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铜尾矿区9种优势植物体内重金属和氮磷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杨山冲铜尾矿废弃地人工覆土上生长的9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植物对尾矿基质中重金属和氮磷的吸收特性以及与基质理化性质之间的关联。土壤样品采集时沿基质垂直方向分为4层:A层(覆土层0~5 cm)、B层(覆土层5~20 cm)、C层(尾砂层20~25 cm)、D层(尾砂层25~40 cm),植物样品采集时草本植物分地上和地下2部分、木本植物分根、茎和叶3部分采集。结果表明:随着9种植物生长,A层和B层基质理化性质得到明显的改善。主要表现在A层中w(总氮)、w(氨氮)、w(硝氮)、w(有效磷)和w(有机质)显著高于C、D层(P〈0.05),B层中w(有效态Cu)、w(有效态Zn)显著低于A、C、D层(P〈0.05)。9种优势植物对Cu、Pb、Zn的吸收和积累能力具有明显差异性,其中草本植物以根系积累为主,木本植物以叶片积累为主。草本植物对尾矿基质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耐性,其中毛叶荩草(Arthraxon prionodes)根系中Cu、Pb、Zn的富集量均最大,耐性表现最突出,是较为理想的铜尾矿基质的修复物种。另外,本研究还发现,9种植物体内氮磷质量分数也各不相同,其中木本植物叶中氮磷质量分数均大于根、茎。木本植物体内w(总氮)与w(总磷)、w(Cu)、w(Zn)相关性较好,草本植物体内w(Cu)、w(Pb)、w(Zn)之间相关性较好,表明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云南山区野生牛肝菌中重金属汞和镉来源分析及食用安全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重金属在"环境-牛肝菌-人体"系统中的迁移、富集规律,为牛肝菌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食用安全评价提供依据。采用ICP-AES法测定云南野生牛肝菌及其生长土壤中Cd和Hg含量,分析牛肝菌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牛肝菌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的联系,推测云南野生牛肝菌中重金属Cd和Hg的来源;根据FAO/WHO规定的每周Cd或Hg的允许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评估牛肝菌的重金属暴露风险。结果显示,(1)不同种类、产地牛肝菌中Hg和Cd含量具有差异,菌盖中Hg、Cd的含量分别在0.92~16.00 mg·kg~(-1)dw,4.97~24.07 mg·kg~(-1)dw之间,菌柄的Hg、Cd含量分别介于0.46~8.2mg·kg~(-1)dw和2.11~22.08 mg·kg~(-1)dw之间。同一种牛肝菌菌盖中Hg或Cd的含量均高于菌柄(Q(C/S)1),表明牛肝菌菌盖对Hg和Cd的富集能力强于菌柄。(2)牛肝菌菌盖和菌柄对Hg的富集系数(bioaccumulation factor,BCF)分别在1.72~19.12和1.30~6.40之间,菌盖、菌柄的Hg含量均高于相应生长土壤的含量,其中采自楚雄永仁县的铜色牛肝菌菌盖的Hg含量是土壤的19.12倍,表明牛肝菌中的Hg不仅来自土壤,根据山地"Hg诱捕效应"及云南大气Hg升高的相关报道,可以推测云南野生牛肝菌中的Hg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3)牛肝菌菌盖、菌柄对Cd的富集系数分别在0.16~1.82和0.07~1.67之间,多数牛肝菌的Cd含量低于土壤含量,表明牛肝菌中的Cd主要来自生长土壤。(4)假设成年人(60 kg)毎周食用300 g新鲜牛肝菌则多数牛肝菌菌盖、菌柄的Hg摄入量低于PTWI(Hg)标准,Hg的暴露风险较低(假设未通过其他途径摄入Hg);食用300 g黑粉孢牛肝菌菌盖或菌柄摄入的Cd达到0.722 mg和0.662 mg,超过PTWI(Cd)标准,食用有Cd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4.
四川石斛野生资源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四川石斛资源的开发历史,叫川石斛早在宋朝就有记载,过去资源十分丰富,而现在流失严重,已近枯竭.资源危机的原因有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长期的过度采挖等.讨论了保护石斛野生资源的意义.进一步介绍了作者在石斛保护生物学方而所开展的一些研究以及取得的阶段性工作进展.迄今为止,报道四川有野生石斛12种,附生在树上或岩石上,分布几乎遍及全川.本文首次报道万源有曲茎石斛,盐源有细茎石斛分布.共收集石斛野生资源15种,分别引自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同时开展了驯化和新品种选育,目前已筛选到2个优良株系.通过快速繁殖,已对石斛优质种源进行工厂化生产,并进行离体种质保存研究.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迭鞘石斛多糖具有降血糖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福建省菜园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福建省26个县市158份菜园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采用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分析,并通过元素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菜园土壤重金属元素的赋存特征与区域分布.结果表明,福建省菜园土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污染元素为Pb,Hg和Cd;元素相关性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Cu,Zn,Ni和As具有伴随污染的特点,其污染源主要来自土壤母质和大量施用的农药和化肥;Cd,Pb和Hg在土壤中各聚成一类,说明它们在菜园土壤具有较独特的污染源,特别是Cd和Hg,其污染特征明显.而Pb和Cd虽有各自的污染源,但其污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某些市售化肥的重金属含量水平及环境风险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对国内使用的部分化肥中Fe、Mn、Cu、Pb、Zn、Cd和Hg的总量及可溶态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氮肥和钾肥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复合肥和磷肥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绝大多数化肥中Cu、Ph、Zn、Cd不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使用是安全的。但某些复合肥料和电子束脱硫生产的氮肥中Hg含量过高,个别复合肥料中Zn含量过高,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国华东地区鳜肌肉重金属含量现状,采集华东地区(江西南昌,安徽池州、滁州,江苏南京、扬州,浙江建德等)10个采样点野生鳜和池塘主养、池塘套养鳜样本共60份,采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AFS)、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测定鳜背部肌肉中铬(Cr)、镉(Cd)、无机砷(As)、汞(Hg)和铅(Pb)等5种重金属的含量,评估其食用安全性与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肌肉中Cd、Cr、Pb、As和Hg的总检出率为98.67%,总超标率为11.67%;其中,Pb、Cd和As超标样,分别占总样本量的28.33%、15%和15%,超标浓度为(0.612±0.111)、(0.181±0.031)和(0.474±0.035) mg·kg~(-1),71.43%的超标样分布于野生鳜群体;Cr、Hg的检出含量均低于我国鱼类水产品重金属的最高限量标准(GB 2762—2017)。3种养殖方式的鳜肌肉中重金属含量分布具有相似的规律(Pb>As>Cr=Cd>Hg),野生鳜肌肉中重金属含量高于人工养殖鳜,池塘主养鳜与池塘套养鳜之间无明显差异。食用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华东地区鳜达到国家标准的限量要求,仅Pb、As含量稍高,分别占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14.42%和21.54%。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所有鳜样均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5×10~(-5)a~(-1))。野生鳜食用安全性低于人工养殖鳜,健康风险高于人工养殖鳜。上述研究结果为鳜水产品安全性评价与健康养殖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湛江硇洲岛海域19种贝类食用部位的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湛江硇洲岛海域产的17种腹足类足部肌肉和2种双壳类软体部的Cr、Cu、Zn、Ni、As、Cd、Pd和Hg等8种重金属质量分数。通过对比金属污染指数,发现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us、粗糙滨螺Littorinopsis scabra、鳞片扭蚶Trisidos kiyonoi、可变荔枝螺Thais mutabilis和小结节滨螺Nodilittorina exigua受到的污染较严重;以单因子污染指数为标准,无Cu、Zn和Ni污染,Pd和Hg仅少数种轻微污染,Cr污染较严重,Cd和As污染非常严重;以重金属绝对质量分数来衡量,含As、Cr和Cd最高的贝分别是黑凹螺Chlorostoma nigerrina、粒花冠小月螺Lunella corontat和习见赤蛙螺Bursa rana。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方法降低城市污泥的重金属含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城市污泥 (简称污泥 )是城市污水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 ,数量巨大 ,增长迅速 ,是亟待解决的城市固体废物 ,其处置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倒海和农业利用等 .前 3种方式由于场地的限制、费用昂贵、造成二次污染等原因而难以为继或被禁止 .污泥通常含有丰富的N、P、K和有机质 ,是良好的有机肥料资源 .实践证明 ,农业利用是污泥最有前景的处置方法 ,有利于城市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 .虽然我国污泥的农用率较低(<10 % ) ,但英、美、法、荷兰和瑞士等国也仅为 6 0 %左右 ,主要是因为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超标 .因此 ,解决污泥农业利用的… 相似文献
11.
养鱼池水质与鱼肉中重金属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污水养鱼池中五种元素在鳍2鱼,鲢鱼肉中的蓄积情况,并以水库中同种鱼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各种元素在鱼肉中的蓄积倍数变化很大,从10倍至136倍。鱼肉中各种元素的浓度:Hg0.065,Cd0.080-0.098,Pb0.173-0.178,Cr0.157-0.167,Cu0.403-0.426符合我国国家标准的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交通主干道沿线大气颗粒物及其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了上海市交通主干道金沙江路距路肩不同距离(近站位、远站位)近地表大气颗粒物样品24个,使用全谱直流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测定其As、Cr、Cu、Pb、Mn、N i等重金属元素浓度。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及其重金属绝对浓度在每个采样点的近站位均高于远站位,而部分大气颗粒物的重金属相对浓度表现为远站位高于近站位;金沙江路沿线由外环到内环方向,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而大气颗粒物重金属含量具有明显的升高趋势,这与机动车的行驶速度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对喀什市具有代表性的5条交通主干道低空下的TSP及TSP中Cr、Cu、Pb、Zn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喀什市交通主干道TSP在晴天的平均浓度为118μg/m^3、在浮尘天的平均浓度为316μg/m^3。与国标[GB 3095—1996](300μg/m^3)相比,TSP在晴天未超标,在浮尘天超标;同时研究发现车流量与TSP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喀什市交通主干道TSP中Cr、Cu、Pb、Zn在晴天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1μg/m^3、0.63μg/m^3、0.16μg/m^3,Zn未检出;在浮尘天的平均含量为2.74μg/m^3、1.03μg/m^3、2.36μg/m^3、7.10μg/m^3,TSP中Cr、Cu、Pb、Zn的浓度随距交通主干道距离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公路路面径流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州地区市内,城乡结合部和郊区的3条不同的公路路面雨水径流的降雨、径流流量同步监测以及径流瞬时样品中Cu、Zn、Pb、Cd、Ni和Cr 6种重金属的测试表明,在路面重金属被雨水径流的冲洗过程中,基于浓度的初期冲洗现象明显,即在径流发生的初始阶段浓度最高,随着降雨和径流过程的进行,重金属浓度持续降低,在径流流量峰值部分,重金属的浓度达到最低值,随后随着流量的减小略有上升;路面雨水径流中的重金属彼此相关性强且都与径流中悬浮固体存在明显相关,绝大部分的重金属都以悬浮固体吸附或直接的颗粒态形式存在;公路路面雨水径流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与公路周围的环境关系密切,市内道路的重金属次径流平均浓度最高,城乡结合部和郊区公路路面径流的次径流平均浓度相差不大,Pb是路面径流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 相似文献
15.
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污染整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亦是目前仅见的土壤污染治理的环境友好技术。主要评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的原理、类型与技术 ,植物修复的优点 ,微生物修复等进展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不同污染体系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优点及生产方法。综述了几种典型的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槐糖脂s、urfactin和皂角苷)及其在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分析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去除重金属的作用机制,阐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北京市朝阳、通州、石景山、海淀、顺义等地土壤进行重金属元素锌、铅、铬的形态分析,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测区土壤中,铬主要以可交换态和残渣态存在,说明元素铬较活泼,具有潜在的环境影响能力;锌元素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说明元素锌相对比较稳定;而铅则主要以可交换态形式存在,说明铅最为活泼,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阐述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的各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按治理方式归纳为四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和改良措施.分别阐述了各类措施的适用条件、范围、效果和费用.同时,对今后的治理研究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