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正>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火山岩区北部,经长咀洲、沉船湾、短咀、蚊湾、深湾至米粉咀沿途所见均为槟榔湾组地层,该区长约3km的范围内连续出露的槟榔湾组地层为一套杂乱无章的奇特岩层,具有以下特征:1、斑杂的色彩:岩层由大量紫红色岩块和灰绿色胶结物组成(图1)。2、紫红色岩块:南部长咀洲一沉船湾一带主要为熔结凝灰岩(图2),由短咀往北至米粉咀一带全部为流纹岩,镜下可见流纹岩岩块发育显微嵌品包含结构、流动构造和碎裂构造,裂隙中充填有棕  相似文献   

2.
论浙东南磨石山群祝村组的解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东南磨石山群祝村组层型———丽水祝村剖面及其附近进一步地质调查时发现祝村组“下伏”的九里坪组为一个英安玢岩侵出体。祝村组建组的基础不存在。祝村组下部英安质熔结凝灰岩和上部流纹岩Nd同位素测定结果 :εNd(t)值和T2DM值分别为 - 9.6、- 7.2和1.70Ga、1.5 1Ga ,表明它们物质来源不同 ,属于不同火山旋回的产物。根据地层层序、岩石组合及与区域磨石山群地层对比 ,祝村组应解体为西山头组、茶湾组和九里坪组。祝村组一名不宜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2015年第1期介绍了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大面积出露的粮船湾组碎斑熔岩共有的特征之一为普遍发育柱状节理,本文继续介绍其共有的其它特征:(1)与围岩呈侵出接触关系。.碎斑熔岩本质上属熔岩,但其下部通过火山通道与岩浆房相连,因而与围岩呈侵出接触关系,接触面内倾,不同于侵入岩的外倾接触面。在清水湾半岛的龙虾湾等地,可见粮船湾组碎斑熔岩(Kkh)与槟榔  相似文献   

4.
下扬子天目山盆地火山岩锆石LA-ICP-MS定年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目山盆地是下扬子江南隆起带保存较完整的中生代火山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岩性自下而上主要为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对盆地内黄尖组下段流纹岩和英安岩分别进行了锆石LA-ICP MS定年,分别获得了133.6±1.5Ma(MSWD=0.73)和135.0±2.1Ma(MSWD=0.78)的锆石U-Pb年龄,指示天目山盆地黄尖组火山岩时代为早白垩世。天目山盆地火山活动起始时间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火山活动基本一致,说明江南隆起带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早白垩世均处于强烈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5.
浙江温州北部地区白垩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温州北部地区的火山-沉积岩地层的剖面,进行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的综合研究和区域对比,针对以往1: 25万、1: 20万和1: 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划分和归属提出了新的看法.浙东南下白垩统火山-沉积岩分为上、下两个岩系,下岩系称磨石山群,上岩系称永康群.研究认为,温州北部地区的火山-沉积岩系主体为下白垩统下岩系的磨石山群,并非均为上岩系的永康群馆头组;在永嘉枫林、澄田一带的火山-沉积岩地层分别属于磨石山群大爽组和茶湾组,而桥下一带的沉积岩地层则属于永康群馆头组.  相似文献   

6.
在浙东沿海大片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区的永嘉县枫林镇附近、地层时代原定为上侏罗统茶湾组(J3c)或下白垩统馆头组(K1g)的一套沉积地层中,首次发现较为丰富的、曾产于中国某些地区新元古界和俄罗斯陆台与西伯利亚陆台上里菲及文德系中的微古植物化石。据此.该地层时代应属于新元古代。从而为研究浙东沿海基底构造提供了重要而可靠的窗口。  相似文献   

7.
防城湾的环境特征及其水体自净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1983-1997)15 a间对防城湾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探讨了该湾水体的自净能力。结果表明:该湾具有较强的水体自净能力,但与北海湾和钦洲湾的表现特点明显不同。物理自净能力虽以往复流影响为主,但其旋转方向是以逆时针方向为主,且湾内外流速出现大小不等现象,与该湾特殊的地形影响有关;较强的化学自净能力虽从富氧特征及明显偏低的COD值体现出来,但三态氮的形态转化没有达到较佳状态,与该湾多方位、多途径源源不断地向湾内直接排放富含有机物的生活污水及养殖废水有关;生物自净能力既体现在微生物对有机物较强的降解能力上,也体现在浮游植物对DO的贡献作用及其对营养盐的吸收能力上,具有富营养海湾的水体自净特点。  相似文献   

8.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7,(3):168-174
阿尔金北缘喀腊大湾是阿尔金地区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Fe-Cu-Pb-Zn-Ag多金属矿集区。作为该矿集区的容矿地层,拉配泉组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组合,其时代一直没有获得较好的限定。本文通过对拉配泉组三段流纹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拉配泉组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488±2 Ma,应属于寒武系,而非奥陶系、震旦系或蓟县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拉配泉组形成于岛弧环境,对该矿集区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东火”项目“福建永泰—德化地区火山地质及含矿性研究”课题组科研取得新进展,通过专题研究,基本查明了永泰及石牛山火山洼地的火山岩地层层序吸时代。发现石牛山火山洼地的火山岩是由一套红色沉积——火山岩系组成。底部为紫红色砂砾岩、超覆不整合于晚侏罗世南园组及早白垩世石帽山群之上;下部为凝灰质砂砾岩、砂岩、粉砂岩夹凝灰岩;上部为高硅、高钾的英安岩、流纹岩、熔结凝灰岩、粒状碎斑熔岩。它与下伏永泰早白垩世石帽山群由玄武岩——高硅高钾流纹岩为主组成的双模式火山岩系有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天山北麓不同海拔高度的两个黄土剖面粒度、磁化率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位于海拔2074m的鹿角湾剖面与海拔527m处的大佛寺剖面黄土粒度特征比较相近,但鹿角湾剖面黄土整体细于大佛寺黄土,并且其细颗粒分布范围也大于大佛寺剖面,而粗颗粒的则相反。鹿角湾剖面中全新世以来地层磁化率与成壤作用相关,显示成壤增强模式,其下末次冰期地层磁化率及大佛寺剖面磁化率与粗颗粒沉积相关,显示风速论模式。造成两个剖面粒度及磁化率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地形导致的沉积颗粒分选及降水量不同引发的成壤作用差异。全新世中期以来大佛寺剖面记录的气候整体处于干旱状态,而鹿角湾剖面同时期地层受地形影响则记录了相对湿润的气候。  相似文献   

11.
林子宗群典中组为古新世火山岩地层,岩性主要为一套酸性火山碎屑岩夹有少量流纹岩。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和室内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成果显示这些岩石属钙碱性系列岩石,K、Rb、Ba元素及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和Nb、Sr、P、Ti元素明显亏损等特征,且明显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与区域构造演化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江西广丰岭底早白垩世破火山口进行了全面研究,选择军潭山—岭底实测火山旋回地质剖面作为该火山口基准剖面,厘定了该火山机构早白垩世中墩组第三旋回火山岩地层及其与晚期火山活动侵入的花岗斑岩的关系,划分了火山岩岩相类型、组合;对基准剖面采集样品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地层、岩相、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讨论了火山岩相与火山喷发类型的成因机制,探讨了母岩浆性质、起源及火山—侵入作用的构造环境。研究认为,岭底火山岩为铝质A型流纹岩,形成于以挤压为主并转向拉张的构造环境,为进一步研究铜钹山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及区域岩浆构造演化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灵宝盆地位于华北板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之间,是豫西北一系列北东-南西向断陷盆地之一。盆地内沉积地层主体为一套厚约2000m陆相碎屑岩夹泥灰岩、薄煤层沉积。本文根据盆地内的恐龙蛋、介形虫、腹足类、哺乳动物化石及少量孢粉等,将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下白垩统枣窳组、上白垩统南朝组、古近系古新统-下始新统项城群、中始新统川口组、上始新统庄里坡组及新近系上-中新世(组名暂未定)等6个地层单元。研究表明:下、上白垩统之间及其与项城群之间为不整合或超覆,上-中新统与川口组或庄里坡组为不整合接触,整个地层是一套河流相沉积、局部洪泛洼地或小浅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国外对于黄玉流纹岩进行了颇为广泛的研究,并在黄玉流纹岩中相继发现了一些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矿床。我国目前还没有发现这类岩石,但我国东南部有大量花岗岩,有些含氟很高,东南沿海一带也广泛分布着流纹岩,因此在这些地区有可能发现黄玉流纹岩。1981年9月到12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D.M.Burt博士来我国进行地质考察时,也提出,  相似文献   

15.
<正> 地层前苏台德单斜的结晶基底由石炭纪、志留纪和寒武纪的沉积物组成。岩石类型有:1)浅变质的砂岩、长石砂岩和页岩;2)含绢云母、绿泥石、黑云母、蛭石、石榴石和石英的各种深变质的片岩,以及片麻岩、花岗岩类和花岗岩;3)喷出的流纹岩、英安岩、辉绿  相似文献   

16.
1概况呷村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松落一甘孜印支把皱系玉树一义效优地槽把皱带中段。矿区出露一套由上三叠统图姆沟组地层组成的近于直立的单判层,8个银多金属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赋存于图姆沟组第二段流纹岩与结晶灰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岩石中。矿床规模巨大(银、铅、锌分别为大型矿床的5.44倍、4倍和6倍),有益组分多,多或次多阶段复合叠加成矿作用非常明显,矿床呈点型分布。对呷村矿区除进行了系统的地质研究和施工钻孔坑道外,还采集了521件地球化学分析样品(每件45个元素)。本文主要讨论呷村超大型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2沉积岩…  相似文献   

17.
南京地区第四纪地层广泛发育,主要为上更新统下蜀组及以上地层,其下中更新统地层未见成型剖面。在南京地区三维地质调查中,钻探发现在典型的上更新统下蜀组黄土之下有一套红色含砾粘土层,经对该孔磁性组构、磁化率等测试及研究,认为该红色粘土与长江中下游普遍发育的网纹红土时代相当。其顶底界线清楚,地层完整,岩性独特,为全面认识南京地区中更新统地层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供了德尔内阿乌兹地区某些岩浆岩形成条件的一些新资料,这些资料是在研究这些岩石的石英和磷灰石中熔体和气液显微包裹体时取得的。本文研究了德尔内阿乌兹矿田的浅色花岗岩和埃尔朱尔金花岗岩、流纹岩和玻基斑岩,以及科尔德克岩体的流纹岩。 德尔内阿乌兹金属矿区是著名的大型  相似文献   

19.
浙东山门火山构造洼地的燕山晚期火山—侵入杂岩由I型和A型组成,它们在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上有着明显差异,分别来源于不同的母岩浆。本区下白垩统朝川组(K_1 C)的火山岩为玄武岩—流纹岩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与燕山晚期的侵入岩都是在拉张构造环境下,同空间、大致同旋回形成的。但来源于各自独立的岩浆房,而且熔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0.
莱州湾盐度变化现状及其对海洋环境与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莱州湾生态监控区2004年5、8月份两个航次的盐度监测资料,结合近40a污染监测网莱州湾海域的监测资料和历年黄河入海径流量等有关资料,研究分析了近年莱州湾盐度变化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近40 a莱州湾盐度变化趋势总体上呈上升态势,莱州湾盐度值与以前相比有明显升高。黄河径流量锐减和断流是引起莱州湾盐度升高的主要原因。莱州湾盐度升高,对莱州湾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湾内产卵场、育幼场和海洋生物群落结构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