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现代家庭使用燃气热水器越来越普遍。燃气热水器是利用气体燃料(天然气、城市炼焦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燃烧时发出的热量,将水加热到所需的温度。由于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都是易燃易爆的可燃气体,一旦泄漏,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遇上明火,就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如房间煤气和空气混合达到4.5%~35.8%,液化石油气达到1.5%~9.5%,天然气达到5%。10%,遇到火种时就会发生爆炸燃烧。因此,人们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注意防火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工业生产中,以煤气为燃料的各种热风炉、烘箱及蒸馏反应锅的炉灶,往往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爆炸。 发生这类事故,主要是因为点火时炉膛或烘箱内的煤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在关闭煤气总阀门检修炉灶后,未关闭煤气阀门,点火时又未发现,以致开启总  相似文献   

3.
火灾爆炸事故是油品码头储运生产中可能发生的一类重大事故。油品的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明火、违章作业、设备设施质量缺陷或故障及静电放电等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起因。本文从上述两方面对油品码头火灾爆炸事故致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起SHXF35-1.25/250-AQ型锅炉炉膛发生严重爆炸事故,通过对现场破损情况、燃烧控制系统、控制线路等分析着重阐述了锅炉爆炸事故的起因。分析认为,燃烧器前控制阀门机械故障和控制系统失效,导致鼓风吹扫过程中大量高炉煤气泄漏进入炉膛,当炉膛内燃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此时进行点火操作,高炉煤气遇明火瞬间发生炉膛爆炸事故。结合实际应用和工作经验,提出了燃高炉煤气锅炉安全使用的建议和相关措施,对安全管理具有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加油站动火作业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加油站内部使用表面高温的设施、明火设备,如加油站使用白炽灯照明,使用酒精炉烹饪,使用电热毯取暖,使用打火机及其他发生高温或明火的情况等;二是火灾爆炸危险区域内有燃油车辆、电气设备、外来明火等进入;三是基建施工、检维修或临时施工时的动火作业,即使用产生高温或明火的设施,例如熬制沥青、对加油站内部进行电气焊接等作业。本文根据加油站火灾爆炸危  相似文献   

6.
钢铁企业对氧气需求量巨大,各个钢铁企业设有不同规模的氧气、液氧储罐。但是,氧气、液氧具有助燃、爆炸等特点,储罐一旦泄漏,遇到可燃物或明火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危险性分析(一)火灾、爆炸危险性氧气属助燃气体,浓度超过23%的氧气有着火的危险;遇到可燃气体如丙烷或油脂等可燃物质,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金属焊接切割作业时,要使用高温、明火,且经常与可燃易爆物质及压力容器接触。因此,在焊接操作中存在着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这类事故容易造成重大伤亡,而且还会使企业生产和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此,预防焊接作业中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对保护职工安全、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保护国家财产具有重要意义。1焊接防火措施燃烧和爆炸实质主要是氧化反应,两者关系密切。由于发生火灾后引起爆炸,或者由于发生爆炸引起火灾。因此,焊接防火防爆措施要引起高度重视。11作业现场要加强安全检查焊工进入工作现场后,首先必须检查操作…  相似文献   

8.
由于煤气生产系统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危险,加之检修时常常需要动用明火,有时为了保证生产不中断,还要带煤气进行作业,这样就极易导致作业人员煤气中毒,以及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在总结安全生产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构建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检修施工方案、安全教育、实行作业证制度、检修前的安全检查、安全处理事项等六个方面,介绍煤气设施在检修作业前的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井喷爆炸事故造成的巨大经济和环境问题,从消除井场点火源出发,讨论了井喷发生后防止爆炸的问题。基于井喷爆炸事故统计信息,利用事故树法,分析了井场可能存在的点火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井场防止井喷爆炸的措施。分析发现井喷爆炸主要分布在井喷后小于5分钟和井喷后大于1小时时间段,点火源主要为井场存在的点火源和后续抢救工作时带入的点火源;井场点火源主要分为明火、电火花、撞击火花和静电火花,通过井喷爆炸事故统计分析,电火花和撞击火花同样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非煤矿山中,矿内火灾绝大部分是由于木支架与明火接触,电气线路、照明和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不善,在井下违章进行焊接作业,使用火焰灯、吸烟或无意有意点火等外部原因引起的,随着矿山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电气原因引起火灾的比例会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在设计和使用机电设备时,严格遵守电气防火条例,防止因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和串线等原因引  相似文献   

11.
煤气易燃易爆而且有毒,加之检修时常常需要动用明火,因此安全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以下就煤气设施检修的安全问题,分三个部分进行讲述. 一、明火作业安全煤气设施的明火作业,可分为置换动火与带压不置换动火两种方法。它们的共同点是采取措施消除产生爆炸的一个或两个因素。其不同点在于置换动火是把煤气设施内的煤气置换干净,使煤气浓度远低于爆炸下限;而带压不置换动火是使煤气设施内的煤气浓度远高于爆炸上限,并使之保持恒定正  相似文献   

12.
在焦化企业里,焦炉加热一般采用焦炉煤气或混合煤气等,因此在焦炉地下室可能涉及到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中毒等.针对焦炉地下室涉及到的煤气危险特性,利用泄漏、爆炸模型计算焦炉地下室煤气泄漏后引起的煤气事故严重度,为焦炉地下室的日常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江苏劳动保护》2008,(4):38-38
答:煤气发生炉发生爆炸事故后,为防止引发二次爆炸或引起继发性火灾、必须迅速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引起着火时 ,可按火灾事故处理。发生爆炸事故而未引起着火时 ,应立即停止有关用户使用煤气 ,关闭来源开闭器 ,切断煤气 ,并通入蒸汽 ,在管道内正压情况下及时堵上盲板。发生爆炸事故后煤气大量泄漏而未引起着火时 ,全部人员应立即离开事故现场 ,对中毒负伤者应立即组织抢救 ,并在周围加设岗哨 ,断绝交通。爆炸后应根据停送煤气规程 ,将管道内残余煤气处理干净 ,严防再次爆炸。如果爆炸结果仅造成焊缝裂开 ,大量泄漏煤气而未引起着火 ,可以降低煤气压力 ,再用打卡子补焊等办法处理煤气爆炸事故的处理@清子…  相似文献   

15.
电气设备是造成加工工业中着火的一个原因 至少有6次着火和爆炸事故是由于电气设备中的热电偶或温度控制器在控制生产中的加热过程中控制失灵所造成。至少有5次爆炸事故是由于在可燃的空气环境中使用没有防火装置的开关、电动机或热电偶所造成。有4次火灾是由于某种电气原因停泵而引起。有2次火灾是由于电气设备点火而引起。由于下雨、漏水,潮湿造成电气短路也曾引起3次火灾。其他1次性的火灾,有如电缆过热、油开关故障、电气干燥器设计错误(使干物过热)、电动机炭尘短路等等。 由于使用电比较普遍、便宜和方便,对于电气设备的设计不良和失…  相似文献   

16.
在轧钢企业生产过程中,加热炉使用热煤气作为燃料加热金属料坯,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因素,一直是从事安全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对某企业轧钢加热炉使用过程、设备设施及人员操作进行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运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对加热炉爆炸事故进行分析评价,得出加热炉火灾爆炸危险程度为中等,事故暴露半径为25.46ft(7.76m).并从安全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有效的安全对策,使加热炉火灾爆炸危险程度降为较轻,事故暴露半径降至20.51ft(6.25m),有效的降低了加热炉火灾爆炸危险程度及危险波及范围,为企业安全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化学品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点,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意外或人为破坏等原因发生泄漏、火灾爆炸,极易造成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的事故。制订完备的应急预案,了解化学品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品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可有效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本讲主要探讨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时现场应急抢险和救援。  相似文献   

18.
以某金属处理企业氨分解装置中液氨储罐罐区为例,对液氨泄漏后火灾爆炸事故及其伤害范围进行了研究,用池火、蒸气云爆炸和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给出火灾、爆炸事故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范围。结果表明:围堤堤内池火或罐内池火时,罐区建构筑物内的汽化器、管道等设备会因直接过火或热辐射导致损坏,建筑内人员死亡,但难以波及罐区之外;蒸气云爆炸产生相当于1192.72kgTNT爆炸的当量,爆炸的后果严重,应重点防范,防范的重点为液氨泄漏、点火源;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的火球半径56.1m,持续时间8.7s,死亡半径27.2m,其源于储罐受热或系统突然失效,液体瞬时泄漏汽化并遇点火源而发生,具有突发性且后果严重,企业应高度重视并严格储罐及系统的定期检验与校验、密切关注系统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一、液化气钢瓶置于灶台下壁橱内.液化气钢瓶由于质量、使用时间以及管路阀门的开启连接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漏气或慢性漏气.而液化石油气成分大多为碳三碳四,即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且比空气重,放在壁橱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积聚沉淀在地面,一旦遇明火极易造成燃烧爆炸事故.经计算,当房间里泄漏出的煤气、液化气和空气混合达到4.5%~35.8%时,遇到火种就会产生爆炸燃烧.因此,液化石油气钢瓶应置于远离灶台、空气流通又便于人们操作和观察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展硅质量分数25%高硅铝合金粉尘燃爆特性研究,揭示了硅质量分数25%高硅铝合金粉尘的最小点火能、最低着火温度、爆炸下限和最大爆炸压力。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中要防止高硅铝合金粉尘云与雷电、静电、生产中摩擦或碰撞所产生的火花等能量源接触,避免达到高硅铝合金粉尘云的最小点火能0.1~0.2 mJ而引发爆炸事故;要防止出现明火与发热设备热表面温度达到高硅铝合金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960℃;对高硅铝合金生产场所、工艺设备等进行抗爆设计时,约束爆炸压力措施承受最大爆炸压力的冲击至少要在0.525 MPa或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