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红 《环境教育》2014,(11):82-82
正花非花,雾非雾。面对如今的雾,试问,琼瑶阿姨是否还能道出一句"雾里看花最美"的柔情细语?而一代诗人柳永如今估计也只能吟出"念去去,千里烟波,雾霾沉沉楚天暗"的悲壮诗篇了吧?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活在被雾霾笼罩的时代。回想去年冬天的那一段雾霾的时光,记得那时候身陷霾局的我们只能在"厚雾浓霾"下"愁永昼",在一旁哭诉"雾失楼台"的痛苦。而今,我要用我手中的笔勇敢地剥开那层遮掩事实的薄纱,直视那对人性的赤裸裸的指责!  相似文献   

2.
田萌 《环境教育》2014,(4):93-93
正2008年,因为召开奥运会的缘故,北京的空气质量变得非常好。我常常陶醉于浩瀚、透彻的"奥运蓝天"之下,心想,北京"天天天蓝"终于不再是梦想。然而,这样的好天气随着奥运会的结束离我们远去。近年来,北京,霾的时间越来越长,蓝天白云,几乎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历史上,北京有沙尘暴,有煤烟污染,有一刮好几日的风沙,而雾霾"横空出世",可以说是新近出现的污染门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北京的雾霾,究竟如何产生?为何雾霾围城,经久不散?它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基座"和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3.
正雾霾笼罩下,火爆的不只是防霾口罩,食疗除霾的说法甚嚣,山药、白萝卜、木耳、猪血都成了抗霾神器。但经众多专家解释,食疗除霾有些不靠谱。"雾霾清肺茶""罗汉果20克、乌梅15克、百合10克、广金钱草10克、罗布麻10克,煎水代茶饮,每天数次。这就是中医世家配的‘雾霾清肺茶’。功效:能及时清肺、润肺,抗病毒,  相似文献   

4.
王红 《环境教育》2014,(6):85-85
正花非花,雾非雾。面对如今的"雾",琼瑶阿姨是否还能道出一句"雾里看花最美"的柔情细语?诗人柳永是否会吟出"念去去,千里烟波,雾霾沉沉楚天阔"的悲壮诗篇?21世纪的我们,活在被雾霾笼罩的时代。记忆回到了去年冬天的那一身陷在雾霾的时光。那时候我们只能在"厚雾浓霾"下"愁永昼",在一旁哭诉  相似文献   

5.
治霾在路上     
今年秋冬季节,雾霾再次登场。"十一"黄金周刚结束,京津冀地区便遭遇到了新一波雾霾,北京等地连续5日重度霾。10月8日,北京市发布今秋首个雾霾黄色预警,隔日升级为橙色预警。专家们对比发现,今年的雾霾比去年提前报到了。雾霾飘在天空,根子却在地上。在经历了多年的迷茫挣扎之后,人们彻底醒悟,去年9月,国家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雾霾应急、区域联防联控、治霾法制化纷纷登场亮相。  相似文献   

6.
蓝天在哪     
正森林里的广播员猫头鹰沉着脸给大家报天气预报:"今天阴天,是雾霾天气,大家最好不要外出。"一只小麻雀飞过来:"猫头鹰大哥,俺打小不识几个字,俺想问一下,那个霾是啥意思呀?""霾呢,其实就是漂浮在天空中的颗粒物。其中,PM2.5是构成霾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猫头鹰回答道。"那PM2.5又是什么东西呢?"小麻雀摸着毛绒绒的脑袋,一脸疑惑地接着问。猫头鹰想了想,说:"PM2.5就是大气中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  相似文献   

7.
正要绿色不要灰色,要阳光不要雾霾。然而,2016年11月初的这些日子,我国北方雾霾笼罩,重污染最大影响面积达到63万平方公里;11月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霾橙色预警,首都机场因雾霾取消近500个航班。"雾霾中,去遛狗,只见狗绳不见狗。"这是网友的夸张。而比这种夸张更夸张、比这种搞笑更搞笑的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的雾霾"明星"城市不是北京,改沈阳了。进入供暖季一周后,辽宁省省会沈阳市迎来持续的空气严重污染。特别是在11月8日,沈阳市PM2.5均值一度达到1155微克/立方米,局地一度突破1400微克/平方米,是世界卫生组织安全标准的56倍。顿时,网上涌现了大量关于霾锁沈阳的段子。其中传播最广的是:出门一回头,家不见了。但更让人揪心的是,在雾霾来袭时,政府部门的反应不见了。  相似文献   

9.
冲出霾伏圈     
正同样的剧情,同样的约会,这个冬季,雾霾又再次如约而至,多省份集体性进入霾伏圈,有网友调侃:今后冬季除了大雪,雾霾将成为另一种对应天气。类似的境遇在一年年地重复,人们在不安中等待,在雾霾中与"十二五"挥手告别,面对崭新的"十三五",人们也有了更多的期许,期待早日冲出霾伏圈。新的一年新希望,2016,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的元年,我们期待,这一年,呼吸不再沉重。  相似文献   

10.
正气候变化加剧了北京冬天的雾霾天气《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近年来北京冬天雾霾天气频发,持续时间长,给人民生命健康以及社会经济活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雾霾天气的产生依赖于一定的天气条件,比如冬天的弱北风、大气的高热稳定性等,那么气候变化是否会通过影响这些天气条件,对雾霾天气产生影响呢?围绕这个问题,蔡文炬等人构造了霾天气指数(Haze Weather Index,HWI),用于表示天气条件是否有利于形成雾  相似文献   

11.
正新年伊始,一份新鲜出炉的"2013年十大热词"榜单在网上引发了网友强烈共鸣,毫无悬念的是"雾霾"与"中国梦""土豪"等一起入选。告别2013,走进2014,人们用盘点这种方式,记忆着雾霾之痛。资料表明,2013年我国平均雾霾日数为52年来最多,特别是入冬以来,举国上下出现"扫霾"  相似文献   

12.
<正>清晨,我一出门,一股灰蒙蒙的气息扑面而来,能见度非常低。行人都纷纷戴起了口罩,小孩也都包裹得特别严实。到了校园里,同学们也都议论着天气,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着自己的见解。还是经过老师的讲解,大家才明白:原来,这就是首都人民口中的雾霾。雾霾天气看起来像起了大雾一样,大雾是由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的,而霾  相似文献   

13.
蓝天梦     
正最近不知怎么了,一连几天,北京都是雾霾天,天空灰蒙蒙的。电视上不停地播报雾霾污染指数,北京重度污染已经持续一个星期了,学校停止了一切室外活动。这对于我——一个爱跑爱闹,超级喜欢运动的孩子来说,简直是太难以忍受了。这不,在老妈的逼迫下,我戴上了防霾口罩。戴上这个"防毒面具",我是百般不乐意,但是又没有办法。一是大街上基本人人都戴,二是我也拧不过自己的老妈呀!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环境教育》2013,(Z1):10
"雾本身是干净的,它是由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而形成的,气象观测上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称为雾。真正造成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并非雾本身,而是霾。空气污染物囤积形成霾,并借着雾大唱主角儿。"——针对近几日备受关注的雾霾天气,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从环境污染的角度,介绍了PM2.5对形成雾霾天气的"贡献"。"南方无暖气是历史遗留问题,随着百姓对生活质量提高的实际需要,为南方居民提供冬季供暖是十分必要的。所以,现在已经不是讨论是否应该供暖的问题,而是该如何供暖。  相似文献   

15.
呼吸的烦恼     
去冬今春以来,糟糕的雾霾天气给国人带来呼吸之痛,一时间,PM2.5又一次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频词汇",甚至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能找到它的"身影"。实事求是地说",十面霾伏"不是小康社会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频发的雾霾天气既拷问着政府良知也拷问着社会公德。毕竟,在空气污染面前,人人都是受害者,没有赢家。而且国内外的经验也表明:防治雾霾天气没有"灵丹妙药",更不能流于空谈,只有实实在在的作为。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有媒体报道,兰州市购置了高射远程风送式喷雾机,可将自来水雾化并喷出600米远,有媒体称其"可有效对抗雾霾、粉尘等"。而西安市新城区市容园林局近日也新购多功能具有抑尘作用的"雾炮车"投入使用。该车能喷洒120米远、70米高的水雾,有喷雾降尘作用,媒体将之称为"治霾神器"。有关专家表示,说这种车是"治霾神器"有点夸张了,其治霾作用微乎其微,但降尘还可以,洒水后一段时间对周围空气会有净化作用。不过这种抑尘作用也是短期的,到底能维持多长时间很难说。实际上,专家不说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月10日,随着《合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正式出炉,压在合肥市环保局法规宣教处处长夏云起心里的一块石头也总算落了地。此前的一段时间,他自己以及合肥市环保局都遭遇到了有史以来最为猛烈的炮轰。而这一切都与合肥雾霾应急预案姗姗来迟有关。合肥被"霾没"去年入秋以来,雾霾如幽灵一样长期在合肥上空徘徊,不断创纪  相似文献   

18.
<正>6省市深陷“霾”笼、40个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23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17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机动车单双号限行……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遭遇长达5天的“十面霾伏”。持续时间之长、污染程度之重,成为去冬来袭雾霾之最。频繁来袭的雾霾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环境保护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不久前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  相似文献   

19.
体制与雾霾     
范必 《绿叶》2014,(11)
改革开放以来,能源的市场化改革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但并未全面完成,总体上处在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重体制下。如果说能源的粗放利用是雾霾的成因,那么不合理的体制也是雾霾的成因。体制雾霾不除,大气雾霾难消。为此我们在较多地从技术角度研究治霾措施时,也要深化能源的市场化改革:推进全产业链市场化改革,将能源领域的不完全市场产业链改革为完全市场产业链;将国企改革和行业改革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同步推进政府审批和监督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正有记者从已经召开的地方"两会"了解到,由于去年以来雾霾肆虐,多个省市将治霾写入今年的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专家认为,由于环保工作既可以优化环境,也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还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所以地方政府对此热情较高。不过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