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扼要叙述了洛阳市龙门地震台建立数字台的情况。包括:如何改造环境条件,满足技术要求,观测系统布置及调试后的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系统的介绍马陵山地震台前兆观测数字化改造情况,提出了改造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部分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提供了台站数字化改造后观测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张道口-1井模拟水位、数字化水位观测精度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数字化水位观测精度的几个因素,提出了数字化水位在日常观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银川台小口子泉水氡对比观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小口子泉模拟水氡观测为基础进行日常观测实验.通过加密观测、升高鼓泡水温和降低鼓泡水温实验,认为小口子泉水氡与泉点气温、鼓泡水温变化有关;不同的鼓泡水温对观测氡值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幅度不大.通过不同的观测仪器对比实验,发现不同的观测仪器之间存在系统误差,但不影响观测资料的正常变化形态和幅度.两次实验可以为台站观测人员和分析预报人员掌握观测资料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剔除非地震异常干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梯度观测前进行仪器水平对比测试是确保观测准确性的重要步骤,但目前人们对此广泛重视不足。以辽宁省红沿河核电厂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开展的102m气象铁塔风、温梯度观测仪器水平对比测试为例,介绍在梯度观测准备阶段如何开展仪器水平对比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如何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选取青海前兆台网的德令哈等5个井孔开展水温对比观测,对这五个井孔的水温原始观测数据和对比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两组数据变化形态、差值、日变幅等方面发现不同的井孔两套数据的相似程度不同,其中以德令哈台为最好,湟源和格尔木次之,互助和佐署井则较差。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探头安装情况、仪器型号和仪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汶川MS8.0地震前青海地区数字化水温(地温)异常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青海地区十个数字化水温井、六个数字化地温井的水温(地温)观测概况。经研究发现,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乐都和民和两个井孔出现了中期趋势异常,西宁、乐都和德令哈三个井孔出现了短临异常;从地域来看,异常测点主要集中于西宁-民和断陷盆地内,该区域其它两个正常运行的井孔没有异常,可能和探头与密闭套管末端间的距离过大有关。另外,笔者认为,西宁、乐都、民和井所表现出的中期和短临异常,可能与汶川地震的孕震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石河子跨断层形变观测数字化、遥测技术改造,在充分利用原仪器设备的基础上,安装了一台多功能数字采集仪,两支温度传感器和车载电话(EDS),把MD4211BA型岩体变形测量仪和MD4.412B型浮子垂直变形仪更换为水平测量仪(DSG)和垂直测量仪(DFG),配备了形交观测专用的计算机,安装了地亮所研制的配套软件,真正实现了观测数字化遥测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鲁15井水位动态观测资料整理和分析,进一步总结了该井水位年变化规律,作出了观测环境对水位观测影响因素评价;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定性和定量的阐述了固体潮、气压对水位变化的影响;最后得出了该井水位变化的主要特征,为进一步分析和应用该井数据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经过对PH玻璃电极对比观测实验,总结其在日常观测中衰减变化规律,以及PH电极失效前所具有的特征;讨论了对现有PH观测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并编著相关修正程序;分析日常存在的测量误差,提出提高观测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