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东亮 《环境》2013,(3):44-47
慕田峪,长城脚下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偏僻小山村,欧洲人称它能和"法国最美丽村庄"伊瓦尔镇相媲美。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小山村的缔造者,竟是一位名叫萨洋的美国人。慕田峪村,位于慕田峪长城脚下,距离北京市约60公里。这里风景如画,空气清新。村子周围群山环绕,一抬头就能看到在山间蜿蜒盘旋的"巨龙"。山上各种树木,颜色深浅不一,配上蔚蓝的天空,实在让人心旷神怡。很多资深驴友心目中的圣地"箭扣野长城",就在村北边的山上。  相似文献   

2.
走进崇礼     
长城犹如一条巨龙,东辞浩海,西去大漠。它不时地摆动壮美的身躯,忽而腾跃,忽而盘桓,令人荡气回肠。但见它在燕山的峻岭上惬意地一斜身,那肩头便突然向北移去,直逼北纬41 3度——这里属内蒙古高原的南部边缘,是长城最北线的要塞雄关独石口。而后,长城回缩龙身,在独石口西侧划出了一条美丽的弧线……于塞北的大马群山上,在长城硕大的肩窝里,静悄悄地藏居着一个魅力小城——河北张家口的崇礼县。  相似文献   

3.
久野久     
<正> 久野久(Hisashi Kuno)教授是世界上著名的岩石学家,在火山学和火山岩石学方面造诣颇深。 作为火山学和火山岩石学家,久野抓住了两个“支柱”——玄武岩和辉石,并在它们的地质产状特点、成因及分异作用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久野久1910年1月7日生于东京,早在学生时代,当他一跨进地质系的门槛,就对火山岩发生了兴趣。1929年,十九岁时进入东京大学地质系,专攻岩石学。在坪井教授的指导下,调查了伊豆半岛北部的火山岩地质。1932年以此为论文毕业。同年发表了《关于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方长城的生态学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德政  杨姝影 《环境保护》2005,(1):46-48,53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中国北方长城沿线的生态环境演变及生产方式更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历史时期,处于不停摆动中的长城一直具有旱作粗放农业和游牧业分界的生态学指示作用;旱作农业与北方游牧业在长城沿线的拉锯式摆动与生态环境的退化与恢复同步。由此可见,长城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发展的安全北界。长城的生态学指示作用可为中国北方地区生产方式的选择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一道世界上唯一的人造长城,不久非洲也将在乍得湖与塞内加尔间建一3500公里的绿色长城,跨过该大陆的许多脆弱生态地区,如萨赫勒(Sahel)。这道防护林将由日本农林厅帮助设计建造。这一道防护林建成后可以帮助非洲保护这一地区的土地,防止沙漠化与土地退化。据日  相似文献   

6.
陕西不同区域接地逆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开展污染气象观测整理计算的33个项目54期有关边界层小球测风和低探观测资料,分析了陕西省冬季和夏季接地逆温强度及厚度区域分布特征,不同区域接地逆温最大厚度出现时风速廓线和温度廓线特征。分析表明:陕西省接地逆温以西安、咸阳和宝鸡等大城市周围,工业区以及陕北长城沿线荒漠区最为强盛,太白山区及秦巴山区最弱,山区、丘陵地带弱于平原地区,冬季强于夏季;接地逆温最大厚度出现时,地面风速较小,大气层接稳定,陕北长城沿线荒漠区大气水平扩散能力较强,陕南山区次之,关中城市工业区最弱。  相似文献   

7.
北京是一座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古都。它不仅拥有独特的城市建筑风格和优美秀丽的环境,而且还拥有最雄伟的万里长城。然而,古老的长城,却遭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为了迅速查明长城现状,保护环境,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地质部、北京市政府联合进行了长城考查。我国首次应用先进的遥感技术研究长城,为考古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为深入研究、保护、开发、管理奠定了基础。长城调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国文物普查达到了现代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河北长城长电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长电极")位于著名数学家祖冲之故乡涞水县,是生产矿热炉用炭电极为主的专业生产厂家.产品丰要用于金属硅、铁合金、电石等冶炼行业,长城长电极产品已畅销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德国等国家.  相似文献   

9.
广日 《环境》2000,(10)
由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人为的破坏,象征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万里长城目前已有三分之一不复存在。据世界上第一个徒步走完万里长城的中国著名长城学专家、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介绍,绵延万里的明代长城,长期以来由于沿线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再加上人为因素的破坏,破损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在西部干旱荒漠区,有的地段早已被沙漠埋于地下,目前万里长城的基  相似文献   

10.
都市野菜园     
我住的楼房后面,有一块长满杂草的空地,我和父亲用了半天的时间将它开垦出来,栽下他从乡下带来的野韭菜和马齿苋,还有两颗丝瓜种子。当它们绿绿地覆盖着这一小块土地时,我在电话中高兴地告诉父亲:马齿苋开花了,野韭菜割了又长了出来,丝瓜秧也牵出长长的藤蔓。  相似文献   

11.
夔门寄情     
野平 《环境》1994,(11)
你位于瞿塘峡口,是长江三峡的起点。没有你,就没有三峡胜景。相传,你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杰作。你是中国的另一道长城。你两岸陡似城墙、狭似走廊,且上悬下削。能镇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自古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之说,也有“一夫当  相似文献   

12.
赣南牛岭矿床是一个花岗岩外带型铀矿床,矿化产于马岭岩体南西外接触带上泥盆统三门滩组砂岩中,北东向再里断裂、野坑山断裂和岩体接触带构造共同构成矿区的构造格架,花岗岩体"超覆"于上泥盆统地层之上。野外调查表明,野坑山断裂走向为NNE-NE,倾角70°~87°,构造面平整,见水平擦痕,构造带由胶结松散的构造角砾岩组成,具有矿后新构造特征。根据牛岭矿床层控成矿特点和野坑山断裂左行平移性质,认为野坑山断裂东盘与西盘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剥蚀程度,是牛岭矿床深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海南珊瑚礁贸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立金 《环境》2007,(12):22-27
珊瑚礁享有"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和"海上长城"等美誉,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姿多彩、也是最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不仅涵养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是极为重要的渔业与观光资源.  相似文献   

14.
8月7日傍晚,当我们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见到野荷花时,我长长地“啊”了一声。一望无际的野荷花,远离喧嚣的人世,一尘不染,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这份难得的宁静。面对这一切,我的心醉了。在湖边,只有零星的几朵荷花绽放着,而湖中,掩映于潆潆水雾之中的是一片长势旺盛的荷花。有几个男生下水了,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野大豆(Glycine soja)与其它草本植物混生区会逐渐演变为以野大豆为单一优势种草地的机理,该研究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以野大豆为供体植物,黑麦草(Lolium perenne)、狼尾草(Pennisetum)、野大豆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受体植物,研究野大豆茎叶水浸液对这4种牧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野大豆水浸液对4种牧草的种子发芽率、幼苗株高和根长、干物质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a、b总量均具有抑制作用,对黑麦草、野大豆和紫花苜蓿的叶绿素b含量也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但对狼尾草叶绿素b含量则有显著性促进作用(P0.05)。化感作用对不同受体植物或同一受体植物不同部位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幼苗根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株高;不同受体植物对野大豆茎叶水浸提液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悔恨的泪水     
立夏时节,操作室旁来了一个施工队,在一个开阔的坝子上热火朝天地修起场所来.这个施工队仿佛在赶工期,白天黑夜没有间断的迹象,轰隆隆的推土机像条蛮牛突突地在工地上撒着野,旁边几个搅拌机的声音震耳欲聋,嗡嗡地趴在工地上大量地吞噬着水泥、沙子和水……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尽快进行春耕,日本北海道上富良野町农民在白雪覆盖的田地里喷洒融雪剂,加快融雪速度。图为当地农田被喷洒融雪剂后模样,仿佛抽象画作。  相似文献   

18.
葛红 《沿海环境》2000,(11):20-21
高温、高湿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威胁.据测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8月.当气温高于32℃时,人便感到暑热难耐,温度再升高,人体便要靠大量出汗来调节.若高温持续,则人体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脉搏加快、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死亡. 湿度大小也能影响热感,如气温高于28℃,绝对湿度(水气压)大于30百帕时,人就会感到又闷又热.据实验,人如果在45℃饱和湿空气中呆1小时,就会发生中暑昏迷.故我国高温灾害天气的标准为:长城以南最高气温≥38℃,绝对湿度≥34百帕;长城以北最高气温≥36℃或最高气温≥33℃,绝对湿度≥32百帕.如今,我国…  相似文献   

19.
资料库     
《环境》1994,(2)
曼哈顿岛是美国纽约的市中心,隔着东河海湾与长鸟遥遥相望。住在曼哈顿的德国移民,每年6月都由教会组织一次集体前往长岛的野餐活动。1904年租了豪华游轮“斯洛卡姆将军”号,准备渡过东河到长岛野餐。此船排水1281吨,可容游客2500名。6月15日9时40分,船在曼哈顿起航,旅客1300人,成年男子不上100人。船以每小时15  相似文献   

20.
风蚀对窟野河流域产沙贡献的时间尺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蚀在黄土高原风水蚀复合区的侵蚀产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利用窟野河流域神木水文站水沙资料及有关气象资料,分析了风蚀对窟野河神木水文站以上流域产沙贡献的时间尺度特征。结果表明,风力的侵蚀搬运对窟野河流域产沙起着重要的作用。月时间尺度上,风沙入河量存在"存储-释放"的过程;风蚀产沙贡献在3月和11-12月出现高峰值,4-9月风蚀贡献率逐渐降低;冬春季节淤积的泥沙,在夏季逐渐被冲走,到了9月,把淤积的泥沙最大限度冲走而开始新的淤积过程;月时间尺度上风蚀贡献率与风蚀气候因子分布趋势一致;7、8两月的风沙贡献量占年风蚀贡献总量的80.5%,风沙贡献量的峰值出现在7月,约7.75×106 t。季尺度上,夏季风蚀贡献率最低,仅7.8%。秋、冬季逐渐升高,春季达到最高,风蚀贡献率为28.6%。年尺度上,风力作用对神木水文站以上流域的产沙贡献为17.2%,风蚀贡献量为12.7×106 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