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苯胺降解菌的分离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细菌AN3,能以苯胺为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生长.经鉴定为食酸丛毛胞菌(Comamonasacidovorans).该菌株可以在高达5000mg/L以上的苯胺中生长.当苯胺浓度为2000mg/L左右时,经3天培养即可全部被降解.该菌株还可以利用乙酰苯胺,但不能利用其他取代类苯胺化合物.AN3菌的生长和降解苯胺的最适温度为30℃和pH为70.9种金属离子对该菌的生长和苯胺的降解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尤以Ag+和Hg2+为明显.该菌与苯胺降解代谢有关酶类的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含有的邻苯二酚-2,3加双氧酶是诱导酶.  相似文献   

2.
沼泽红假单胞菌H3对酸性红B2GL染料的厌氧脱色和降解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印染厂污泥中分离到一株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H3),在光照厌氧条件下该菌生长细胞可将100mg/L酸性红B2GL染料去除到30mg/L.完整细胞脱色的最适条件为pH70,温度30℃,细胞浓度20—25mg/mL(湿重).低浓度的阳离子对脱色影响不大.在通Ar气使严格厌氧和加有还原性辅酶I的条件下无细胞提取液的脱色活性最高,比活率为154×10-2mg/(mg·h).根据降解产物的分析,推断了该菌对酸性红染料的降解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3.
滇池烷基苯磺酸钠的分布,降解及对鲤鱼的危害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滇池水中LAS含量为0.018~0.029mg/l,局部水域达0.2~0.7mg/l;ABS强烈地吸附在底质中,以湖体呈曲线分布,平均含量高达0.43mg/kg,16h内LAS动态降解率比静态降解率高2.2倍,不同浓度的LAS对滇池鲤鱼的结果表明,5~35mg/l浓度水中,溶解氧下降,pH值升高,产生急性危害效应,半致死浓度48TL50为3.0mg/l,完全浓度为0.3mg/l。当LAS含  相似文献   

4.
甲胺磷降解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受甲胺磷长期污染的土壤样品中通过富集培养,亚硝基胍(NTG)诱变处理,从中分离筛选到一株降解甲胺磷活性较高的L48菌株。该菌株可以利用甲胺磷作为碳源和能源而生长,降解甲胺磷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宜PH值为7.0,其完整细胞悬液对3000mg/L左右甲胺磷的降解率最高可达83%。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华丽曲霉Aspergillus.orantus。  相似文献   

5.
Ochrobactrum anthropi 对苯胺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利用自行筛选驯经的苯胺降解菌人苍白杆菌对影响胺降解的各种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降解菌在35℃,PH.下及苯胺初始浓度200-800mg/L的范围内保持高活必在最大降解速率率达到10.05mg.(L.h)^-1。  相似文献   

6.
专性好氧菌降解苯胺废水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苯胺在专性好氧菌Ochrobactrumanthropi(人苍白杆菌)作用下的降解规律,讨论苯胺初始浓度及菌种接种量对苯胺降解速率的影响,当初始浓度低于800mg/L时降解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加快,高于1000mg/L时则表现出抑制作用;在可降解浓度范围内,该专性好氧菌能将苯胺完全降解而消除其污染;此外,通过对解降过程动力学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出苯胺的降解反应在不同浓度范围内分别表现为零级或一级关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物膜填料塔进行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的研究结果表明,构成生物膜的假单胞菌属中的短杆菌对废气中甲苯有很强的生化降解能力,每升体积的生物膜填料对甲苯的生化去除量最大可达104.4mg/h,且当入口气体甲苯浓度约低于2.0mg/L时,单塔净化效率可保持在80%以上。反应级数的转换约在其液相浓度为0.8—1.2mg/L(相当于气相浓度约1.7—2.1mg/L)时发生。  相似文献   

8.
杀灭菊酯的微生物降解及酶促降解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测定了降解菌YF11及其胞内酶对杀灭菊酯的降解特性,在纯培养系统中,菌量为OD415nm0.20时,YF11对大于30mg/L的杀灭菊酯的降解呈零级动力学特征,浓度为30 ̄100mg/L时,降解速率为1.876-2.124mg/(L·h);浓度大于200mg/L的杀灭菊酯对降解菌YF11的降解产生抑制作用,降解速率与菌量近似成正比关系,10mg/L杀灭菊酯的降解曲线呈一级动力学特征。从YF11提取  相似文献   

9.
高效氰降解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玉菱  吴长功 《山东环境》1998,(3):47-48,58
本实验首次对焦化,炼油废水中降解氰的细菌进行了筛选优化,共得耐氧菌30株,它们均有在含KCN〉50mg/L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生长,其中6株有较高耐受力,能在800-1000mg/LKCN的培养基上生长,经测试和17株对CN^-有降解力,8”菌降解力最强,能在18-24hr内将不同水质中2.4-7.0mg/L的氰化物全部去除,其生长最佳为PH8.5,T33℃。  相似文献   

10.
焦化废水中解氰细菌的分离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被氰化物长期污染的太原某焦化厂-曝活性污泥和黄血盐工段废水中,用浓度梯度法分离选育耐CN^-性较高的12个菌株中,选出6个菌株,并进行CN^-降解率的测试,结果表明,顺24℃,菌株007号、012号及1^#混6h的CN^-降解率达80%以上;若进水CN^-浓度为40mg/L,水力停留时间8h,出水CN^-下降到0.5mg/L,达到污水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