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倍受党、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指引下,全行业的安全生产已卓有成效。“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已在众多企业中普遍树立起来。  相似文献   

2.
安全评价、事故隐患排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为依据,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3个角度,论述安全评价、事故隐患排查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之间的关系,即:安全评价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方针,提倡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体现;事故隐患排查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居安思危、防范未然、以唯物辩证法进行事故预防的体现;安全生产标准化是贯彻落实"综合治理"方针,提倡天时、地利、人和,尊重科学,着眼未来,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护》2006,(6):I0012-I0014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条例。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安全生产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省把国有林场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然管安全”的原则。抓重点,攻难点,建规章,创先进,不断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但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国有林场安全生产管理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整个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现就国有林  相似文献   

5.
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确定的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为达到事业前进的方向和一定目标而确定的一个时期的指导原则。从1949-2009年的60年间,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在逐渐演变,这种演变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渐进。根据历史资料,我们发现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大体可以归纳为3次变化,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安全生产, 人人关注,共同遵守,大家维护.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基本方针,不可不熟.  相似文献   

7.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工作长期的方针,这一方针揭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在规律,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安全生产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手段。企业重视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既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任务,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企业要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整体规划和建设之中,坚持“险时搞救援,平时搞防范”的基本原则,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五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徐州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狠抓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监督管理和目标管理三个体系,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去年,全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13.67%和3.67%,连续两年下降;万人事故死亡率为0.55;工矿商贸企业连续两年未发生  相似文献   

10.
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方针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安全第一”,到七十年代之后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再到当前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四字到八字再到十二字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完善。在上述工作方针中,始终放在第一位和坚持不变的是“安全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