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地球上最稳定,也是最庞大的生态系统,海洋面积辽阔,生物繁多,所持有的能量巨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面积的海洋被污染,海洋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蓝色'母亲'不堪重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对地球环境恶化、多种资源日趋枯竭的现状,我们必须深省……  相似文献   

2.
辐射是带来死亡,还是拯救人类?一方面,人们谈论着,在能源缺乏的世界上,核动力是唯一可靠的出路。原子能被说成是能的'海洋',它能生产食物,给工业提供燃料,回收珍贵的矿物,满足我们的生活要求,为人类的文明带来蓬勃的生机。但同时,辐射也带来恶梦,人们往往会想起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云'和三里岛上核电站的阴森可怕的烟囱群。辐射的幽灵成了好莱坞恐怖影片的无形的主宰;当魔鬼逼近时.  相似文献   

3.
印度洋海啸发生时,一对香港夫妇被冲入大海,漂了6个多小时,被当地渔民救起。在庆幸他们之时,也应对他们的自救措施加以肯定。在遇到海难之时,一定要镇定再镇定,尤其是不能有游回岸边的想法与行动。大量事实告诉我们,遇到海难时,最好的办法不是游回岸边,而是耐心等待救援。  相似文献   

4.
溅着血泪的生存与毁灭的悲壮史诗石破天惊的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的交响曲.5.聆听来自'底下'的声音,你才能'耳聪目明'从龙陵回到昆明,在省地震局局长皇甫精心安排下,笔者见到了陈立德、姜葵、晏凤桐等几位老领导老专家。这是2006年6月2日下午。座谈会从下午2点一直进行到晚上7点才打住。皇甫局长说:吃饭吃饭,饭桌上还可以聊。专家们说,龙陵地震预报成功,须从1975年的'滇西会战'说起。1970年1月5日通海发生7.7级地震,死亡15621人,伤26783人.  相似文献   

5.
水沟里,含有农药残留的农药瓶凌乱散布;田埂旁,没有烧完的农药袋随意堆积,散发着阵阵恶臭。这些随意丢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犹如一颗颗'生态炸弹',氮、磷、农药、重金属等物质被带入水体,渗入土壤,日积月累的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近期,记者走访全国多个农业大省发现,由于回收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部门协作不顺畅,被列为'危险废物'的农药废弃包装袋成了'房间里的大象'——大家都看在眼里,但不同程度地选择了忽视。  相似文献   

6.
巴黎,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汇集了欧洲众多古建筑和艺术珍品,同样它也是现代文化艺术的时尚之都.卢浮宫、奥赛艺术馆、凡尔赛宫、协和广场、巴士底广场、荣军院、凯旋门、巴黎公社墙、巴黎圣母院、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圣心教堂、蒙玛特高地、左岸咖啡馆、埃菲尔铁塔、塞纳河畔……无论是历史名胜古迹,还是现代艺术中心,都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来此朝圣.海明威说:“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到哪里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巴黎就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相似文献   

7.
称得上世界尽头是什么样子?人们都怀有好奇心理,所以那个地方一下子就火了。昔日被称为'世界尽头'的小城,今天也是离南极最近的城市,它就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南美国家阿根廷的小城乌斯怀亚。此城曾一度默默无闻,但随着各国对南极探险,雨后春笋般的南极站的建立,乌斯怀亚的名气越来越大,因此前往南极洲探险和考察,乌斯怀亚是一个理想的起航和补给基地。乌斯怀亚是个自由港,这里离南极半岛只有800公里,多数各国赴南极科学考察队的船从这里出发.  相似文献   

8.
白渝 《防灾博览》2002,(2):26-27
世界水资源状况全世界总贮水量为13.6亿km~3,地球表面有2/3被水覆盖,但是其中97.5%是海水。 淡水资源包括极地的冰盖,只占地球总水量的1%。在这1%中,有75%用于农业,有24%用于工业,用于人类日常所需仅是这百分之一中的1%。  相似文献   

9.
认识台风     
正狂风及其掀起的海浪轻而易举地将万吨巨轮抛向半空拦腰折断,桥梁、车辆和建筑物随时可能因巨大的风力损坏甚至摧毁;所经地区一天可能有数百毫米的降雨,洪涝灾害极具破坏性;潮位猛涨,海浪挟裹着沙石排山倒海般拍打向海岸,海堤溃决,淹没城镇和农田,再大胆的人都可能会胆战心惊……不管是亲身经历过台风携风带雨的场面,还是看到过电视画面和实时新闻图片中台风"狰狞"的面目,人们都对台风带来的种种危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难怪在台风季节,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时常谈"台"色变,甚至将台风当成像地震一样可怕的灾难。遇上台风,不少地区学校放假、工地停工是常事儿。  相似文献   

10.
克强 《防灾博览》2002,(2):35-35
海洋里有毒的鱼类很多。它们的毒性,或在肝胆、血液,或在背鳍棘刺,或在触手细须处,人们不慎被刺或误食毒鱼,就会中毒甚至死亡。 素有“水下刺客”之称的赤魟,长着长长的尾巴,尾巴上有两排毒刺,平时它静卧在泥沙里,一旦人在岸边赤足踩到它,它轮起尾巴一扫,毒液就顺着刺尖进入人体。 海绵和水母等低等海洋生物,身上布满长刺的触手,人一旦中毒,就会又痒又痛,严重时会窒息而死。水母中最毒的要数“海葱蜂”。它的伞盖直径只有12厘米,但触须却有  相似文献   

11.
《民防苑》2003,(1)
人类总希望延长自己的寿命甚至达到永生,如果你也这么想,不妨随日本记者走访一下神秘的美国“生命延续基金会”“第五星”生命延续基金会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它是美国最大的人体冷冻机构,它们希望通过超低温来保护死者,使之在科技发达的将来得以再生。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首先参观了被他们称为“病房”的人体保存室。推开门,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暗淡的灯光下是一排排银白色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的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母婴遗传和性接触等.艾滋病目前仍是不治之症,它在全世界的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你是否还对这种美食存有顾虑——小龙虾都长在污水里,重金属超标?本文将为你一一分析那些有关小龙虾的传言。小龙虾是虫子吗小龙虾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虾",是一种如假包换的淡水虾。它和龙虾有亲戚关系,分类学上它们都是"十足目",龙虾是龙虾科、正螯虾科或拟螯虾科,而我们吃的小龙虾则是蝲蛄科(所以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它被直接称为"蝲蛄")。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彩云之南"的云南,有一片神奇的土地——东川红土地,它以气势磅礴的红色驰名中外,被中外学者誉为全世界除里约热内卢外最为壮观的红土地,而当地百姓播种的植物使东川红土地比里约热内卢更加绚丽夺目。特别是在东川区西南40多公里的新田乡,集中了东川红土地的精华,这里是大自然的造化和人类精雕细刻的杰作。泥石流的"博物馆"东川红土地位于昆明以北,出昆明上高速,约3个多小时的车程,过了嵩明就可以看到沿途的红土山,在公路两旁连绵起伏,光影流动,十分壮观。  相似文献   

15.
《民防苑》2006,(2)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江西省九江县、瑞昌市之间发生5.7级地震,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800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1.8万间房屋倒塌。地震和日常所见的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自然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99%以上的地震是微小地震,人们不容易感觉到。但强烈的突发性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专家调查发现,13名遇难者中,直接被倒塌房屋压死的很少,绝大多数是地震发生时跑出房屋,被掉落的女儿墙、屋瓦、砖块等砸死。死因暴露出当地居民避震知识缺乏,房屋抗震性能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承灾体的暴露度水平是影响灾害风险和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历史热带气旋风场、降水、风暴潮和海浪四类致灾因子的网格数据计算重现期表达致灾因子危险性,以沿海县为研究单元,分析1980—2015年中国沿海10 km范围的土地利用、人口密度和GDP的变化。基于危险性变化和海岸线变化,研究1980—2015年中国沿海10 km范围的土地利用、人口密度和GDP在不同危险性等级下暴露度水平的变化。研究表明:中国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灾害危险性总体上风雨综合危险性大于潮浪综合危险性;1980—2015年中国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灾害暴露度水平在时间范围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承灾体受热带气旋大风、降水的影响大于受风暴潮、海浪的影响;中国沿海地区热带气旋致灾因子危险性在0.99置信水平下除了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海浪危险性有上升趋势,海南省南部沿海地区海浪危险性有下降趋势,其余地区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由于总体危险性变化趋势不明显,因而承灾体量的变化是暴露度水平变化的关键,也是造成中国沿海地区因热带气旋损失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圣地亚哥海水温度近日测得约27.4℃新高,缔造1916年有纪录以来的加州最高海水温度纪录。新研究指出,海洋热浪的出现频率自1982年起增加一倍,且可能随着地球暖化而变得更常见、影响更剧烈。圣地亚哥加大'斯克利普斯海洋学研究所'海洋学者米勒说:'正如同陆地上的热浪,海里也会出现热浪。'海洋中持续的高温情况可能损害海藻林和珊瑚礁,进而危害鱼类及海洋生物。领导研究的瑞士伯恩大学气候科学家傅勒表示:'这种趋势只会因为全球暖化,变得更加剧烈。'傅勒的团队定义海洋热浪为,同一地点测量的海水温度超过以往99%纪录的极端情况。  相似文献   

18.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人口众多,每年都有许多重大的自然和人为灾害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生命损失。全世界每年都有10~20%的人遭受不同的灾害,这个不愉快的数字还在迅速上升。最大限度的防减灾害带来的损失已是人类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9.
《民防苑》2006,(3)
地面沉降又称地面下沉或地陷,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种地质灾害。地面沉降主要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土层固结压缩而引起的地表海拔标高缓慢降低的现象。它是一种缓缓演变的地质灾害。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地面沉降的城市普遍存在。按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大事,它直接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个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广泛关注,始终是个热门话题。今天,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共识,为了唤起全世界人民的环保意识,保护好生态环境,以联合国大会、联合国下设机构和一些世界性组织通过决议,或者以世界上主要国家共同签定公约的形式,规定每年的某一天作为指定的一项环境保护内容的宣传日。在每年的这一天里,全世界各地共同进行这项环保内容的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