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沈阳市水环境容量测算及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水环境容量测算程序、方法 ,建立了河流水质数学模型和容量模型 ,采取段末逐段推算法测算了浑河、细河COD、BOD5容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沈阳市经济发展和污染加剧的特点,为合理充分利用浑河水环境容量,节约投资,建立了浑河沈阳段主要排污口最优化模型,并应用分段线性化对该模型进行了线性化,进而确定排污口最优化线性模型,最后通过M atlab软件求解出各排放口的污水允许排放浓度及最低的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了浑河流域水环境监测、监控与管理等方面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浑河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及预警平台的总体软件架构,并介绍了架构中各部分的构成和具体功能,最后讨论了平台构建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王振宇 《环境保护科学》2004,30(5):28-29,40
介绍了沈阳市地下水水源地分布状况、浑河沿岸水文地质条件与河水的渗漏、浑河污染对地下水源的影响及2 0 0 2~ 2 0 0 3年浑河治臭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浑河沈阳段“十一五”水环境建设技术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浑河是沈阳市水系的水脉,也是沈阳市建设与发展的命脉。“十一五”期间,沈阳市对浑河实施的大规模综合整治,实现了浑河水环境由“厌氧型严重污染水体”向“好氧型轻度污染水体”的转变。对于“十一五”浑河水环境的建设,则应以水质升级达标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重在“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和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由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变化,“十五”期间浑河抚顺出市口七间房断面的COD控制标准由25mg/L提高到40mg/L。所以抚顺市的水体COD环境容量必发生变化,从这种变化入手,综合几十年出市口新断面的水文资料,生活排污量及城市污水处理场的消关能力等情况来探讨分析抚顺市的水体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MIKE11与EFDC模型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测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沈阳市浑河流域水环境的调查,基于Mike11与EFDC建立浑河流域沈阳段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并对突发污染事故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Mike11与EFDC模型应用于浑河流域的预警模型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的模拟结果均良好,所确定的参数能准确反映河道特征。因此,此预警模型可应用于浑河流域突发性水环境风险应急预测,并且能够对浑河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进行准确模拟预测,模拟结果能够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达到流域应急预警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8.
郝明家 《环境科学》1985,(1):90-92,51
浑河是典型的北方平原型受控河流,接纳抚顺、沈阳两大工业城市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河流主要以有机污染为主。为弄清河流的自净能力,确定水环境容量,为沈阳地区水质规划、水质预测预报以及水污染综合防治方案优选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通过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对数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应用随机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式,进行了水环境风险容量的计算。同时,提出税收与补偿分配模式,对水环境风险容量进行优化、公平的分配,并进行了实例应用计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潮汐河网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河流水环境容量的几种常用计算方法。针对上海市河网污染源分布的特点,基于感潮河网的水动力模型,提出了河网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的方法,建立了河网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并对蕴藻浜水系以及中心城区水系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河网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是十分方便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浑河底泥细菌与古菌群落结构空间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考察了浑河表层底泥中细菌与古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情况.多样性结果表明,从上游至下游,底泥样品中细菌与古菌的种群结构均呈现由单一向复杂的演替趋势,且两者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在沈阳市下游的采样点-白塔堡河汇入浑河处分别达到其最大值3.88和2.91;而浑河底泥中细菌多样性及种群丰度均大于古菌多样性及种群丰度.群落结构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浑河底泥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区域特征,而古菌群落结构上下游保持稳定.冗余梯度分析(RDA)结果表明,上覆水中NO-3-N、NO-2-N、pH和Chl-a是影响细菌群落的主要因素,而NH+4-N、Chl-a、TP和NO-3-N则是影响古菌群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河水与地下水中共存污染物、水位同步观测数据、河水断面流量以及水文地质勘探试验等资料,探讨浑河河水对地下水产生次生污染的程度、范围和机理。 浑河河水对两侧地下水造成次生污染。在横向上,近河床污染重,远离河床则逐渐减轻;纵向上,上游重于下游。其污染范围,在地下水连续开采区,大致在离河床800m左右宽度范围内;在非开采区,仅限于百米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浑河底泥微生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河流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利用PCR-DGGE技术对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浑河底泥中的微生物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并对优势条带进行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 结果表明:浑河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的时空异质性,在空间上可分为上游抚顺市地区(1~5号采样点)、中游沈阳市地区(6~11号采样点)和下游乡镇地区(12~14号采样点);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04~3.88、2.66~3.66、3.04~3.45. 抚顺市地区和沈阳市地区不同水期底泥微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而乡镇地区则无明显变化趋势;平水期和枯水期底泥微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上游至下游呈先升后降趋势,而丰水期上、下游微生物多样性差异较小. 底泥微生物中以变形菌(Proteobacteria)最多,其次是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蓝藻菌(Cyanobacteria);而平水期优势种群数量最多. 研究显示,人类活动及丰水期对底泥微生物多样性有较大影响,掌握河流底泥微生物分布有助于深入了解河流物质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综合技术法辅以历史数据估算法对浑河沈阳段监测断面进行认证.根据监测数据筛选出5种主要污染指标后,按监测断面历史沿革分3个阶段分别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用该法论证的结果,浑河沈阳段设置的3个断面,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三角模糊技术的河流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河流水环境系统的随机性、模糊性特征,以及资料信息的不足和不精确性,将水环境系统参数定义为三角模糊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将常规的确定性模型参量模糊化,建立了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模糊模型。根据该模型,可以计算得到三角模糊数形式的河流水环境容量;再由给定的可信度水平要求,可以进一步将水环境容量由三角模糊数转化为区间值。实例研究表明,相对于常规的确定性方法,所得结果更为科学、合理,而且计算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浑河流域底质类型对硅藻群落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底质可以为硅藻提供附着的基质,不同的底质类型对硅藻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对浑河流域上23个采样点位进行调查研究,并运用多响应置换过程、典范对应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河流底质类型对硅藻群落的影响.多响应置换过程结果显示,苏子河、红河和英额河、浑河中游及浑河下游水系之间硅藻群落空间差异显著;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与物种丰富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57、0.69和15;典范对应性分析结果显示,IOS指数、电导率、总氮和总磷是显著影响硅藻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与IOS指数呈正相关.本研究中,河流底质类型为大石块、鹅卵石等类型时,硅藻多样性较高;而底质类型为淤泥和细沙时,硅藻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环境的随机不确定性,构建了基于贝叶斯公式的不确定性水环境容量核算方法,并以北运河为实证案例对所建立的核算方法进行验证:利用贝叶斯公式,通过对水环境容量核算涉及的流量、流速、背景浓度、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这4个参数和水环境容量本身5个随机变量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得到水环境容量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北运河流域10个河段的水环境容量都服从瘦尾偏态分布,并且河段流量与长度对其分布影响最大;与传统设计条件下的确定性水环境容量相比较,不确定性水环境容量分布不仅能够体现前者的信息,并且利用各参数的随机性以及实际监测数据进一步对前者进行了“修正”,能够更为全面准确的描述水环境.  相似文献   

18.
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数值计算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对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和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概念进行了分析,考虑了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感潮河网水质模型的水环境容量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不公反映了感潮河网地区水流运动复杂、流态不稳定、流向多变的特点,而且反映了感8潮河网水环境容量受边界水质变化、河段水质目标不一致、水利工程运行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时空变化规律,该方法经过实例计算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研究河流水质模型和河网水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河流水质模型组成河流水质模拟,模型参数识别和水环境容量优化分配计算模块:利用河网水质模型组成河网水质模拟、河网水域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水质模型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20.
采用指标体系评价法研究台州市椒江水系和金清河网水环境承载力,选取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环境纳污水平、环境保护与治理水平四大类17个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椒江水系、金清河网两大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现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两大流域现状水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分别为0.7644和0.5808,属于山溪型流域的椒江水系水环境承载力能力远大于平原河网型的金清河网.并进一步设置了四种中远期情景方案,预测不同发展模式下水环境承载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四种方案对提高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贡献大小关系为:方案2>方案3>方案4>方案1,提高环保投入、加强环境治理水平的方案对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提升最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