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人们已获得的地球以外物质是陨石和月岩。近年来对地球外物质的REE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分析数据,以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研究REE的宇宙化学性质。陨石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原始太阳系标本,其中碳质球粒陨石在行星形成后基本上没有经历火成作用,保存了太阳系形成最早事件的证据。无球粒陨石母体和月球在其行星形成后,经历了与地球相似的内生分异作用,如部分熔  相似文献   

2.
<正> 碳质球粒陨石这一术语于1883年由Tsch-ermak提出,他将凡是含有暗色碳质基质的陨石都划为碳质球粒陨石,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有一些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及非平衡普通球粒陨石也含有碳质物质。此外,并不是所有的  相似文献   

3.
<正> 球粒是球粒陨石区别于地球岩石和其他员石的重要标志。球粒存在于球粒陨石中,但由於它在化学、矿物学、岩石学及成因方面与陨石整体的显著差别,早已被人们作为单独的个体来进行研究。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陨石学的发展和分析测试技术的不断改进,对球粒的研究已由单纯的形态结构的描述,发展到对球粒的物理、化学性质,主  相似文献   

4.
<正> 顽火辉石球粒陨石是一个具有异常化学和矿物组成的小陨石群,由于它们形成于异常的母体环境而表现出许多明显不同于其他球粒陨石群的特殊性质,例如,对它们的母体物质来源、形成区域、氧化还原条件、吸积温度、变质作用以及母体数目、与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之间的成因联系等等,一直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5.
为了说明硅质沉积岩(燧石)中稀土元素(REE)源的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的性质,测定了有关的La-Ce同位素和Sm-Nd同位素数据。所研究的燧石为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断块中乔治克里克群的晚太古宙燧石、日本中部的三叠纪燧石和太平洋中部以及加勒比海白垩纪和早第三纪深海燧石。采自乔治克里克群的太古宙燧石,显示出在其沉积年代里具有球粒陨石的Ce和Nd同位素比值,这表明其源区有一个随时间积分的球粒陨石REE模式。采自日本的三叠纪燧石,具有表明直接来源于陆源的初始Ce和Nd同位素比值。另一方面,对REE模式中出现负异常的白垩纪和早第三纪的深海燧石来说,其初始Ce和Nd同位素比值揭示出有两个不同的来源:Ce来自轻稀土元素(LREE)长期亏损的大洋火山岩,而Nd来自LREE富集的大陆岩石。据认为,从深海燧石中所观测到的相反的性质是其沉积环境远离大陆的反映。这些结果证实,La-Ce同位素体系在确定海洋沉积物(如燧石)中所观测到的异常性质和成因方面非常有用。  相似文献   

6.
<正> 陨石可划分为球粒陨石及分异的陨石两大类。球粒陨石是由星云形成的,而且从未熔融过,球粒陨石可以看成是太阳星云内的沉积岩.其它主要的陨石类型是由分异的陨石构成的,这些陨石通常是在行星体内导致分异作用的熔融过程形成的.分异陨石是重要的,因为它们提供了有关火成岩分馏作用的过程怎样在行星体内发生而不是在地球内部发生的证据。另一方面,球粒陨石给我们提供了关于古老的太阳星云作用过程的信息,这种作用过程导致形成第一个岩石,并由这些岩石导致形成行星。  相似文献   

7.
磁性 磁性——天然剩余磁强度In和磁化率x——具有较大数值范围(表Ⅰ和Ⅱ)。其中石陨石、无球粒陨石磁性较弱,而顽火球粒陨石较强。石陨石磁化率发现直接与镍-铁含量有关,而L和H组有着明显的差别。 根据比较指出:从“阿波罗-Ⅱ”取回的月样磁性类似于石陨石。 石-铁陨石x取决于其金属的含量。从各种镓  相似文献   

8.
黔西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东岩区)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位素稀释 等离子体质谱(ICP MS)方法测定了黔西水城、威宁等地的东岩区峨眉山玄武岩的铂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地幔,东岩区峨眉山玄武岩的铂族元素发生了较强的分异作用,Os、Ir、Ru、Rh亏损,Pd、Pt则发生富集,相对配分模式为Pd Pt富集型;经球粒陨石及原始地幔标准化的铂族元素配分模式为向左陡倾斜型,具有陡的正斜率,Pd/Ir显著高于原始地幔、球粒陨石、原始上地幔等,而与地幔低度熔融形成的N MORB、大陆拉斑玄武岩等接近,表明峨眉山玄武岩的物质来源为上地幔熔融程度偏低的玄武岩浆。  相似文献   

9.
用火花源质谱测定了橄榄石—紫苏辉石球粒陨石—IIolbrook 和 Mocs 以及顽火辉石球粒陨石—Abee 中的稀土元素及重元素Re、Os、Ir、Pt、Au、Tl、Pb、Bi、Th和 U。也测定了铁陨石 El TaCo 中硅酸盐包体中的稀土元素。在和普通球粒陨石中的稀土相比较时,发现在 El TaCo 包体中,铕有很强的减损。火花源质谱早已用来分析矿物和岩石,  相似文献   

10.
用裂变径迹法对岩庄陨石(H6)、寺巷口陨石(L6)和吉林陨石(H5)的铀含量和微观分布进行了测定,得到岩庄陨石钟含量为13.52±0.99PPb,寺巷口陨石铀含量为19.14±0.99PPb和吉林陨石钠含量为12.59±0.66PPb。吉林陨石球粒铀含量为6.74±0.83PPb,低于吉林陨石全岩铀含量。对吉林陨石进行了高温加热处理后发现:当加热超过一定温度后,球粒铀含量降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温度越高,球粒铀含量降低越快。根据测定结果,对陨石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1988年夏召开的两次陨石学国际会议论文集的内容,对1987—1988年度陨石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对南极陨石、月球陨石、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系列、HED无球粒陨石系列、碳质球粒陨石中金刚石和碳化硅的发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较详实的介绍。对于读者了解当前陨石学中主要前沿领域的研究现状、水平、发展方向等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普通球粒陨石大约占全部已发现的降落到地球上上的陨石的85%,但它的成因仍是个待解决的问题。普通球粒陨石的大多数元素组成与太阳系是相同的,但是挥发性元素及亲铁元素有明显的差异。根据普通球粒陨石中铁的含量可以对它们进行化学分类。图1中示出了这个分类的情况。横坐标为硅酸盐中铁与硅量的原子比,纵坐标是金属和硫化物中铁之和与硅量  相似文献   

13.
在论文(Ⅰ)中所述陨石成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小行易区的太阳星云凝聚模型;星云的不同氧逸度区的中间层是各类球粒陨石的形成区;各区的中心层是各类非球粒陨石的形成区。小行星区的最外部是C1陨石的形成区。各氧逸度区的边缘层则是类C1陨石的形成区。从而推断与组成原始地球的星子成分最接近的陨石(包括铁陨石、顽辉石无球粒陨石、顽辉石球粒陨石和类C1球粒陨石)的成分,并依据这些陨石的成分和地球核幔质量比等计算出近似于原始地球的成分。  相似文献   

14.
<正> 普通球粒陨石约占降落陨石的80%。这些陨石实际上是不同比例的硅酸盐、金属(铁镍合金)和硫化物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从未经过熔融和分异,故被认为是最原始的太阳系冷凝物质。普通球粒陨石有3个化学群:高铁(H)、低铁(L)和低铁低金属群(LL)。它们  相似文献   

15.
一、绪言 现在所采用的各种球粒陨石分类体系和命名法,没有一种是十分令人满意的。问题在于这些分类体系几乎完全是根据球粒陨石化学上的差别,而没有考虑到球粒陨石的特性不单单取决于其化学成分这个事实。许多球粒陨石尽管其在矿物、结构和成因方面是不同的,但在化学成分上却是相同的。这些差别的重要性在地质学中一向是公认的,于是不同的岩石分类法便提出来了。  相似文献   

16.
根据球粒陨石全岩组成、球位和碳质球粒陨石难熔包体的元素丰度分布特征揭示的陨石母体早期化学分怕的证据,论述了太阳星云条件下球粒陨石母体经历的化学分馏过程,难熔元素、亲铁元素和挥发性元素各自的化学分馆特征,这些特征保存了母体早期形成过程——凝聚阶段的信息,说明凝聚作用是太阳系原始行星母体经历的主要化学分馏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引言 沉积岩中稀土元素(REE)含量的研究表明,它们的相对稀土元素丰度显示出异常小的变化,这证实了大多数沉积作用过程的强烈的均一化能力。唯一例外的是Ce(+3,+4)和Eu(+2,+3)这两个稀土元素,它们在地质作用过程中,不是以+3氧化状态存在。与球粒陨石的丰度比  相似文献   

18.
苏南中生代侵入岩成因类型分属于长江系列、江南系列和苏州式,长江系列和江南系列为Ⅰ型,苏州式为A型。前两者相容元素和Sr、Ba含量高;LREE'/HREE'比值为2.01—10.27,为轻稀土富集型,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型式为右倾至中凹,δEu值为1.20—0.73,表明是由上地幔或下地壳物质经部分熔融而形成。而苏州式:高电价大半经阳离子Nb、Ta、Zr和Rb、F、Cl含量高,稀土含量也高,LREE'/HREE'值为1.14—2.33,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型式为“V”型,δEu值为0.24—0.14,是下地壳物质经部分熔融后又经历了较强的分离结晶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19.
<正> 从20km高的大气平流层中收集到的最常见的微陨石样品,是一种富含碳的物质,其性脆,具细粒状。其化学组成类似于CI球粒陨石,但其中<20%属于CP亚群。CP为多孔的微球粒陨石。经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CP样品中有顽火辉石的须状体和小片状体,其中须状体又分为条带状和杆状两类,它们具有异常的形态,与地球、月球和陨石中产出的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球粒陨石都遭受过热变质作用,结果其结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均发生了变化。这种热变质作用是由于太阳星云凝聚产物吸积形成的陨石母体或小行星受到迅速加热所致。热能来自吸积能、中短半衰期核素的衰变能、~(235)U的诱发裂变能和长寿命核素的衰变能。由于受热程度的不同,产生了具有不同热变质程度的产物,即不同岩石类型的陨石。本文对属于不同化学群和不同岩石类型的球粒陨石的热变质特征和物理化学条件作了专门的综述,同时还对几种球粒陨石母体可能的热模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