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贵州省乌江干流思南段作为思南县县城饮用水源,存在水质达标率不高的问题,给思南县的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乌江思南段现存的主要环境问题,对总磷超标问题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同时乌江作为贵州的经济动脉,伴随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导致乌江水质改善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准东煤电二号矿井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对该矿井的地质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取水来源主要包括矿井开采时的矿坑排水水源和"500"东延供水工程五彩湾事故备用水池调水水源;取用矿坑排水水源和调水水源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水户基本无影响;基于地下水水质标准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极差(Ⅴ类),不宜饮用,且水中多项评价因子超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黄河内蒙古段干、支流2011年水质总体情况和沿程水质变化进行了分析。利用水质类别判定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3个监测断面进行评价,主要结果如下:黄河内蒙古段监测断面达标率为65.22%,其中,内蒙古黄河流域干流全部达到Ⅲ类水标准,支流水质58.3%断面水质为劣Ⅴ类,呈重度污染,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应放在支流水质的改善。内蒙古黄河干流入境段、出境段综合污染指数为0.57-0.38之间,水质相对较差;中段综合污染指数在0.29-0.36之间,水质相对较好;入境与出境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57和0.34,出境水质好于入境水质,黄河在内蒙古段水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是关乎民生的重要任务。本文简述了内蒙古自治区41个城市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和管理现状,分析了水源地水质超标原因,总结了水源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洛阳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饮用水源安全是城市安全的基础,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洛阳市2005年饮用水源水质24个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洛阳市地下水水质属于3类。污染较重的因子排序依次为总硬度、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铜、镉、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酸盐、亚硝酸盐、氰化物、铅。笔者认为,洛阳市只有通过水源地污染防治、生态恢复和建设、应急能力建设、预警监控体系建设、管理能力建设等具体工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污染源控制、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环境监督管理能力,才能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相似文献   

6.
水质风险评价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数据收集以及评估、有毒性评价、暴露评价、风险表征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以长江水为饮用水源水的N市水质健康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水源水体中致癌物质六价铬、砷的风险值较高,镉的风险值虽未超标但也已经接近国际标准;非致癌物质氟化物、铅、铁、氨氮、汞、氰化物、锰、挥发酚的非致癌风险都低于国际水平;水源水中11项污染物的危害指数排序为:砷氟化物六价铬铅镉铁氨氮汞氰化物锰挥发酚,其绝对值大部分都超过了1。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11日,某车站职工及家属反映饮用开水后出现恶心症状。我们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水样检测。结果表明,该车站及家属楼所用水源存在多个项目超标,引发饮用此水的人群出现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8.
水源地水质监控预警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控预警体系建立的必要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征、监控现状及存在问题,着重介绍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控预警体系的技术路线,为我国饮用水源应急监控系统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家港河凤凰段位于张家港市凤凰镇,受上游、支流水质以及区域生活污染源等影响,河道出入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较低,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和总磷。本文通过水质现状分析和现场调研,总结了水质难达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水质提升整治方案,对改善张家港河水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成蟹养殖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河蟹生态养殖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于2013年3—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成蟹池和水源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整个养殖区间水源和成蟹池总磷和总氮均超标,且成蟹池总磷总体上较水源高,水源和成蟹池总磷浓度最大超标幅度分别达213%和184.5%;水源总氮高于成蟹池,最大超标幅度分别达434.2%、211.7%。在养殖周期中,成蟹池CODMn持续升高,且总体上高于水源组,水源组CODMn则呈现先逐渐升高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二者基本上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成蟹池中主要超标指数为总磷、总氮、p H值、CODMn;水源主要超标指数为总磷、总氮、硝酸盐、CODMn。从整个养殖周期来看,成蟹池中溶解氧、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优于水源组,而p H值、CODMn、磷酸盐、总磷较水源略有超标,但超标幅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体环境中多氯联苯的存在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水体、水体沉积物及水生生物3个层次,系统分析多氯联苯在中国部分水体环境中的污染水平及其可能的致污原因。其结果表明:中国的大部分水体直接含有多氯联苯的量符合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对饮水安全不构成直接威胁;沉积物中存在的多氯联苯大多源于航海运输事业的污染物排放,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运输船只的排污进行限制;水生生物中多氯联苯的含量在香港和珠江口出现超标现象,应引起人们的注意,积极改善该地区的水产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12.
流溪河水质评价与监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流溪河水源1997-2003年连续7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有机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流溪河水源的有机污染综合评价值逐年升高,水质逐年变差,尤其近3年来出现重污染现象,且各断面在枯水期受到的污染最严重;其次为丰水期;平水期受到的污染最轻.最后提出了加强有机污染监控和保护流溪河水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调查了新疆某集中式饮用水不同水源类型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对不同的水源类型进行了数据对比,以为测量分析中出现的异常数据提供一个有效的鉴别依据。采集了新疆集中式饮用水不同类型水源经放化分析及测量总α、总β数值,得到新疆集中式饮用水不同水源类型放射性水平,并对不同类型的水源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新疆某集中式饮用水不同水源类型的放射性水平基本处于正常环境本底范围,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未见异常;总α、总β的放射性浓度的高低是相依而存的,总α放射性浓度高的,其β的放射性浓度也高,总α放射性浓度低的,其β的放射性浓度也低;湖库型、河流型、地下水三种水源地的总α、总β的放射性浓度的高低的起因,主要包括其地理位置、水源类型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影响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效能的地下水水质和回灌过程中井堵塞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水质处理方法和水源热泵用地下水水质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5.
微污染水源水中磷的去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量和限量的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和城市污水中的氮磷进入水体,使饮用水水源受到轻度污染,这不仅威肋了人类的健康,也对传统净水工艺提出挑战。研究了电凝聚法对微污染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并探讨了电流密度、电解时间、pH值等主要因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系统的弹塑性及其安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资源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人"对水资源安全系统的作用,明确提出"人"是水资源安全的主体。运用弹塑性理论,提出了水资源安全系统的弹性与塑性内涵。在水资源安全系统的弹性范围,推导出水资源安全的平衡方程、相容方程和本构方程,并进而分析了水资源安全系统从安全状态到危险状态的转化过程,即系统表现出的弹性、弹塑性、塑性极限以及完全破坏状态模式,从数学和力学角度描述了水资源安全的机理。当"人"的扰动力大于水资源安全系统的弹性界限时,水资源安全系统就会出现塑性变形,即出现威胁水资源安全的问题,若扰动力进一步增大,水资源安全系统就会出现严重破坏或崩溃。  相似文献   

17.
农村饮用水安全及其对策措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农村饮用水安全总体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如工农业点面源、生活污染源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饮用水质超标,季节性缺水、供水设施简单、制水工艺不足、供水水质二次污染,水源保护及水质监测不力、行业管理服务滞后等,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认识农村饮用水安全内涵及卫生指标体系。采取加大工程建设方案优化力度、增强饮水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兴办乡村供水工程、采用合理的水处理技术设施、加强水质检测建设等工程措施,以及严防农村点与面源污染、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创新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及监督措施、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积极研究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等措施,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饮用水氯消毒的现状,分析了氯消毒副产物的形成机理,简要论述了其控制方法,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这对进一步系统开发可有效控制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经济高效的相关处理新技术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重点分析和研究城市水源污染、水厂工艺、管网二次污染及城市供水管网不完善等几个因素对城市供水安全的影响;针对供水安全问题提出了保障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的对策和技术措施;同时建立了预警信息系统和应急预案,为解决不同城市不同区域饮用水安全问题和完善城市供水系统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高城市的供水安全度,保证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