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企业资源管理问题是关系到提升企业核心价值和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问题,企业资源管理的拓展是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共同需要。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企业广义资源环境划分、企业资源管理范畴拓展、企业资源形式和属性等几个不同角度,对企业资源管理拓展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炼焦生产、煤焦油及粗苯加工、化肥、甲醇等为一体的煤炭综合利用企业,是国务院确定的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全国首批82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全国首批"两型"试点企业和山西省工业转型发展百强潜力企业之一,被列入全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及山西省双百企业节能行动单位,是山西焦煤集团的子公司。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保产业》2014,(9):61-61
正河南金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从事环保工程技术研究;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新产品和新工艺研发;安装工程总承包及经济贸易等业务的综合型企业。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骨干企业和河南省环境保护产业骨干企业、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数控机加工中心拥有全自动数控激光切割机、数控折弯机、数控机床、数控转塔冲床、自动焊等现代化机加工装备。在科研方面拥有一个省企业技术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保产业》2012,(6):71-71
河南金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从事环保工程技术研究;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安装工程总承包及经济贸易等业务的综合型企业。是国家和河南省环保产业骨干企业、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  相似文献   

5.
环境问题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而企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体之一,也是环境制度压力的主要调控对象,如何引导和控制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已成为一个亟须研究的重大议题。根据制度理论,以中国上市公司7459个观测值为基础,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评估了制度压力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影响,还引入企业环境战略、内部控制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压力能显著促进企业环境责任的提升;企业环境战略、内部控制等因素正向调节了制度压力与企业环境责任的关系,并且制度压力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中更强。以上结论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反事实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这些结论启发了企业管理者运用企业环境战略、内部控制等企业自身因素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同时为政府根据企业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企业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业力所能及地承担起环境保护、社会关爱、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生态义务。近年来我国污染物排放增长态势基本得到遏制,但因行政体制与执法存在缺陷、企业自律性不足,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通过借鉴美国、日本两国的先进经验,分别从政府、企业、公众层面提出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构建企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强化企业生态责任培训,树立公众新的责任感和消费观念等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保产业》2011,(9):70-70
罗克佳华是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工业物联网技术在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目前已发展成为山西省工业物联网技术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8.
有效防治工业污染、改善环境是工业企业的基本责任。以能够反映企业环境行为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建立科学的百分制量化评价体系,对H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重点排污工业企业的环境守法行为、企业污染控制行为、环境信息公开行为等环境行为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省企业环境行为有较大提升空间,重污染行业形势令人担忧,由此明确企业改善环境行为的关键因素和影响机制,并从企业、政府、社会三个角度提出措施改善企业环境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经济瞬息万变。在风靡世界的全面质量管理、多角度战略、质量保证与认证和刚摩登西方的CI设计等风潮之后,又有人总结软性管理、机会管理、信息管理、危机管理、创新管理等模式,称其为现代企业管理九大方向,也有人把自我管理、模糊原则、再造工程乃至CS经营等方法归纳谓当代企业管理国际九大新潮流。然而无论从共识的普遍性和理论形成的先后,还是从企业认同的广泛性和实践的时序上看,最广最新的企业管理潮流当首推ISOI4000,它是现代企业在消费者与国际社会环保意识普遍提高条件下的重要促销手段,是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10.
石化行业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企业环境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文章梳理了石化行业排污许可证技术体系和排污许可证管理的进展,分析了目前在排污许可证管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技术规范体系不完善、企业管理思路滞后、缺乏充足的技术人员等问题,提出优化排污许可证技术支持体系、强化石化企业的主体责任、提高从业人员的环境管理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保产业》2014,(6):63-63
正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为主业的大型股份制企业,是伟明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荣获"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骨干企业""中国固废行业十大影响力企业""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单位"、浙江省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等称号,目前业务主要集中在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的技术开发、设备制造销售、项目投资、项目建设、运行管理等领域,是国内领先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企业。公司相继投资、建设、运营浙江、江苏、河北和海南等省份16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项目合计日处理垃圾约1.25万吨,装机容量近240MW,项目年处理垃圾能力  相似文献   

12.
实行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解困,其核心是抓大放小,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和股份制等形式,真正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企业改制会对环境管理工作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环境管理工作也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江钻股份公司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出一条环境管理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关于构建企业环境守法引导机制框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减慢,部分企业资金缩紧,难免出现逃避监管、偷排漏排等现象。在这种形势下,只有转变对企业的传统监管模式,从单纯的行政执法向行政执法与守法激励相结合模式转变,建立企业环境守法引导机制,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企业自觉调整结构,创新技术,发展绿色产业,从而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本研究基于环境规制、利益相关者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理论基础,提出构建企业环境守法引导机制的基本框架由行政监管、经济激励、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四个方面构成,并分析目前我国企业环境守法引导机制建设存在不完善问题,建议从完善行政监管执法机制、健全经济激励政策、加强企业环保意识培养、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等方面间接和直接引导企业环境守法。  相似文献   

14.
段红霞 《绿叶》2012,(1):45-51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以绿色发展的模式提供经济持续和高速增长的机会。绿色转型要求企业自身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做到低碳发展。企业绿色转型最关键的是创新,特别要在思维方式、管理模式、技术以及产品和服务等方面采取创新行动,才能有效推进绿色转型。此外,政府和消费者从政策和企业竞争力的角度促进了企业转型,而低碳社会的构建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益的社会环境和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保产业》2012,(1):65-65
无锡市通用机械厂有限公司是江苏省科技创新型企业,2008年新认定的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三大标准体系认证,2007年公司获得江苏省著名商标,2010年建立江苏省尾水污泥处理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是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分离机械行业协会理事单位,是国家定点生产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成套设备及分离机械的重点企业。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12,(3):101
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开发建设的设计能力600万吨/年的特大型矿井,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和山东省八大重点工程之一。公司先后获得"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山东省低碳经济与绿色环保十佳示范企业"、"山东省科学管理资源节约型十佳典范企业"等荣誉。  相似文献   

17.
开展企业升级,是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素质全面提高的重大措施。目前,国家规定的企业升级考核只有产品质量、物质消耗等经济效益指标,而没有环境保护指标,致使企业往往只追求产值和直接的经济效益,不重视环境效益,不少企业的资源、能源利用率低,相当大的一部分原材  相似文献   

18.
建设绿色企业文化是秦皇岛港实现绿色发展的前提,对港口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作用.秦皇岛港应从强化领导意识、提高职工素质、完善绿色制度体系、构建绿色企业形象等方面入手建设港口绿色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高管态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会产生重要影响。为充分了解企业高管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过程中涉及的环境信息沟通、披露制度、能力建设等多方面问题,本文对涉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16家上市公司高管进行访谈调研。研究发现,多数高管视社会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环境信息需求为较大的潜在风险,非强制是上市公司环境信息选择性披露的主要原因,企业重视环保投资但信息公开能力建设不足,环境信息公开对企业价值影响较弱。本文提出编写环境信息公开指南及实施细则,提升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能力建设,拓展政府和社会组织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奖励形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形势下,不少工业企业领导认识到环保工作是关系到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缺乏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本文从针对目前工业企业的状况,提出加强环保机构、建立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实施管理责任制等几个方面的有效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