地对含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含碳污染物的去除比相对较弱。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根据潜流式人工湿地的常规工艺和脱氮机理,本文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污水氮去除率的方法。指出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和基质、通过工程措施和工艺组合、优化工艺设计及其他一些方法来创造脱氮所需环境,从而达到提高潜流式人工湿地氮去除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对废水中抗生素的处理现状以及新型去除方法进行研究,重点讨论了人工湿地法、超声波-电氧化混合工艺和高吸水树脂法去除废水中抗生素的特点,并指出了人工湿地法高效低耗、易操作,但存在湿地堵塞等问题;超声波-电氧化混合工艺去除效率高,但处于研究阶段,实际应用不足;高吸水树脂法清洁环保,但易泄漏且流动性差。因此,去除废水中抗生素需要深入研究新型处理方法的降解机理和去除效果,并联合使用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组合人工湿地中试试验对工业园区污水厂尾水进行处理,研究了3种不同的水力负荷(10cm/d,20cm/d和25cm/d)下COD的去除,并用一级动力学模型对组合人工湿地及其各个湿地单元的COD的去除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组合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受水力负荷影响有限,去除率基本都在60%以上,系统出水COD浓度在40mg/L以下,并且夏季的去除效果最佳。对数学模拟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一、二级潜流湿地对COD去除贡献较大,另外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也优于单个的湿地。系统最终出水中的COD模拟结果和实测值相接近,说明基于一级动力学模型的组合人工湿地数学模拟对实际运行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氧化塘工艺组合对氮和磷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小试规模上,研究了下行流湿地、推流床湿地、氧化塘和兼性塘四种处理单元的四种工艺组合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下行流湿地 氧化塘工艺组合具有较好的充氧效果,推流床湿地后置也可以提高出水的溶解氧。四种工艺组合对离子和TP、IP的去除无显著差异。人工湿地中硝化作用的发生有利于NH^ 4f-N的去除,增加氧化塘可以提高系统的硝化能力,但同时也会增加出水中的N0^-3-N浓度。  相似文献   

5.
水卫生安全问题愈演愈烈,如何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病原菌显得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人工湿地去除病原菌的相关途径,包括自然灭活、基质吸附过滤、微生物吞噬及植物根部分泌的杀菌剂等过程;重点讨论了影响人工湿地去除病原菌的主要因素气候季节、植物和填料种类,pH,溶解氧及水力停留时间,并对人工湿地去除病原菌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表面流人工湿地磷循环生态动力学模型及实现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军  周琪 《四川环境》2004,23(1):88-91
人工湿地做为一种高效低耗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表面流人工湿地所特有的区域生态效益和脱氮除磷效果,但其污染物去除的内在机制并不为人们所完全掌握。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表面流人工湿地磷循环生态动力学模型的设计思想、具体结构、数学模式和实现方法,并对生物生长、死亡和土壤作用模块的各种不同实现方法傲了深入细致地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生态动力学模型由于假设歧义、实现方法不统一、模型参数测定手段的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模拟结果的误差偏大,在表面流人工湿地多介质环境条件下多形态磷循环机理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工作,来对模型不断完善以推动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完全掌握和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7.
人工湿地技术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估了一级强化预处理+人工湿地在处理生活污水方面的使用范围,提出当进水中氨氮达到35mg/L,通过一级强化预处理以及人工湿地的出水难以达到一级B标准;同时由于人工湿地大部分为厌氧环境,对硝态氮去除效果良好,本文提出在进水氨氮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将硝化加入人工湿地的预处理,利用人工湿地的一部分硝化能力和良好的反硝化能力使出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中不同的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不同,其去污的影响因素也不同.在国内,人工湿地对氮磷去除的研究较多,对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很少,在很多机理上还属空白.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湿地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不同湿地类型对去除率的影响.系统的分析了有关湿地植物,基质,微生物对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用机理,提出了存在问题并对今后湿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通过将强化混凝引入到垂直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从而提高了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试验证明,该预处理装置的设置降低了湿地负荷,提高了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率,特别是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改良后的湿地系统对生活污水污染物净化具有良好效果,且运行成本低,适用于土地资源比较丰富、资金紧张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分类和特点,发展组合人工湿地的原因及国内外近年来多工艺组合人工湿地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结合实际分析各个工艺的优点与不足.对多工艺组合人工湿地在我国西北农村地区的使用进行分析和展望,可运用组合人工湿地工艺弥补传统水处理工艺的不足,如光催化高级氧化法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可有效减少水处理时产生的二次污染和土地占...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系统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人工湿地的组成和类型,人工湿地去除渗滤液中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的机制。分析了影响人工湿地处理渗滤液效率的因子,并且结合人工湿地设计和运行维护提出了相关建议。根据国内外成功的工程实例,分析了人工湿地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经济优势、生态优势,展示了该处理技术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刘西茹 《四川环境》2014,(1):144-149
人工湿地系统具有高效、节能、基建和运行费用低、操作与维护简单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其去除机理错综复杂。本文综述了人工湿地的系统构造、分类和净化机理,并通过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在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潜流湿地处理旅游区生活污水生产试验:以COD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大型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为实验基地,对潜流人工湿地工艺进行生产研究,本文介绍其对COD的去除性能。该工程COD进水平均98mg/L,出水平均38mg/L,达到GB18918-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当单级湿地进水COD浓度小于80mg/L,两级串联湿地进水COD浓度小于100mg/L时,可使湿地出水浓度小于50mg/L。工艺类型上,下行流湿地优点突出、最为全面,优势明显。不同植物配置上,本生产实验条件下,一级湿地种植芦苇和芦竹去处效果接近,二级湿地不同植物优劣排序:灯芯草〉美人蕉〉香蒲〉水竹〉香根草。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石菖蒲在人工湿地水质净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植物通过吸附吸收、促进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等来实现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等的去除.分析了植物特性、植物搭配、环境因子以及水力负荷等对石菖蒲净化水质效率的影响.归纳了石菖蒲的生态习性和人工湿地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对今后石菖蒲在人工湿地水污染控制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人工湿地冬春两季对尾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较差的弱点,为达到湿地处理系统全年水质目标,构建了表流人工湿地-氧化塘交替系统,以某污水处理厂尾水为处理对象,研究冬春两季该湿地系统对尾水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氧化塘对TN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表流人工湿地,两者的间隔使用,有效的改善了冬春两季氮磷的去除情况。冬春两季对TN的去除率范围分别为30%~54%、55%~66%;对氨氮的去除率范围分别为33%~55%、75%~82%;对硝态氮的去除率范围分别为21%~47%、49%~58%;对TP的去除率范围分别为50%~69%、64%~69%。表流人工湿地与氧化塘的交替组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纯表流湿地冬春季存在的弱点,从而对尾水处理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赵桂瑜  杨永兴  杨长明 《四川环境》2005,24(6):24-27,35
本文阐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开展人工湿地工艺设计研究的一些设想。人工湿地工艺设计研究包括人工湿地基质构建、植物群落构建和人工湿地构造与工程参数三个方面。目前,由于在污染物净化机理、系统水力学和污染物降解动力学等方面认识不足,制约了人工湿地工艺设计水平的提高,因此,深入研究污染物净化机理、开展人工湿地基质与植物筛选与组合研究、创建适合植物生长的人工生境、优化水力学模型和污染物降解动力学模型.将有利于提高人工湿地工艺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7.
Monod模型在潜流式人工湿地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艳  叶旌  杨敦 《环境技术》2003,21(2):21-25
本文对一阶模型和零阶模型进行了比较,提出将Monod模型用于潜流式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之中。通过模型的动力学分析,表明负荷率和零阶去除率常数是决定潜流式人工湿地去除效果的基本参数,特别是在应用Monod模型时,可以得出湿地的最大去除率,从而避免在设计时引起尺寸过小。这有很重要的意义,说明湿地的负荷率有一个上限(这在一阶模型中是得不到的)。另外,本文还引进了一个新的无量纲参数无量钢参数Ω——湿地去除效率因子,作为比较湿地运行效果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工湿地是近年兴起的高效、经济、环保型的污水处理方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人工湿地去除非点源污染物中的总氮、总磷、总悬浮物的研究现状及设计湿地的植物和填料对去除污染物影响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其今后研究发展的趋势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贾滨洋  刘宜 《四川环境》2008,27(1):81-86
人工湿地法处理废水的技术是目前国际污水处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该方法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使用生物方法去除污染物质.本文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应用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油田含油污水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人工湿地技术具有高效低耗、运行维护简便、对复杂含油污水净化效果良好等特点。文章综述了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油田含油污水的净化机理、净化效果、工艺流程及其工艺优势,为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对深入认识人工湿地净化机制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