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和 《劳动保护》2003,(5):68-68
腰伤在企业职工工伤认定工作中是个难度较大、争议颇多的话题,本文通过分析两起因腰伤申请工伤认定的案例试图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工伤保险政策,正确把握、界定好符合工伤范围的腰伤性质。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职工患了尘肺病等职业病,其申请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应在申请主体、申请期限、申请材料等方面注意哪些问题?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应当向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认定是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2010年12月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新修订的《工伤认定办法》,对工伤认定的程序作出了新的规定,《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规定了工伤认定制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工伤保险事业取得显著进展,在保障职工的工伤保险权益、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国务院对《条例》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和工伤认定范围,增强了参保强制性,大幅度提高了工伤待遇,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截至2012年底,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9亿人,9年来累计享受待遇人数达816.8万人,基本实现了工伤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同时,各地也反映,在实施新修订的《条例》过程中,有一些政策、标准和程序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为全面准确地施行《条例》各项规定,规范工伤认定、工伤保险待遇确定和支付,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和相关用人单位的权益,我部拟定了《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共有18条,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内容,现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6年原劳动部在总结各地改革试点的基础上 ,发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 ,简称266号) ,规范了工伤保险制度。与50年代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相比 ,266号在工伤认定范围、待遇补偿标准、基金管理制度、劳动鉴定和工伤争议仲裁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新办法的实施 ,有力地保障了工伤职工的权益 ,缓解了工伤职工与企业的矛盾 ,维护了工作和生产秩序。然而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 ,制度设计上的一些不足开始显现出来。与其他国家工伤保险制度相比较 ,国外工伤津贴、基金制度、特殊情况下的补助和上…  相似文献   

5.
《工伤保险条例》的修订,扩大了原条例的适用范围,调整了工伤认定范围,简化了工伤认定、鉴定和争议处理程序,提高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标准,加大了对未参保工伤职工的权益保障,增加了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  相似文献   

6.
当前工伤认定和赔偿程序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拥有工伤认定的专属行政权。而从第2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动机主要是针对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因而应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工伤待遇的情形。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作为法律授权从事一定行政职能的机构,其支付行为的依据正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  相似文献   

7.
201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工伤保险条例》颁布实施整整10年。这一年,《劳动保护》杂志走过整整一甲子。10年来,我国的工伤保险法律法规从无到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工伤保险事业走上了法制化轨道。10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工伤认定、特殊行业参保、先行支付、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工伤辅助器具配置等一系列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到2020年,  相似文献   

8.
针对深入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的情况,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难点有:工伤认定政策放宽带来的难点以及工伤保险与预防、康复存在事实上的脱节现象。采取了5个方面的对策:实施教育及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工伤认定工作的研究,完善工伤保险中的事故预防机制,以及建立工伤预防基金,强化安全“三基”工作。  相似文献   

9.
林静 《劳动保护》2011,(4):70-71
2011年1月1日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对于老条例共作了24处修改,主要体现在7个方面,即:扩大了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调整了工伤认定范围;简化了工伤认定、鉴定和争议处理程序;提高了部分工伤待遇标准;加大了对不参保单位的处罚力度;加强了对未参保工伤职工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0.
《工伤保险条例》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分散企业用人的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执行中还存在难题,如公务员的工伤管理混乱;小微企业不规范用工人员的工伤认定难;不同政府部门关于工伤及其他社会保险政策执行政策口径不统一;工伤保险对于小额赔付的周期偏长,不够灵活等。针对这些问题,建议综合治理规范劳动关系,对有关政策规定进行修订,以及加强有关工伤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内部协调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实施以来.有关工伤认定法律文书格式,一直没有作统一规定。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各地也都自行设计工伤认定法津文书。笔者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几种常用的工伤认定法律文书制作,谈谈自己粗浅的想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秋河 《劳动保护》2002,(2):40-40
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已愈来愈显现出其保障工伤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伤职工的医疗救治、分散企业工伤风险和减少职业危害的作用.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工伤认定和争议处理方面所反映出的问题比较突出.笔者认为,在工伤保险活动中,能否正确运用行政权和司法权,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经济发展等领域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发生工伤人数440万人,累计评定伤残等级人数190万人。积极推进工伤预防工作,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对实现工伤保险的科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政策上的新突破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工伤保险基金可用于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的支付,  相似文献   

14.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取证,在7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由此可见,调查取证是工伤认定的关键环节。如何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呢?作为从事工伤保险工作的实践者,笔者认为,在接到企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葫芦岛市工伤保险制度改革起步较早,是1992年利用全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机,按原劳动部提出的工伤保险政策改革思路出台的政策.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出台后,在认真调查和测算的基础上,就工伤预防制度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咨询台     
工伤是如何认定的自1996年10月1日起试行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对工伤的范围及其认定作出了明确规定。职工由于下列情况而致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见本单位负责人指定  相似文献   

17.
日前,记者从福建省政府获悉,我省近日修订了《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扩大了工伤保险的参保范围和工伤的认定范围,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纳人工伤保险的适用范畴,并大幅度提高了工伤保险待遇。今后,职工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主持人,你好:我替同事加班,结果受伤了,公司说不是我的工作范围,是我私自替别人加班的,算工伤吗?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根据你叙述的情况,是可以认定为工伤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9.
工伤认定举证责任的分配关系到工伤劳动者权利的保护能否得到实现。《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即工伤认定实行有利于工伤劳动者的举证责任倒置,但在工伤认定行政诉讼中却发生改变,使得工伤认定中举证责任最终由工伤劳动者承担,立法目的和实际运行发生巨大偏差。从要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重构工伤认定程序。  相似文献   

20.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选择一个单一的永久性的固定法>(劳部发[1996]266号)第十一物作为参考,不能选择临时性的条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取证,在7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由此可见,调查取证是工伤认定的关键环节.如何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呢?作为从事工伤保险工作的实践者,笔者认为,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待遇申请后,应根据申报的材料对事故进行基本情况分析,初步确定是否认定工伤,然后按照"时、地、人、事、因、果"六要素进行具体调查取证.通过实践,颇为顺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