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王聪聪 《绿叶》2013,(9):104-109
当生态运动于60年代兴起之后,生态政治理论也开始蓬勃发展。基于对环境问题与社会正义的关切,生态社会主义在此时发展成为生态政治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布鲁克斯大学的地理系教授戴维·佩珀(DavidPeper)以其经典之作《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奠定了他在生态社会主义、环境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文,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在对传统社会主义进行剖析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传统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超越,也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它的提出使社会主义理论获得了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法学的核心思想。罗尔斯的《正义论》指出:达到社会正义最可行的方法是制度分配的正义。而制度分配的正义要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来实现。在旧有的经济理论之下,经济理性人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标,而在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过程中,造成了对资源的无限攫取,带来了严重的生…  相似文献   

3.
郑琦 《绿叶》2012,(4):109-113
大卫.佩珀(David Pepper)是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中最为活跃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代表作《现代环境主义导论(1996)》中,他批判地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深生态学中的思想观点,把它们综合成一种激进的绿色政治,力图在当前生态环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与环境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春 《绿叶》2006,(12)
环境正义要求世界各国无论大小贫富,在符合国际公约的基础上,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获取本国应有的环境利益以满足社会需要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也要求一国内部的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己利益的过程中遵循机会平等,责任共担,合理分配、补偿的原则,平等地享有环境权利,公平地履行环境义务。  相似文献   

5.
《绿叶》2012,(6):109
郇庆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本书汇集了中外学者论述当代西方绿色左翼政治理论与实践最新进展的专题论文。全书分为3大部分和14章,分别阐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绿色工联主义、社会生态学、包容性民主理论,生态女性主义和生态新社会运动理论等欧美"红绿"政治理论流派,以及它们自21世纪以来取得的重要进展及其面临的问题。本书不仅有助于促进环境政治学三大  相似文献   

6.
王书明  武林 《绿叶》2010,(3):109-115
企业污染不仅有外部的.还有内部的.即职业病现象。中国社会内部群体间不仅有贫富失衡.还有健康失衡.接近两亿人遭受着职业病的危害.并集中分布于处于弱势的“新工人”(农民工)群体。这根源于转型中国在社会正义和环境正义上的双重缺失,而企业缺乏职业环境安全责任制度是直接成因。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创造新型的企业——政府、企业——公众以及政府——公众的关系,将保障新工人群体安全工作的权利,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李义天 《绿叶》2008,(6):29-43
生态破坏的症结在于人类社会政治结构本身——阶层制。谁为当代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政策付费,而又是谁从中受益,这是环境正义运动的核心问题。地区共同体——让民众和社群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态命运和社会命运,也让民众有权探寻一种对环境和社会负责任的生活方式——这一生态政治学的典型处方,难以克服生态系统连贯性与人类政治结构分割性的矛盾。生态社会主义倡导消除资本主义,消除由逐利而来的排他性紧张关系,提供了一种全球主义的生态拯救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疆绿洲生态与环境学术研讨会闭幕词袁国映(新疆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各位代表:新疆绿洲生态与环境学术讨论会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由新疆生态学学会与新疆环境科学学会、新疆地理学会、新疆土壤学会、新疆草原学会、新疆林学会6个学会共同主持下召开的。由...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造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阻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应对区域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跨流域调水工程作为不同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手段,被广泛用于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和区域需水不平衡问题。调水工程虽然短期内缓解了水资源压力,平衡了区域间用水需求,但其建设和运营过程对工程所涉区域的地方经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本文通过对当前世界范围内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文献回顾,围绕跨流域调水工程所引发的社会公平正义层面的争议,借助环境正义理论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国内外调水案例的实践分析,追踪相关环境不公的现象和争议,剖析当前社会—生态冲突的产生机制。最后从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出发,提出以建立健全水权交易市场,构建"赋权—认同—合作"参与机制和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解决对策,以期降低调水工程对环境和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推进水生态正义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雷毅 《绿叶》2013,(4):27-33
在当代环境思想谱系中,深层生态学(DeepEcology)和社会生态学(SocialEcology)因将生态环境问题归因于观念和制度而被视为激进的思想流派。它们都力图从观念和制度上寻找解决的路径。尽管在归因上两者大致相似,但在问题产生的根源与解决方式的理解上却存在着巨大分歧,分析造成的原因.将有助于我们客观公正和深刻理解激进环境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11.
王行坤 《绿叶》2012,(9):92-96
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到底有没有一种系统且自圆其说的生态理论,这在北美马克思主义学界内一直聚讼纷纭。阿格尔和莱斯等人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生态思想,因此要毅然与之决裂;但在福斯特等人看来,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内在于其历史唯物主义之中的,马克思与生态学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或者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奥康纳承认马克思主义闪烁着生态思想的微光,但这光芒还略显黯淡。社会主义因其对经济的计划能力,应该可以是生态友好且可持续发展的,可是因为  相似文献   

12.
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运行不能不受制于自然的法则。本文基于达尔文“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和生物多样性理论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社会系统进行分析,揭示了社会竞争与社会多样性在人类社会领域各自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根据二者关系建立社会发展的生态新模式,指出社会竞争的极限是不以牺牲社会多样性为代价。  相似文献   

13.
新疆绿洲生态与环境学术研讨会开幕词毛德华(新疆生态学学会理事长)由新疆生态学会、新疆环境科学学会、新疆地理学会、新疆土壤学会、新疆林学会、新疆草原学会联合主持召开的《新疆绿洲生态与环境》学术讨论会,在新疆政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科协等部门的支持下...  相似文献   

14.
<正>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生态文化的引领作用,才能够以更加清醒的态度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出一条富含生态意蕴和饱含深厚底气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态文化,狭义上来讲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经济制度,如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等。从广义上来理解,它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和价值取向,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20世纪中叶,“八大公害”事件震惊世界,全球性生态危机成为社会瞩目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行坤 《绿叶》2014,(10):47-52
生态思想家蒂莫西·莫顿在《生态思想》中认为,人类彻底以人的形式改造了自然,世界已然终结。我们需要"往大处着想"去思考人与人以及人与非人存在的关系,人与非人存在处于同一个共生网络之中,共享着一个世界,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在这个意义上,不存在一个与人对立的大写的自然。莫顿通过对自然的去自然化,想象了一种新的生态学——黑暗生态学。他所做的是对"自然的资本主义人性"进行去自然化,号召一种更关注他者、包容他者的康德式伦理学。然而,为了提出一种真正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的生态观,黑暗生态学或许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在经济与政治制度上进行更为艰难的思考。从这个意义来说,生态思想依然处于来临之中。  相似文献   

16.
在简述文明、生态学的概念以及生态文明的产生背景、发展历史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的一些原理,重点讨论了生态学原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伴随着人类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与改变,生态文明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学的原理,如限制因子原理与生态幅理论、生态位与生物多样性理论、生态系统平衡理论、恢复生态学理论等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都可以指导人们更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而促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7.
《和谐》一文指出了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指导意义。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低消耗的生产体系、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持续循环的资源环境体系和稳定高效的经济体系,它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建立这样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体系方面,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牟利本性的深刻分析,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是如何靠掠夺自然、以自然为代价来为少数人的财产增值服务的。今天的西方经济理论实际上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9,(2):F0002-F0002
人类要发展,社会需和谐,没有和谐生态,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更不会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到实践,从政策到措施,从规划到目标,从城市到农村,付之以具体行动。生态省(市、县)建设,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把辖区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将环魔保护融八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推动,  相似文献   

19.
秦纪洪  孙辉  韩祎  刘琴 《四川环境》2005,24(4):92-96
自然生态小区是构建优美生态环境区域的生态“细胞工程”。它根据当地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以较小的经济和社会代价实现一定区域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明有序、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体。由于自然生态小区的建设是新兴事物,其建设途径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自然生态小区建设投资方面,应当明确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和生产赢利建设投资,对于前者应当以政府和政策性投资为主,而后者应当是在政策法规规范下的企业投资为主;在发展模式方面,应当促进环境友好的规模化高效益产业,包括有机绿色产业、地方特色产业、民族文化产业等;在效益分配方面,必须要充分考虑整个社区居民资源共享和利益合理分配,实现整个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目标的一致。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2008,(10):F0003-F0003
人类要发展,社会需和谐。没有和谐生态,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更不会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到实践,从政策到措施,从规划到目标,从城市到农村,付之以具体行动。生态省(市、县)建设,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把辖区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推动,分步实施,在区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