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南充市蓬安县为例,采用了单因子评价法、主要污染物水质标识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统计分析了2017~2019年嘉陵江一级支流蓬安数据,综合分析嘉陵江一级支流县域河流水污染特征及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蓬安县域内嘉陵江一级支流水环境有机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物主要源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高风险因子为CODCr和TP。(2)水质受水期影响大,变化特征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上半年水质优于下半年,1~3月水质最差。(3)蓬安县域内嘉陵江支流年均值评价水质逐年改善,达标率逐年增加,污染程度依次为清溪河河舒河大泥溪长塘河金溪河。就蓬安县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问题剖析,为嘉陵江流域污染防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国务院近期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按该计划要求,辽河治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水十条"为辽河水治理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超七成。去年,辽宁省受严重干旱影响,全省夏秋季主要河流径流量明显减少,400多条支流河在丰水期断流,河流、水库缺少生态水补给,辽河流域6条主要河流的90个干、支流断面水质八成达标,水质同比上年有所下降,辽河流域水质总体保持轻度污染水平。按照国家"水十条"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辽河流  相似文献   

3.
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分析2011—2015年安徽省淮河流域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主要支流的主要污染指标为BOD、COD和NH3-N,包河、黑茨河和赵王河等排名靠前的河流污染较重,水质较差,而黄尾河、西淠河、淠河总干渠等排名靠后的河流水质较好。评价结果吻合实际情况且更加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4.
依据广汉市2014年对沱江流域主要二级支流石亭江广汉段水环境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调查监测统计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分析与评价石亭江流域广汉段水质污染特征和现状。结果表明,沱江流域石亭江支流广汉段及其三级支流白鱼河所布设的背景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中,所有断面总磷项目均存在严重超标现象,水质在Ⅳ~劣Ⅴ类范围,属于重度污染。该评价结果能为石亭江广汉段的水环境保护和科学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综合评价与分类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江安河水质特征,旨在发现影响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为江安河水污染防治争水责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011年10月对江安河全段水质进行了统一标准监测,监潮项目有氨氮、总磷、COD、浊度,共4个项目;2012年4月再一次对江安河全段进行监测,并增加测量其水体中几种重金属含量.总体上,上游和中游断面均属清洁水质,下游断面属污染水质.河流综合污染指数、营养盐类污染指数、重金属污染指数均沿流程顺序增高.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氮磷类污染物.上游多为农业灌溉区,中下游污染较为严重,其中生活源、工业源排放的污水是影响江安河水质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萍水河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秩相关系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分析了"十二五"期间萍水河水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阐述了萍水河的水质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萍水河断面水质以Ⅱ类、Ⅲ类为主,水质总体较好,但呈下降趋势;其上游水质较好,中游较差,下游略有好转,麻山河等萍水河支流水质较好。  相似文献   

7.
按国家地表水域功能划分,五类水质只能用于农业灌溉用水,不可以进行水产养殖以及其它用途,超五类水质完全丧失其任何使用功能,而且对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并可能对流域的地下水构成永久性污染。流经我市的171公里的辽河干流以及一级支流的清河、招苏台河下游的水质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五类水质指标,失去了生态平衡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长宁河流域为宜宾市重要经济发展区域,其水环境质量是长江经济带"三线一单"重要内容,科学分析其水质现状和变化特征是制定科学管理规划的重要依据。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对长宁河各监测断面水质类别进行判断,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各断面水质指标的时间、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宁河水质总体较好,翡翠峡断面的TP超标较为严重,有79%的月份其水质类别为V类或劣V类。而水期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水期各断面的水质无明显变化,水量对河流水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北内陆某城市河段的主要特征污染指标进行了评价,针对特征污染指标运用空间聚类分析法,研究各关键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对特征指标的关键控制点位的时间分布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秋季研究河段受总磷、有机污染的影响较大,夏季受氮素污染的影响较大,与农田、农村、生活排水等有较大的关系。秋季河段上游TN、TP、CODcr的污染程度均最高,河段中下游段则受上游城镇生活、工农业等污染排放的影响较显著。夏季上述三个指标受入河污染源的影响较小,受各类面源污染的影响较大,整体表现为河段北面整体污染高于南面,上游水质好于下游水质。河段上下游区域夏季TN、TP、CODcr均高于秋季,整体表现为夏季水质总体劣于秋季,河段中部TN、TP在夏季浓度与秋季差别不大,没有显著的一致的好劣趋势。  相似文献   

10.
3月20日,王国才厅长到辽源市对东辽河河清出境断面、东辽县双城段、东辽河的支流半截河的水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过程中,听取了辽源市政府关于东辽河出境断面水质情况的汇报。王国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水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绿洲经济建设的水平.通过对玛纳斯河15年来的水质监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从中寻找出该流域的地表及地下水质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玛河径流形成区及山前倾斜平原区水质一直保持在一级未受污染级别;山前倾斜平原区地下水中挥发酚以及氮素含量逐年上升,但总体水质仍然保持在一级未受污染级别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了解松辽河河流水体的污染状况,根据辽河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水质污染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在主成分分析计算的相关结果之上进一步进行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PCS-MLR),量化了每个主成分对各污染物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辽河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高锰酸盐指数、COD_(Cr)、BOD_5、NH_3-N和石油类。丰水期第一主成分对NH_3-N、石油类的贡献率分别为49.09%和24.71%;平水期第一主成分对高锰酸盐指数、COD_(Cr)、BOD_5和NH_3-N的贡献率为30.48%、56.16%、26.93%和160.89%;枯水期第一主成分对高锰酸盐指数、COD_(Cr)、BOD_5、NH_3-N和石油类的贡献率分别为100.25%、101.26%、128.36%、93.71%和54.33%。辽河整体水质为Ⅳ类或Ⅴ类水质,在7个监测断面中,双台子河闸水质最差。研究表明,污染物主要受到沿岸城镇居民生活和石油化工企业废水的排放以及农业和畜牧业等面源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庄墓河全长七十多公里,流域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是瓦埠湖的上游支流,也是长丰县境内最长的一条河流,经庄墓镇最终流入瓦埠湖。多年来,由于庄墓镇未建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庄墓河,庄墓河的水质已经恶化。2011年,庄墓河污染治理成为瓦埠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  相似文献   

14.
沱江位于长江上游,连接成渝双城经济圈,濑溪河是沱江左岸一级支流,濑溪河水环境状况直接影响沱江乃至长江水环境质量。采用污染物来源分析,污染负荷,三段式治理模式等方法,根据泸洲环境监测站例行监测数据,评价濑溪河(泸州段)流域水质在2011~2019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三段式治理模式的方法后,使治理后使濑溪河(泸州段)流域水质带来了突破性的改善,主流濑溪河官渡大桥和鹅项井监测断面水质分别由Ⅳ类和Ⅴ类提升到了Ⅲ类和Ⅳ类,污染较严重的支流九曲河水质也由劣Ⅴ类提升到了Ⅳ类。截止2019年,出河口污染物指标水质情况分别为:BOD5Ⅰ类水质,DO、IMn、TP和NH3-N均为Ⅲ类水质,仅COD为Ⅳ类水质。另外,主要的污染指标(COD、NH3-N、TP)均达到了减排的目的。研究结果可为在具备相似污染物和地理条件的河流采用,三段式治理模式的提出丰富了大型流域水环境质量提升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平  杨娟 《四川环境》2019,(4):56-62
通过2014~2018年西溪河水质断面监测数据,利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分析了西溪河流域的水质情况,并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该河流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2018年西溪河流域的空间分布差异和时间变化,总结了流域水污染特征和水质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西溪河来水受上游城镇影响水质较差,中游水体经过自净作用有所好转,下游城区段污染上升明显。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源和上游农业面源污染,中下游农业面源及畜禽养殖污染受到了较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
以三河下拉为例,研究在辽河的主要支流汇入口区域建设生态湿地的主要作用。以恢复河口生态功能、保证河流水质、建设湿地景观为目标,将自然修复与人工促进相结合,把三河下拉及其沿岸地区建成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的一条碧水长廊、绿色长廊与生态长廊,对于提升辽河入河水质、恢复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1~2016年的监测数据,对北京市海淀区南沙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水质一直为劣Ⅴ类,其中2011~2014年氨氮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他耗氧有机物、总磷主要污染物指标在2014年达到峰值,到2015年略有好转,但5年年均值均未达到水质类别要求;针对原因提出了能使南沙河水质得到持续有效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南淝河作为目前巢湖流域污染最重、水质最差的入湖河道,是巢湖流域治污的重点,也是治理的难点。为全面掌握南淝河及汇水流域水环境质量,通过对南淝河及其主要支流进行水质监测,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对南淝河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1月~2019年8月南淝河干流水质为劣V类,未达到水功能区管理目标。结合流域范围内水污染现状调查,从支流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村面源污染、河道底泥污染和生态基流匮乏等五个方面分析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提出了控源减排和环境增容两个方面的达标对策,希望能够对推动南淝河水污染治理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2019年盘锦市5个控制单元内6个监测断面的逐月水质数据,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断面水质进行评价,对比2种评价结果,选择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的结果作为最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辽河公园断面不存在污染问题,赵圈河断面、兴安断面以及三岔河断面尚未污染,曙光大桥断面及万金滩断面存在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郪江流域遂宁段水环境质量,对郪江干流和8条支流开展了现场调查和定期监测。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断面类别比例法和水环境质量指数对流域水质进行了综合分析。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郪江流域遂宁段水质不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水质为轻度污染,枯、平水期水质优于丰水期。支流水质较差,加重了干流水体负荷。流域部分饮用水源地为Ⅳ类水质,同时表现为轻度富营养化。研究成果为水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水生态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