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出一种新的不确定性模糊多目标规划(IFMOP)模型。该模型将不确定性信息直接引入优化过程,从而得到以区间数表示的优化解;在模型优化解的解译过程中,将各个变量在区间内进行适当组合就能得到各种决策方案;模型能够与决策者直接进行交互,充分考虑决策者的反馈意见,以便获得最终满意的决策方案。该模型计算方便,其求解过程中不会生成复杂的中间模型。该模型已被成功地应用于云南洱海流域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2.
不完备信息条件下流域环境系统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开发了一套新的流域环境系统规划方法,该方法将不确定性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与系统动力学模型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IFMOP充分考虑到了流域环境规划所面临的信息不完备问题,将不确定性信息直接引入优化过程。从而得到以区间数表示的不确定性优化解。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大理洱海流域为例,应用区间数量优化模型对流域的农林土地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洱海流域目前的土地利用结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具体调整方案因分区不同而不同.决策者可以在模型解的基础上,结合经验和系统新信息对模型解作进一步解译以生成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在适当的非点源污染贡献的范围内土地利用的经济产出最大,从而达到流域农林土地利用的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旅游城市环境系统的综合性、多目标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出发,提出用不确定性模糊多目标规划(IFMOP)模型来解决旅游城市 环境规划优化问题。通过建立旅游城市环境不确定性模糊多目标规划系统模型(IFMOPMTCE),使旅游城市环境系统的特性在模型建立和求解过程中得以充分反映,同时也有效地协调了环境经济等目标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该研究为旅游城市环境规划工作提供了一种较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针对生态城市水资源配置的不确定性、模糊、多目标特点,建立了基于不确定性基本理论的不确定性模糊多目标(IFMOP)水资源配置模型.该模型改变了以往按照确定性目标进行优化的思路,用区间参数的方法将现实中的不确定因素表现为区间形式,将各变量在区间内组合求解,并且通过决策者与模型的交互,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很好地体现了实际决策过程.通过采用华北某市新区水资源数据进行优化配置实例验证,得到了较为合理的2020年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简要分析了经济开发区环境规划的特点,指出目前所采用的方法不可能有效地实现对开发区环境经济系统的优化设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一套基于环境承载力的不确定性人-模交互式环境系统规划方法,将大气、水及资源等子系统有机地通过模型整合起来,并充分考虑到了环境经济系统的不确定性与部分因子的不可量化性,通过人与模型的交互过程,将决策者及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与模型结合起来,从而尽可能地保证规划决策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评价-模拟-优化”的流域环境经济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域管理是一个具有经济、社会与水环境等多维发展目标的复杂系统,不同目标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响应关系,如何模拟、协调、优化各种目标,是长期制约流域环境经济优化决策的关键技术瓶颈之一.当前在构建流域模型时往往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的考虑,采用线性单向建模思路,忽略了流域环境经济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和整体性,难以实现最优决策.针对这一不足,结合现有流域模型的建模经验与流域量化管理的需求,从系统优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基于环境经济协调度模型、系统动力学模拟模型和Powell优化模型提出了流域环境经济优化决策模型(简称ASO模型).该模型弥补了现有流域模型仅能在概念上描述因果反馈关系的不足,在数值模型上实现流域经济-社会-水环境各子系统中反馈回路的闭合,提供了一种对流域系统复杂反馈关系的模拟方法.最后,基于该模型对抚仙湖流域进行了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8.
澜沧江流域综合开发,是云南省投资最大的跨世纪工程。为把该区域资源开发、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起来,谋求流域整体开发的最佳效益,课题组从研究人类经济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环境条件对经济开发的制约入手,把整个流域看作一个大的人类──环境──经济系统,应用遥感技术和最新遥感信息源,在采用系统工程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遵循整体性原则、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测、开放性原则和分解协调原则,确定了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依据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分析了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发展趋势,制订了流域的环境保护对策与治理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性约束下开放流域系统氮磷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有机污染物控制力度不断加大,氮磷营养盐逐步凸显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因子.如何以流域氮磷环境承载力为约束,实现经济社会优化发展已成为我国流域环境管理面临的主要难题.传统的环境承载力研究局限于流域内部的自然资源约束和经济社会优化,忽略了流域内外物质交换对承载力的影响,结果往往以牺牲外部可持续性为代价.基于开放系统视角,本研究提出可持续性约束下的流域氮磷环境承载力概念与测度方法,认为流域氮磷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流域内外氮磷营养盐交换平衡的前提下,流域水环境氮磷含量达标情况下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以氮磷污染严重的滇池流域为例,构建了氮磷环境承载力优化模型,得到滇池湖体氮磷达标和流域内外氮磷交换平衡约束下流域的最大人口承载能力为538万人,相对于现状2010年可提升32%;此外,外流域调水、氮磷循环利用率和污水外排等措施对承载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流域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和特征,流域规划和管理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方法和工具已不能充分满足流域规划和管理的需要.因此本文以开放复杂巨系统研究方法论为指导,提出了流域计算机集成模型系统的概念,探讨了其构成和结构.指出该系统应是专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库技术、数学模拟和优化等多技术综合集成的系统.最后对其在水库流域水质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环境规划中情景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确定环境规划中情景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主要包括:对象和焦点问题及关键决策识别,核心要素识别,驱动因子列举,驱动因子重要性和不确定性排序,核心情景驱动选择和情景勾画,情景的丰富和应用.以邛海流域的环境规划为案例进行分析,设计了2005-2015年的4种情景,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SD)和不确定性模糊多目标模型(IFMOP)对情景进行了定量描述和分析.结果显示,邛海的环境污染压力正在增大,污染源治理和生态工程是需要优先考虑的项目,但所需的投资巨大,对地方财政造成很大压力,需要寻求新的投资途径并加强环境管制.   相似文献   

12.
将IFMOPOMTCE该模型应用于昆明市旅游圈旅游环境规划优化的实例当中,取得了较为成功的效果,并采用情景分析和交互式调整的方法制定出两种方案。通过比较分析确定出适合昆明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最优发展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从而证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modified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for energy planning. The original footprint model can only evaluate energy savings, but not the substitution of fossil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carriers. With the modified calculation model, energy savings as well as substitution potentials can be described. The examination of case studies where this model has been applied in energy planning l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modified calculation model which are discussed subsequently. Hence it follows that the modified calculation model is suitable for energy planning processes from analysis to decision making. Used as a communication tool the model shows whether the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being realized on different levels of energy planning.  相似文献   

14.
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是监督规划实施管理、保障规划实施成效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智慧规划转型的关键支撑。针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研究重机制、轻理论,以及缺乏一套科学可用的监测评估预警技术方法支撑的不足,在系统分析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目标与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等新型信息技术(“ABC”技术)为支撑,覆盖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业务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模型体系,并结合信息系统建设案例,介绍了基于“ABC”技术的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模型体系对实现各地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精准评估、及时预警”的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资源承载力计算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可以预见到的期间内,土地仍是人们获取食品的最便于使用和最经济的资源。资源承载力计算至今仍是一项制定人口发展计划、经济发展规划、能源发展规划等的重要基础工作。随着系统理论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系统的本质和特性认识的逐步加深,资源承载力计算方法正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从比较偏重于理论探讨到逐步解决实际问题的演变过程,正经历着从仅使用静态模型到为满足人们对动态分析要求而采用动态模型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回顾资源承载力计算的各种方法,探讨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并提出一种计算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土空间治理模式正由原空间规划“集群”向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转变,国土空间安全这一空间发展底线问题成为规划各界热议的焦点。基于系统理论,梳理了国土空间及其规划系统,重点分析了具有什么系统性质的空间规划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土空间安全。研究表明:(1)国土空间规划完善的法律体系与科学的系统接口是保障国土空间系统安全的关键; (2)国土空间规划立法,应构建以国土空间规划法作为基本法,形成以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为核心的结构清晰、内容统一的法规体系,以使空间规划系统结构合理;(3)系统接口方面,建立以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为主要类型、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为核心的三维系统接口,实现“五级三类四体系”的三维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