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春:加强保暖,注意防风,“捂”过“倒春寒” 乍冷乍热,气温仍较低,冬寒常会“复辟”,风邪开始肆虐,易致人伤风感冒,故要加强保暖,并注意防风,“春捂”一段时间,“捂”过“倒春寒”。  相似文献   

2.
气象变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周期性的缓慢变化,另一种是非周期性的剧烈变化.人体对这两种变化均需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完全适应.气象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导致人体不舒适,现代医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气象过敏症".  相似文献   

3.
春季养生肝为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来临,生机盎然,人体为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也活跃起来.祖国医学认为:春气通于肝,天人相应.故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方能预防疾病保健康.  相似文献   

4.
春季来临,生机盎然,人体为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也活跃起来。祖国医学认为:春气通于肝,天人相应。故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方能预防疾病保健康。  相似文献   

5.
我们经常听到"某某食物中的某种有害物质超标了多少",可同一种有害物质,在同一种食物中,不同国家的"安全标准"却不同。"安全线"是如何划定的呢?人体能够承受多少任何有害物质,都要在一定的量下才会对人体有害。要建立"安全标准",首先要知道人体能承受多少的量。理想情况是找到一个量:当人体摄入的这种物质低于这个量时,就不会受到损害;而高于这个量,就有一定的风险。这个量,被定义为"无可测  相似文献   

6.
气象变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周期性的缓慢变化,另一种是非周期性的剧烈变化。人体对这两种变化均需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完全适应。气象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导致人体不舒适,现代医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气象过敏症”。 据调查,大约有1/3的人程度不同地患有气象过敏症。气象过敏症的主要表现为注意力  相似文献   

7.
搞好安全生产,关键在防患于未然。要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需在"小"字上做文章。一要"小题大做"。安全管理,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有的人对安全工作出现的"小"问题,视而不见,也有人认为"小"问题不会引发大事故。因而,对一些"小"事情,捂  相似文献   

8.
铅、汞、镉等是对人体和生物有害的重金属,但正如西方药学家帕拉斯尔萨嘶说的,"只有剂量才能决定有无毒性",在一定的剂量内,这些重金属的毒害性是"发挥"不出来的。不过,由于食物链的存在,特别是食物链的放大作用,使得这些重金属元素容易在食物中逐级传递,不断浓缩,进入人体内便产生较强的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闻背景:据<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附近的水果商贩用生石灰兑"乙烯利"药水把生芒果捂熟.北京有关部门4月1日下午向媒体通报,用石灰药剂催熟的芒果不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在人——机系统中,人体通过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接受“机”传来的信息,通过大脑对信息加工对策,再下达给执行器官(手、脚、身)执行动作,操作控制“机”。环境因素对人体的感觉器官、大脑、执行器官均有一定的影响,哪些环境因素容易诱发误操作呢?一、温度和湿度人是恒温动物,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人体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交换,使人体自身热能的产生和散发保持平衡,当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人体就不能保持这种平衡,造成人体机能下降,诱发误操作。据国外资料报道,有人调查三个兵工厂,发现如以17 ̄22.5℃温度的事故率为100…  相似文献   

11.
企业动态     
正上都电厂"三个聚力"春查保安全本刊讯进入春季,内蒙古上都电厂结合季节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三个聚力"精准部署春查工作落地见效,确保机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一是聚力部署有速度。电场迅速召开春查动员部署会议,聚焦春查工作重点及方向,成立春查工作领导小  相似文献   

12.
正1.油条油条是不少人早餐的选择,可大多数油条会添加明矾。这种含铝的无机物,被人体吸收后会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损害,并且因很难被人体排出而逐渐蓄积,造成记忆力减退、抑郁和烦躁,严重的可导致"老年性痴呆"等可怕疾病。搭配:豆浆。如果你在食用油条时,佐以豆浆,那么就在无意中保护了自己。因为豆浆中富含卵磷脂。科学家发现,给老年性痴呆患者服用一定剂量的卵磷脂,可以使他们的记忆力得到一定的好转。  相似文献   

13.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一个,在每年阳历的2月4日前后.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冰雪开始消融,天下万物包括人体在内,经过冬三月的蛰藏之后,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开始萌发,使人感到一种万象更新的气息."春气之应,养生之道",应助长这"萌生"的气息.此时人体内的"肝气"也随之升发,因肝气喜条达,故不宜抑郁而宜疏泄.雨水过后是惊蛰,此后可闻春雷,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出土,这又是"生"的气息催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戴巍 《安全与健康》2006,(11):45-46
在人--机系统中,人体通过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接受"机"传来的信息,通过大脑对信息加工对策,再下达给执行器官(手、脚、身)执行动作,操作控制"机".环境因素对人体的感觉器官、大脑、执行器官均有一定的影响,哪些环境因素容易诱发误操作呢?  相似文献   

15.
人体是导电的,相当于一个电阻。当一定的电压施加于人体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电流流过人体。在这个电流的作用下,人体内的组织细胞,尤其是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将受到破坏。这种由于电流直接流过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叫做“电击”,这是最具有致命危险的。另一种伤害叫做“电灼伤”。“电灼  相似文献   

16.
立秋后,天气逐渐凉爽,各类"秋季病"开始"骚扰"市民。经过长期高温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而容易感冒发烧。此时应注意,夜里不要受凉,尽量少用空调和电扇,注意冷暖变化,以防疾病"秋后算账"。孩子——感冒发烧秋季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17.
呼吸性粉尘,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μ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粉尘粒子,简称"呼尘"。7μm的尘粒只能到达人体鼻咽部,2μm以下的尘粒可以到达人体肺部造成尘肺。"呼吸性粉尘"对人体危害极大,对"呼吸性粉尘"的防御是世界课题。如果能将"呼吸性粉尘"改性成体量大于7~10μm以上不能进入肺部的"障碍性粉尘",不但可以避免罹患尘肺病,也可以避免空气污染环境下PM2.5颗粒物给人体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秋天,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讲究秋令衣食住行的卫生,有利于预防疾病,保障身体健康。 衣服方面:初秋,气温逐渐下降,宜穿素装薄衣。俗话说:“春捂秋冻”,适当地“冻冻”,可增强皮肤的耐寒力,中秋以后,气温降低,宜及时增添衣服,被褥,以免受冻,感冒,胃病复发。 饮食方面:首先宜润。秋季以后,降雨少,空气干燥,易引起咽干、鼻燥、肤涩等“燥症”,故应多饮开水、淡茶、菜汤以及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些萝卜、番茄、豆腐、  相似文献   

19.
<正>高温作业是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2℃的作业。高温作业几乎遍布于工业生产的所有行业,如炼钢、炼铁、造纸、塑料生产、水泥生产等。高温作业时,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这些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是适应性反应,但如超过范围,则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病变。  相似文献   

20.
安全管理也要"吐故纳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刻意>日:"吹气呼吸,吐故纳新".本指人体呼吸,吐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比喻扬弃旧的,吸收新的.不断吸收新鲜事物、不断扬弃过时陈旧的观念,这个哲理同样适应于工矿企业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