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残留物燃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刘丽华  蒋静艳  宗良纲 《环境科学》2011,32(5):1242-1248
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了江苏省农业残留物在不同时间阶段(1990~1995、1996~2000、2001~2005和2006~2008年)作为生活燃料和田间直接燃烧的比例,利用燃烧炉模拟秸秆燃烧试验确定了6种农业残留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和大豆)燃烧产生的CO2、CO、CH4和N2O的排放因子;基于此,结合江苏省不...  相似文献   

2.
溴氰菊酯残留物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具体分析了重烧、轻烧、电熔三种镁制品行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在全市粉尘污染中所占的比例,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模拟青海和西藏2种牛粪在民用炉具中的燃烧过程,采用稀释通道系统与质子转移飞行时间质谱(PTR-TOF-MS)在线分析牛粪燃烧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通过电子秤实时记录燃料质量的动态变化,获得牛粪燃烧排放VOCs浓度的时间序列与实时排放因子.结果表明,70g牛粪一次燃烧过程持续1100~1500s.牛粪燃烧排放VOCs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总体上呈单峰分布;西藏牛粪在燃烧450s左右VOCs浓度达到峰值7.92×10-6;青海牛粪在燃烧400s左右VOCs浓度达到峰值6.01×10-6.牛粪燃烧VOCs实时排放因子变化范围为40.74~156.88mg/g,趋势不同于VOCs浓度变化,随燃烧过程进行排放因子呈上升趋势.牛粪燃烧至3~4min左右,VOCs排放因子最低.甲醇、甲醛和乙醛3种VOCs排放因子占比最大,其中西藏牛粪燃烧3种VOCs排放占比分别为24.0%±1.9%、11.9%±1.8%和27.4%±1.4%,青海牛粪为22.0%±1.1%、13.3%±2.9%和17.7%±4.6%.本研究首次给出了牛粪燃烧VOCs实时排放因子,可为高时间分辨率排放清单建立和青藏高原地区室内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还原镀法制得的钯铂/镍_(60)铬_(15)带状催文刘(代号A),及钯/镍丝蓬体球催化剂(代号B)处理绝缘材料层压制品卧式上胶机尾气的性能试验作了扼要介绍。试验中:(1)考查了尾气中乙醇浓度对甚转化率的影响。(2、考查了不同空速对乙醇转化率的影响。(3)考查了苯酚蒸气对乙醇转化率的影响。(4)比较了上述催化剂对乙醇的催化活性及高温(900℃)热稳定性。从而,为绝缘材料层压制品卧式上胶机尾气催化燃烧中试装置选择了催化剂;并提供了催化剂的起燃温度及最高转化率;尾气空速及可燃物浓度;催化强度及催化剂堆积比重等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6.
塑料垃圾的老化降解是环境微塑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选取生活中常用的快递包装袋、外卖包装袋、垃圾包装袋等聚乙烯塑料袋、生物基环保塑料袋和全生物降解塑料袋在室外开展为期16周的暴露实验,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结合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探究它们在老化降解过程中的特征变化。结果显示,快递包装袋薄膜和外卖包装袋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在第5周时迅速降低,垃圾包装袋薄膜和全生物降解塑料袋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在第2周迅速降低,垃圾包装袋薄膜第7周之后无法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生物基环保塑料袋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在实验期间变化不大;5种塑料薄膜的拉伸强度均随老化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在老化过程中聚合物与氧气和水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羰基、乙烯基和羟基等降解产物,各塑料薄膜的羰基指数、乙烯基指数和羟基指数的变化基本相同,随老化时间增加均呈增加或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结晶指数变化趋势不明显。经过大气老化后,快递包装袋薄膜和外卖包装袋薄膜表面变得粗糙,出现孔洞和裂纹;垃圾包装袋薄膜表面划痕增加,出现细小白色颗粒;生物基环保塑料袋薄膜表面的淀粉微球剥落并出现分层;全生物降解塑料袋薄膜表面裂纹坑洞变多,颗粒剥落。该结果可为研究包装用塑料...  相似文献   

7.
8.
众所周知,硫是煤的组成元素之一,其含量低者在0.5%左右,高者达7%以上。目前高硫煤的开采量占总产量的17%。我国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燃煤引起的大气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我国燃煤排放的二氧  相似文献   

9.
镁合金、钛及钛合金、碳纤维等材料,是较晚应用于装备制造业的材料。较详尽地介绍了镁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由此而采用的独特的加工工艺,介绍了其工艺污染及治理。对镁合金制品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修复后土壤的肥力,从而重建修复土壤的生态系统,以修复后土壤的理化性质为基础,研究基于发酵残留物改良修复后土壤的利用方案。分析经淋洗修复的镉污染土壤和经热解析修复的苯系物污染土壤与普通农田土壤的土壤肥力差异,并对两类修复后土壤添加发酵残留物,通过试验综合考察不同类型土样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土壤孔隙度和植物中污染物浓度,研究发酵残留物改良修复后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将发酵残留物与修复后土壤配比以达到改良土壤的方法是可行的,一方面可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植物中污染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工业有机废气的高效净化,探索了多组分VOCs催化燃烧过程的反应机制及催化剂构-效关系,整理了多组分VOCs催化燃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组分VOCs在催化剂上的“混合反应”特征,分析了影响其催化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多组分VOCs催化剂的设计思路,展望了多组分VOCs催化控制的研究方向。分析表明:多组分VOCs间的“混合效应”受VOCs的性质、催化剂的性质、反应温度、反应产物等因素的影响,通常表现为单向干扰、相互干扰及相互独立3种形式,通过VOCs分子间(或其与活性氧物种间)的竞争吸附、加速产物脱附等过程显著影响多组分VOCs的催化燃烧反应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不同燃烧过程颗粒物粒径排放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荷电低压颗粒物撞击器(ELPI)和稀释采样系统研究重庆市工业源、交通源、生物质燃烧以及餐饮业油烟等各类燃烧过程的颗粒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燃煤锅炉以及各类柴油交通源颗粒物数浓度峰值都表现出单峰型的变化特征,峰值主要出现在0.20~0.48μm之间;生物质燃烧和餐饮业油烟颗粒物的数浓度都呈现出双峰型的变化趋势,分别出现在核模态(0.02~0.07μm)和积聚态(0.2μm);水泥窑炉的数浓度也出现双峰型变化特征,分别出现在积聚态(0.12μm)以及接近粗颗粒物态的1.23~1.96μm粒径范围处.各污染源颗粒物质量浓度峰值主要出现在粗粒径态,交通源排放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相对较高.各类污染源数浓度分布主要集中在积聚模态,粗颗粒态的数浓度累计贡献都不到1%;质量浓度主要分布在粗颗粒态,核模态的质量浓度贡献都小于0.1%.  相似文献   

13.
民用生物质燃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20,自引:12,他引:8  
李兴华  王书肖  郝吉明 《环境科学》2011,32(12):3515-3521
民用生物质燃烧是我国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的主要来源.采用罐采样-GC/MS和DNPH衍生-HPLC这2种方法联用采集和分析了5种主要民用生物质燃烧排放烟气中的VOCs组分,并利用碳平衡法确定其排放系数.研究表明,秸秆和木柴等民用生物质燃烧总的VOCs排放系数分别为(4.37±2.23)g·kg-1和(2.12±0.77)g·kg-1,秸秆燃烧排放高于木柴燃烧排放;民用生物质燃烧排放VOCs中,最为丰富的物种为芳香烃和醛类,含量均在25%以上;秸秆和木柴燃烧除卤代烃和腈类含量差异较大外,其余物种分布比较类似;秸秆和木柴燃烧VOCs排放总的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16.9±8.2)g·kg-1和(10.8±4.9)g·kg-1;臭氧生成潜势比较高的物种依次为:醛类、芳香烃和烯烃/炔烃,其中醛类贡献基本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近期15万区调和科研成果,认为大别山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可划分两期一期为前寒武纪变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另一期为中生代未变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前者由橄榄岩、橄辉岩、辉橄岩、榴辉岩、角闪石岩、斜长角闪岩等组成,原岩是由基性-超基性侵入岩或火山岩经过构造就位的;后者由辉石岩、辉闪岩、辉长岩、闪长岩组成,属于燕山期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具有同源岩浆演化序列.通过对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详细研究表明,大别山目前还不存在蛇绿岩套,北大别榴辉岩及燕山期基性-超基性侵入岩的确定,为认识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火灾中有害燃烧产物对人的毒害是火灾致人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详细论述了火灾中几种常见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光气对生物体的毒害机理和急救措施,以为减小火灾的危害与正确施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生物质燃烧排放类腐殖质(BC-HULIS)的臭氧(O3)氧化开展模拟研究,利用总有机碳分析仪(TO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老化前后HULIS的光学性质和化学结构变化.研究表明,经臭氧氧化后BC-HULIS占相应的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比例降低,表明部分HULIS发生降解生成水溶性小分子化合物.此外经O3老化后,HULIS的质量吸收指数(MAE365)和芳香性指数(SUVA254)分别从1.8~2.7和4.2~5.0m2/gC下降到1.1~1.3和3.7~4.1m2/gC,表明老化后HULIS的吸光能力和芳香度均呈现降低.EEM-PARAFAC解析结果显示,BB-HULIS中荧光发色团主要由类蛋白荧光组分(C2)和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C3、C4)组成.O3老化后,BB-HULIS的总荧光强度显著降低,两种性质的荧光组分相对含量和荧光参数发生显著变化,如老化后HULIS中类腐殖质荧光组分的相对含量和腐质化指数(HIX)均显著高于老化前样品,表明老化过程发生类蛋白的降解和类腐殖质的聚合.另外,FTIR分析结果显示O3老化后含氧官能团含量显著增强,表明了O3老化对HULIS官能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煤及其燃烧产物中砷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研究了我国各主要聚煤区煤中砷的分布,煤的砷含量均值高于世界但低于美国,低于或接近我国土壤砷含量,但与地壳克拉克值比较,砷在煤中被明显富集。从各聚煤区情况看,砷的含量和富集因子均有中新生代煤最大,华南二叠纪煤为次,而华北石炭——二叠纪煤最小的特点。煤各级燃烧产物中砷分布研究表明,底灰中亏损,但富集于飞灰特别是细粒飞灰的表面,质量平衡率的计算显示砷大多能截留于飞灰中,呈蒸气状态逸散入大气的有限。   相似文献   

19.
镁钛铁矿是金伯利岩特有的副矿物,系金刚石矿床的指示矿物之一。因此,研究镁钛铁矿的标型特征对于金刚石矿的地质找矿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镁钛铁矿是钛铁矿的富镁变种,属于六方晶系、C_(3i)~2空间群,单位晶胞中原子数  相似文献   

20.
薪柴及经济作物秸秆在中国农村地区仍普遍使用,其燃烧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要排放源,当前对其排放特征研究仍比较薄弱.本研究选取了3种薪柴(白杨树、杉木和柑橘枝)和6种经济作物秸秆(黄豆秆、芝麻秆、玉米棒、棉花秆、花生秆和玉米秆),通过实验室模拟燃烧和稀释通道采样系统,采用Tedlar袋和Agilent 7820A/5977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采集和分析了烟气中102种VOCs组分组成,并对不同类型生物质燃烧排放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生物质燃烧排放的VOCs组分存在差异,乙烷(11.1%)、反-2-戊烯(15.4%)、乙烯(8.3%)和二氯甲烷(11.9%)是白杨树和杉木燃烧排放的主要VOCs组分;甲苯(49.8%)是柑橘枝燃烧排放的VOCs含量最丰富的物种;乙烯(11.8%~17.5%)和丙酮(9.2%~14.7%)是秸秆类燃料燃烧的主要VOCs组分.玉米秆、花生秆和柑橘枝具有相似的VOCs源成分谱,分歧系数小于0.1.本研究及已有报道中的生物质燃烧排放苯/甲苯比值范围是0.030~6.48,在开展源解析研究中,采用苯/甲苯比值大于1认定为受到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