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红  张林  丁春莉 《陕西环境》2002,9(5):35-36
应用GI地理信息技术S技术开发水环境功能区划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快速获取水质现状、规划、功能区划数据及其空间关系和与水有关的信息。该文介绍了水功能区划系统组成、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及其实现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国家水环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NWEQMIS-75-60-03)是为国家水环境管理服务的专业性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水质评价、预测及规划中技术手段,为国家环保局进行水污染控制、水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必要的、可靠的信息,以实现国家对全国水域水质的宏观有效控制;并可提供地方规划管理水质的重要信息。从广义上来说,国家水环境包括江河、湖泊、水库、海洋、地下水等一切水资源。但实际上,国家水  相似文献   

3.
水环境功能区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水环境功能区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系统结构、系统特点,提出将水环境相关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结合,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快捷、方便的决策支持。采用该系统能够以水环境功能区管理为目标,提供水环境数据维护、数据查询、水质评价、统计分析、水质预测等功能,将各种水环境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表达。该系统的运用,可以替代传统的信息处理方法,提高水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1 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所谓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可以提供环境管理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的一种有组织的程序及其支持其功能的物质实体,也就是一种对环境管理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递、存贮等方面的总合,并把实现这些功能的手段和方法结合起来,使环境管理中的信息过程成为一种有组织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大厂区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持手段,本文介绍了南京市大厂区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本系统不但提供了普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功能,而且考虑系统的不断更新和环境信息的空间特征,本普通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嵌入了地理信息系统模块,使得本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在普通管理功能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拓展,可以为未来的管理,规划和决策提供良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第七章国家水环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一)总逻辑模型国家水环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NWEQMIS)由六个管理子系统组成,即:基础数据管理、河流水质管理、地下水和湖海水质评价管理、应用软件和资料服务管理、开发研究管理以及报告管理。此外,还存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急剧增加,给城市水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由于绝大多数水环境信息是与空间位置关系密不可分的,在使用传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数据统计方式处理大量的水环境数据时,并不能很好地利用与呈现空间特征,因此,具有地理空间分析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GIS)逐渐受到重视.然而,目前GIS在城市水环境管理中仍存在需要思考和改善的地方,以形成完整的城市水环境决策系统,提出可用的环境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决策支持系统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恬  李红华  郭晓  谢涛 《环境保护》2016,(21):63-66
采用SOA C/S架构,按照数据层、应用层和表现层的规范设计开发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的数据层包括基础地形数据、水文数据、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水质监测数据、气象数据以及经济效益数据等。应用层包括数据处理和分析、GIS查询分析服务等功能应用。表现层包括模型模拟结果展示、决策支持应用展示等。该系统为松花江流域的水环境管理提供了实用的工具。通过流域水环境形势诊断、流域水质模拟预测两个子系统,模拟了2011—2014年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对比了"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嫩江流域水质的改善效果,为决策者制定流域环境管理措施和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水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质管理信息系统(WQMIS)与一般的水质信息系统(WQIS)不同,它既是各种水质信息的数据库,又是为水质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处理系统,它可以定义为:由人、机组成的,进行水质数据贮存、转换、加工并利用所转换的信息来进行水质评价、模拟、预测、控制和规划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美  相似文献   

10.
第六章国家水环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功能设计(二)河流水质模拟和排污削减量规划是水质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功能,对此,根据总体功能的设计要求,提出以下的设计方案。(一)河流水质模拟计算的概要设计通常有三种情况需要进行水质模拟:·对城市区段、河段(或非城市区段、河段)的某种排污控制(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方案,进行河流  相似文献   

11.
鉴于城市化地区水环境问题的时空复杂性,单一的水环境管理措施已不能满足实际管理的需要,为改善水环境有必要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文章以数字流域为基础,将流域内水系数据、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及人口数据等进行融合,构建了水质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着重探讨了综合模型集成、动态空间数据与模型及管理之间的耦合关系问题;以深圳市石岩水库流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了石岩水库流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评价了旱季截污、产业结构调整、雨季截流等单个及组合措施的水质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模拟多种措施的综合作用、动态的更新数据与模拟结果、并提供可视化的空间决策信息,是复杂流域水质动态综合管理与空间决策支持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正环境保护部根据2014年考核断面水质年均值数据,对"十三五"期间水质需保持不变的控制单元相关信息汇总整理,近日公布了《"十三五"期间水质需保持控制单元信息清单》。这是继《"十三五"期间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信息清单》后发布的又一重要清单。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督促地方实现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要求"十三五"期间水质需保持控制单元涉及的有关地方政府,按照水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水环境的质量关系到个人的健康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环境领域研究和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质量控制是水环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重要性早已受到重视。数理统计可对不同处理间的差异程度以及假设条件进行分析,但无法替代保证数据准确性的计量学方法。文章对我国目前水环境状况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对环境监测、评价和预警体系中核心内容的数据质量和溯源体系以及测试仪器性能评价进行介绍,从学科发展角度探讨水环境监测和治理对量值溯源和化学计量的需求,为水环境数据质量控制提供计量支持。水环境的发展要求从更大范围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依赖化学计量学手段提供的溯源支持和有效性证明。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近海为例,采用ArcIMS作为电子地图网络发布平台,集成ASP和Report Service技术,同时采用遥感水质反演的方法获取水环境信息,建立了基于WebGIS的近海水环境质量评价系统.本文讨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数据组织和开发流程,初步实现了水质和水产品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评价咨询、网络发布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于高品质的生活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关心空气的质量也更关心水环境质量;对于水环境质量的监控从手工监测技术的应用逐步到自动监测技术的普及,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水环境质量的监控和预警等方面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内江市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的应用与现状,根据内江市辖区水系分布陆续建成了不同功能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对流域的水质起到实时监控作用,充分发挥了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特点,但同时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在应用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根据目前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及掌握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及以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位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的河套灌区中草型浅水湖泊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将实测数据与空间数据应用普通克里格法的理论与方法,尝试研究乌梁素海水质参数空间分布特性。结果显示,乌梁素海水质参数的空间结构变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各水质参数都具有块金效应;并对乌梁素海水质参数进行克立格插值,为进行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可以提供更为直观的水环境信息。研究表明乌梁素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十分严重,属于中、重度富营养化,研究结果对乌梁素海的湖泊水环境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位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的河套灌区中草型浅水湖泊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将实测数据与空间数据应用普通克里格法的理论与方法,尝试研究乌梁素海水质参数空间分布特性。结果显示,乌梁素海水质参数的空间结构变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各水质参数都具有决金效应;井对乌采素海水质参数进行克立格插值,为进行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可以提供更为直观的水环境信息。研究表明乌梁素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十分严重,属于中、重度富营养化,研究结果对乌梁素海的湖泊水环境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GIS和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和功能形式,以贵阳市的大气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例,具体阐述了GIS基本功能应用,分析认为,深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模型,才能促进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向“决策支持”型和“专家”型方向发展,同时,环境信息的收集方式、共享程度和二次开发深度也将受到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衡水湖湿地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价衡水湖湿地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趋势,并对污染源进行分析.本文依据衡水湖历史水体监测点数据和2019年布设的17个采样点数据,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水质综合状况指数和水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方法,研究了2000~2019年衡水湖水体营养状态、水质状况和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可能的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2000~2019年,衡水湖水体达到Ⅲ类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不断升高,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和总磷超标是衡水湖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从空间上来看,衡水湖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水质状况和水环境质量3种指数整体上呈现从南部到中西部再到东北部降低的趋势.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一系列水体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使2000~2019年3种指数分别降低了20.9%、53.4%和49.2%,显著改善了衡水湖水环境质量.但是污水的侧渗与下泄、引水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汇入,以及湖内植物枯落腐烂等也给衡水湖水环境质量带来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水质现状评价是计算水环境容量及对水系统进行规划的基础,因此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才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水质目前的状况,靠什么才能把众多的环境因素按其内在联系加以系统化,构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而对系统作出客观的质量评价,这个问题对于从事水环境研究的人来说,一直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试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蒲河南桐矿区段河水水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