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希 《环境》2012,(3):34-37
他视力障碍,却与自动化设备操作结下不解之缘. 他身形单薄,却冲锋在前,始终奋战在环境监测工作一线. 他学历不高,却酷爱学习,勇于挑战,在科研的征途上征服了一个又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2.
陈肯,男,1926年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今属张家港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江苏省直书协顾问。曾在北京、南京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出版有《陈肯书法选集》、《陈肯行草杜甫秋兴八首》。获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德艺双馨”会员荣誉称号、国际书法大展特别荣誉奖、全国书鹅轩大展金奖、中国当代书法家金奖。获“中华炎黄书法艺术名人”、“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他的字宗法二王,上探秦汉、下窥明清,以行草驰名;作品严谨稳健、雍容和乐、神清秀骨。他主张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书法作品。周谷城先…  相似文献   

3.
<正>书法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其发展离不开诗词歌赋与历史文化的滋养。刘熙载《艺概·书概》中有言:"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大凡在书史上卓有成就的人,都有着深厚的学养。罗红胜亦中如此。他本着培根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之句,不仅研习书法名家名帖,熟读书法史论,而且对古典诗词,中国历史等亦有所涉猎。他的创作室里赫然放着全套《二十四史》和各类书籍。见其人,才明白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真正含义。罗红胜,1969年11月生于湖南汉寿,现为中南大学艺术学  相似文献   

4.
吴洪美,徐州市环保局办公室主任,1955年12月生,洪泽人,1974年入伍,1980年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1996年转业地方。洪泽湖水的沁心和柔情,大别山(入伍时的所在地)的恢宏和壮观,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思维中。多年来,他潜心探索和把握书法传统功力与个性创意的对立统一,追求在抽象的线条中体现哲学、文学、美学的内涵,这是他非常难能可贵之处。他的书法具有典型的“中和美”,高古典雅,清秀洒脱,既体现了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与现代意识的结合,又显现着个性艺术的风采。吴洪美一直活跃在军、地书坛。作品多次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等地展出;…  相似文献   

5.
<正>谈起阅读,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的成功都归功于阅读。宋真宗赵恒在《励学篇》中的名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并不陌生,他告诉我们: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鲁迅先生从小酷爱读书。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  相似文献   

6.
农民李洪儒成功解决盐碱地绿化难题山东省青州市黄楼镇芦李村53岁的农民李洪儒经过4年的艰苦攻关,成功地解决了盐碱地上搞绿化这一难题,他研究的盐碱地永久性绿化方法.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并于今年元月一日获国家专利。李洪儒自幼酷爱养花,从1981年开始花木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雅安·阿瑟斯-伯特兰(Yann Arthus-Bertrand),1946年出生于法国,法国纪实摄影大师,环境保护主义者。摄影作品曾被刊登在《LIFE》、《国家地理杂志》等刊物,出版《鸟瞰地球》摄影集,足迹遍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伯特兰自幼酷爱大自然,他在30岁的时候和妻子安妮(Anne)搬到非洲肯尼亚,在那里研究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中的狮子。就是在非洲,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个用摄影捕捉绝美风景的独特方  相似文献   

8.
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已有书法能够平衡人的心理的思想。本文从书法练习与情绪、书法练习与人格、书法练习与心理健康等方面,总结了书法练习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其中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
一位正值中年、事业如日中天的企业家,因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而不能自拔,突然跳楼轻生,人们感到惊愕,因为就在自杀前十几分钟,他还面带微笑,颇有风度地签署文件。一位青年作家,为了写一部长篇小说,近一年来埋首于文字之中,给自己定下了“不读报、不看电视、不会客、不下偻”的“四不”规矩,连自己酷爱的音乐也极少涉及,只顾徜徉于自我世界之中。最近,他常说孤独难熬,甚至想自杀。  相似文献   

10.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弘扬中国文化、传承中国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书法教育还十分落后,语文教师担负着进行书法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兰亭序帖》是语文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书法素养的最佳案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职书法教育的目的、方法和意义,探讨了书法审美教育。通过传统书法学习,让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通过合适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2.
帝王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道特有的书法景观,其中以唐太宗、宋徽宗、清高宗三位帝王书法最为著名。在书法方面,他们都走了一条宗法名师的道路,并在各自统治时期内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而他们各自取得的书法艺术成就却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3.
赵万和,字谦和,1959年出生于江苏高邮。书法幼承家学,大学期间又得名师陈从周、陈大羽、周志高的指点。楷书取法赵孟,溶入褚遂良、李北海笔意,追求古雅自然之风;行草则宗法二王,吸收宋、明、清及近代诸名家之笔势和笔意,力图温雅、劲健、入古出新。其书雄健挺拔、工整秀丽,颇得同道赞许。近年来,赵万和先后在《书法》、《书法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和文章,作品多次参加省级以上书展,并多次在全国性书法比赛中获奖,发行过书法书签,其书法及传略入选《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墨迹》、《中国当代青年书法一千家》等辞典,部分作品被博物馆、纪念…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书法篆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较具审美价值.步入21世纪,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书法篆刻重新获取一定关注,但分析新时代社会发展现状不难发现,书法篆刻的实用性价值逐渐被削弱,主要以视觉艺术为发展方向,导致中国书法篆刻与广大人民群众脱离,严重制约中国书法篆刻的持续...  相似文献   

15.
书法专题可以作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教师书法技能的培养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激发兴趣,培养学员的学习习惯;举一反三,培养学员良好的教学规范;采用现代科技,提高书法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6.
汉字始于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并由此形成了书法艺术。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门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书写的美观也代表着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本文旨在介绍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希望拉近书法与读者的距离,让书法成为我们丰富日常生活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在天津市纪念中国著名作家梁斌诞辰100周年文学艺术展中,占据了半个展厅的中小学生歌颂梁斌及红色经典的100余幅书法作品,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这些书法作品得以展出,与天津书法家冯连贵先生的辛勤栽培密不可分。连续10年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冯连贵先生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是著名书法家耿仲敭先生的入室弟子,华世奎先生的再传弟子。其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展赛中获奖。他分别被中国书协研究部和中国硬笔书协授予"新中国有突出贡献书  相似文献   

18.
面对当今书法界作者多、观众少,书法家队伍扩大、中学生书写水平降低的尴尬现象,反思与书法艺术密切关系的高中语文教学会发现,高中语文在当代书法与文化疏离中存在着失位现象,表现在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与书法的疏离等方面。因此,我们要通过更新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打造学养深厚、具有远见卓识的教师群体,密切语文与书法艺术的关系和通过适当引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书热情和书法意识,搭建书法艺术健康发展的平台来重塑高中语文在当代书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近代史上 ,欧洲率先完成产业革命 ,按照资源分享观点 ,这是因其科技先进、工业发达、物质文明远远领先于地球村的各大陆洲。然而 ,在取得富裕的历史中 ,与繁荣孪生的环境污染也极为惨重 ,即使像为历代圣贤赞美、人们刻意珍惜的多瑙河、莱茵河、泰晤士河、日内瓦湖等等 ,也难逃河水黑臭、鱼虾灭绝之灾。为了阐明欧洲当时伴随产业革命而至的污染 ,许多环境及医学界学者 ,分析了1827年去世的天才音乐家贝多芬遗留下来的头发 ,证明了他是因长期食用受污染的鱼类致死的。他生前酷爱食鱼 ,而且每餐不可缺 ,其头发中的重金属毒物含量高得…  相似文献   

20.
从古至今,有关书法的各种论著数不胜数。随着现代心理学方法的完善,技术的进步,研究者们试图用科学的方法解密书法的"神奇疗效"。本文以最初的简单生理指标研究为起点,对目前为止的书法心理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探讨,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