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主流技术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然而,SCR脱硝系统中催化剂又是关键,本文介绍了SCR脱硝技术中催化剂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特性,同时阐述了国内外脱硝产业发展现状,阐明了我国脱硝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催化剂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国家"十二五"相关环境保护的要求,进一步降低NOX排放,改善当地大气质量,需要在燃煤锅炉尾部加装脱硝装置。烟气脱硝应用较多的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及SNCR/SCR联合技术,由于高的还原率及技术的广泛使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已成为目前国内电厂烟气脱硝的主流技术。本文介绍了SCR的脱硝技术,分析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的脱硝原理、工艺流程、设备布置和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3.
NOx是世界上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随着火电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NOx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对此,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指标,严格控制NOx的排放。NOx控制技术较多,其中,SCR技术最为成熟、应用范围最广,具有处理效率高、反应温度低、运行可靠等优点。SCR工艺计算中,关键工艺计算主要包括脱硝效率、还原剂消耗量、稀释风量、催化剂体积和SCR反应器尺寸。本文简要介绍了SCR的工作原理,并以乌鲁木齐市某热电厂为例,详细介绍SCR关键工艺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催化法去除氮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氮氧化物的催化去除方法,着重讨论了SCR法和SCO法.在SCR法的分析中,针对传统还原剂NH3,通过改进催化剂的方法提高NO的转化.此外讨论了新型还原剂,如炭、低碳烃、CO和氢气的SCR法去除氮氧化物的研究进展.在SCO法的分析中,阐述了分子筛、活性炭、金属氧化物等不同类型催化剂催化氧化NO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燃煤和有色金属冶炼是我国两个最大的人为汞释放源,联合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SCR)和烟气脱硫技术(FGD)可以对烟气汞排放实施控制,是一项有潜力的燃煤电厂烟气净化技术.综述了SCR氧化燃煤烟气中气态单质汞的催化机理,总结了燃煤种类、催化剂种类和烟气组分对SCR催化氧化气态单质汞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探索是为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将这项技术广泛的应用到锅炉行业当中,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就要进行技术的发现和技术的不断改进。低温条件烟气脱硫脱硝新技术低温SCR技术SCR技术就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这项技术是控制电站锅炉氧化氮的排放的重要技术。对于低温SCR技术国内外已经展开了深层的研究,主要研究的领域就是对于低温SCR催化剂的研究,其中包括低温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  相似文献   

7.
中国燃煤电厂SCR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是氮氧化物,而氮氧化物的排放中有70%来自煤炭的直接燃烧.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技术及其在中国燃煤电厂的应用,并指出了中国燃煤电厂SCR脱硝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以氨水为还原剂,SNCR/SCR联合脱硝在某年产120万t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烟气上的模拟应用。利用CFD技术重点分析了链篦机PH段及SCR反应器内烟气流场,探索喷枪最佳安装位置。结果表明,在链篦机PH段B区开孔,标高为22.1 m/21.5 m是相对较好的布置方式;在SCR反应器入口烟道段,喷枪应安装至烟道中部,间隔1.2 m,效果最佳。该模拟研究为今后球团烟气的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原理的介绍,结合多孔介质模型的模拟计算理论,提出对于模拟蜂窝形状的SCR催化剂床层,因其蜂窝形状结构、边界条件设置及网格划分过于复杂,可以采用多孔介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工程仿真实例,指出了可以采用CFD模拟软件对SCR反应器导流、整流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其优化过程具有良好的快速性,优化结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对火电厂脱硝系统导流结构装置的设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SCR喷氨调节控制常用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耦合式SCR还原剂供给调节装置及控制技术,并通过电厂实际案例对该调节装置与控制技术进行了说明。研究结果表明:该调节装置及控制技术可使脱硝效率相对稳定、出口NO_x的浓度不超标、喷氨不过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评价角联分支稳定性的两个指标—风流功率与风量敏感度。利用风流功率指标,衡量角联分支的通风稳定性。根据风量敏感度指标,确定影响角联分支稳定性的关键分支。在角联分支稳定性分析与关键分支确定的基础上,提出提高角联分支稳定性的技术措施,使角联分支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得到加强。将上述方法在土城煤矿加以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触变动力学系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流变试验研究了热水解-厌氧消化联合工艺中污泥标准化黏度和触变性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屈服应力和触变性二者间的联系,从触变性角度为热水解-厌氧消化污泥的处理处置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滞后环相比,用触变动力学系数K更适合表征污泥的触变性;调配污泥、热水解污泥和厌氧消化污泥的标准化黏度均随时间增大逐渐减小;3种污泥的触变性随TSS质量分数增大而减小,经热水解-厌氧消化后污泥的触变性增大,流动性增强;污泥屈服应力越大,触变性越小,稳定性越强。  相似文献   

13.
With high-speed camera technology, the propagation behavior of explosion flame for the local dust cloud of corn starch in a semi-open vertical pip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annular obstacle wa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 blockage rate and the annular obstacle numbers as well as impact of dust cloud concentration on the flame propaga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earches showed that both the blockage rate and the annular obstacle number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flame speed and propagation process for the dust cloud explosion of corn starch. The increase of the blockage rate of such annular obstacles will cause that the combustion of dust cloud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pipe. The increase of the annular obstacle numbers will lead to the acceleration of combustion of the dust clou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blockage rate and the annular obstacle numbers, the maximum flame speed shows a trend of the first increasing and then decreasing, and the phenomenon of accelerated propagation of the flame becomes more and more obvious, however, the distance of continuous acceleration for the flame is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the maximum flame speed is farther from the outlet of the pipe. Under the action of such annular obstacles, the concentration of dust cloud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lame speed and shape of the dust cloud of the corn starc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dust cloud will decrease the acceleration effect of such annular obstacles to result in maximum flame speed showing a trend of the first increasing and then decreasing. However, the acceleration distance of the flame is longer, and the maximum flame speed is closer to the outlet of the pipe.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will make the flame speed develop more slowly, the flame color will be darker, and the flame segmentation phenomenon will be more obvious.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差分原理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对公路改扩建中导致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公路拓宽部分的沉降明显高于老路的沉降,且在新老路结合部位沉降发展最显著。路面的竖向沉降随公路拓宽宽度增加而增加,随新路基弹性模量增加而减小,随新地基土压缩模量增加而减小。其中拓宽宽度和新地基土压缩模量对路基表面沉降影响较大,新路基土弹性模量对路基表面沉降影响较小。这表明新地基土受到的压应力和新地基土压缩模量是影响路面差异沉降的主要因素。工程上可以着重从降低对新地基土的压应力和提高新地基的压缩模量两个角度来降低路面的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5.
UniTank工艺流程溶解氧浓度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2D建立了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UniTank工艺流程的仿真模型,根据该仿真模型,分析了曝气强度和排泥速率对溶解氧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流程各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具有非稳态特征,溶解氧浓度与曝气强度及排泥速率有关.曝气强度越大,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越高;中池曝气强度的变化,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边池的溶解氧浓度.增加排泥速率,会降低反应器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的浓度,并增大边池的溶解氧浓度.本研究结果对UniTank工艺溶解氧浓度的合理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消防部队作为应对典型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主导救援力量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从法律优势、体制优势、装备优势、经验优势、信息化建设优势、地域分布优势和群众信任优势等7个方面获得充分论证。从政府加强法制建设,扩充现有消防人员的编制,进一步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以及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消防部队整体实战能力等4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消防部队主导地位的措施。笔者认为:只要保障有力,在我国典型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的过程中,组建一支以消防部队为主导的能够承担多种灾害紧急救援任务的专业化综合救援队伍是可行的,消防部队作为主导救援力量具有其他任何应急救援组织无可比拟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7.
车用催化转化器起燃温度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用催化转化器是降低汽车排气污染物浓度的主要装置.起燃温度是催化转化器的重要特性之一,它表明催化器在多高的温度下有较高转化率.数值模拟研究催化转化器的性能可以减少实验量,指导和优化催化器的设计.建立了催化转化器一维稳态转化率的数学模型,对起燃温度特性曲线进行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值较吻合.这说明,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用来模拟起燃温度特性曲线.用该模型考察了空速、载体长度、催化剂比表面积、载体导热系数以及壁厚等因素对起燃温度特性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速越大,催化转化器的起燃温度越高;增大载体长度和催化剂比表面积有利于降低起燃温度;载体导热系数和壁厚的大小对起燃温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行综合管廊火灾安全评价,提出了基于AHP-证据理论的评价模型。采用AHP法得出综合管廊火灾安全评价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再引入D-S证据理论提高评价的可信度。从"人、机、环、管"四大方面归纳出影响综合管廊火灾安全的潜在影响因素并分级,建立综合管廊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法得出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再通过信任函数和似然函数的计算得到量化评价结果;最后将多个评价结果进行融合以提高最终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并且评判火灾安全等级。对某综合管廊的实例分析表明,当不同专家给出的评价结果有差异时,依据证据理论将不同的证据进行融合,能有效提高综合管廊火灾安全评价的可信度,最终得到可靠的评价结果。通过分析得出设备因素对综合管廊火灾安全评价体系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在有软弱顺层边坡地形中进行采矿通常会引起边坡稳定性变化,因而研究此类边坡在受采动沉陷的影响在地质问题中是尤为重要的。首先利用关键层理论概念分析得到,在含有软弱结构层的岩质斜坡受到采动或开挖影响时,软弱结构层将和关键层同步变形而与上部岩质斜坡产生离层,形成悬臂结构。再根据弹性力学理论计算出岩质斜坡的极限悬臂长度以及断裂长度。最后利用实际矿山地质进行稳定性判断。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采动影响下的离层距离变大,岩质坡体最大拉应力将沿着坡表面向前移动并且逐渐增高,最大拉应力点与发生离层点的距离X_(max)却急速减小,当离层距离达到l_(max)时,最大拉应力达将到坡体抗拉强度,岩质坡体断裂,此时岩体断裂长度达到l_(max)+X_(max);通过实际矿山工程算例得到,当坡顶上离层距离达到6.88 m时,若下方采空区继续推进增加,则上方坡体将产生断裂形成滑坡。  相似文献   

20.
针对提速后的小唐河大桥,运用动力检测方法,对其梁跨中的动挠度、横向振幅、横向及竖向加速度、振动频率,梁端横向振幅,墩顶横向振幅、加速度、振动频率,桥墩基础顶(承台顶)横向振幅等进行了测量。根据测量的结果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提速条件下各跨梁体的最大横向振幅均不满足规范的要求,墩顶、桥墩横向振幅值较大,承台顶的横向振幅也偏大,梁墩体系横向自振频率低,而各墩墩顶和梁体跨中的横向加速度值、梁体跨中竖向振动加速度值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梁跨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小唐河大桥的加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