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气越来越冷了,不少人喜欢吃火锅来抵御严寒。而且吃火锅也图个热闹,家人亲朋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旁,边吃边聊,气氛融洽,可以增进感情。其实,除此之外,火锅还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呢。火锅的用料很多。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驴肉、鱼虾类等,这些肉类的蛋白质都含有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优质蛋白质。鱼头火锅中的鱼头  相似文献   

2.
正1.熏制食品搭配葡萄酒不少地方的居民喜好将鸡肉、牛肉、猪肉等各种肉类烟熏或腌制成香肠、腊肉等熏制食品,更喜好将这些食物当做下酒菜。其实,将这些熏制食品作为下酒菜并不科学,因为它们的亚硝胺和色素含量较高,在与葡萄酒同食后,会与酒精发生作用,不仅会刺激口腔与食道内的黏膜,而且可能导致肝脏受到损害,甚至引发癌症等恶性病变。所以,建议还是以新鲜肉类作为葡萄酒的"配偶"吧。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气温一天天下降,怕冷体质的朋友们要如何御寒呢?除了要多运动和增加衣物外,饮食也能起到御寒的作用。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御寒的常见的食物都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了解吧。怕冷吃什么好肉类:以狗肉、羊肉、牛肉、鹿肉的御寒效果较好。它们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含量高,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活血之效。吃这些肉  相似文献   

4.
<正>适值"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关键时期,一个个事关国计民生的议题摆在中国2010年"两会"面前,其中与民生有关的房价、食品安全、医改、教育、就业等议题成为两会关注的焦点。两会的召开给越来越贴近民生的安防行业究竟带来了哪些可喜的信号?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致癌物名单再添新丁,加工肉类成为1类致癌物,红肉被归为2A类致癌物。这一下打击面实在太大,火腿、培根、腊肉、香肠不让吃还能忍,烧排骨、酱牛肉、烤羊腿也全部中枪,吃货们表示真的接受不了。加工肉类致癌?其实是情理之中培根、火腿、香肠都是流传了千百年的美食,突然变成"致癌物"确实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不过中式咸鱼早在1993年就已经被IARC判定为1类致癌物,而腌菜(亚洲传统做法)在同一年被判定为2B类致癌物。在更早一些的1987年,蕨菜也被判定为2B类致癌物。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环境下的肉类食品可追溯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许多国家正在研究和实施食品可追溯系统。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加快构建可追溯系统来保障肉类食品安全。笔者在综述肉类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适合国情的可追溯系统所需的技术,并对可追溯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进而建立可追溯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指出了可追溯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讨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为实施可追溯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大型动物肉类食品的安全性,在研究肉类食品供应链的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将大型动物的虹膜识别技术引入食品供应链管理中,构建基于虹膜识别的大型动物肉类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达到肉类食品安全信息查询及出现安全问题后的个体溯源的目的。借鉴人眼虹膜识别的相关技术,以牛眼为例对大型动物虹膜识别的相关算法和虹膜定位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运用改进的Sobel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引入二次B样条曲线算法实现了牛眼虹膜的精确定位;分析牛虹膜纹理特征的分布特点,实现了虹膜特征区域的提取及归一化处理。研究成果对大型动物的虹膜识别研究和肉类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10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有愈演愈烈之势。"三鹿奶粉"事件后,食品安全问题并未就此中止:"地沟油"、"染色馒头"、"毒胶囊"、"瘦肉精"、"毒豆芽"问题接踵而来,涉及面越来越广,危害越来越严重。1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1)"多头管理"造成责任不明。各部门职责不清,不能有效沟通,结果造成无人负责,使食品安  相似文献   

9.
佚名 《安全与健康》2011,(17):24-25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是一个全球性难题。在世界许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也时常发生。相比而言,有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系统,让我们看看有什么招数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
<正>过期肉品摇身一变延长保质期、次品成品回收后直接混合原料再登场、阴阳报表弄虚作假对付检查……7月20日,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被曝出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场景触目惊心。福喜事件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它告诉我们,追求食品安全的道路并不平坦。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的官方口径是"总体向好,问题仍然存在"。问题在哪呢?其实说得最多的还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伴随而来的食品生产"小、散、乱"问题。所以,政府在个别食品行业强力推动并购、重组,但集约化、规模化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酱油是餐桌上离不开的传统调味品,市面上"日本酱油""酱油膏"等酱油类产品也越来越多,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叫法不同的酱油有什么过人之处?生抽。生抽的"抽"字意为提取,它以黄豆、小麦、盐等为主要原料,经预处理、制曲、发酵、浸出淋油及加热配制而成。生抽呈红褐色,味道咸鲜,豉香浓郁,因颜色淡,所以多用来调味,是家常炒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人的饮食随季节变化而不同。进入秋季,蔬果丰收,虾蟹肥美,加之素有秋季进补的习惯,不少人在各类美食面前都放松了警惕。但俗话说,病从口入。不正确的饮食习惯、饮食方式会让身体健康受损。秋季饮食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宜食用鸽肉、羊肉鸽肉含丰富的血红蛋白,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高9.5%,脂肪含量甚低,营养作用优于鸡肉,且比鸡易消化吸收,因此民间有"一鸽九鸡"的  相似文献   

13.
《江苏劳动保护》2011,(1):45-45
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胆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羊肉性温味甘,既可食补,又可食疗,为优良的强壮祛疾食品,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葱是温通阳气的养生佐料,作为调料品,葱的主要功能是去除荤、腥、膻等油腻厚味及菜肴中的异...  相似文献   

14.
知道吃素的好处,或许你惟一担心的问题是得不到肉类才有的营养素。其实只要吃素时能选择多样化的菜式,不偏好几种菜,一样能摄取到足够的营养。另外,由于肉类本身的细胞组织与人体细胞较接近,因此人体对其吸收力较好,吃素者因减少肉类的摄取,在饮食上就需掌握几项原则:种类多样化,不论是主食(米饭面包、五谷杂粮豆类)或是蔬菜、水果、奶蛋类、油脂类,所含的营养都有差异,而且彼此不能互相取代,因此餐桌上应该经常变化菜色,应以全麦面包、胚芽面包、  相似文献   

15.
<正>"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有一些根茎类食物营养十分丰富。冬笋解腻提到冬笋,不少人会直摇头:"‘吃一餐笋,刮三天油’,实在是没啥吃头。"其实冬笋的营养价值很高,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绝"的美誉。冬笋与春笋、夏笋不同,它"低调"地长在地下,尚未破土而出,营养价值也较高。冬笋富含多种蛋白质和氨基酸,搭配各种肉类烹饪,不但味道更鲜美,还可以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语:"违章"行为是事故的"元凶"。尽管政府、企业屡屡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治理,但"违章"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究竟是什么让"违章"屡禁不止,是治理力度不够大?还是方法不够好?是"违章"太容易?还是"遵章"太困难?到底应该如何解决"违章"问题?本期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解决"违章"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代社会,安全教育已成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也是建构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中职学生目前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即将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因此他们除了需要掌握校园安全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安全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自身安全。《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读本》一书以中职学生为教育对象,探讨他们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并且提出了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该书共9章,第1章是校园安全,包括校园体育安全、设施安全、校园暴力、财产安全等内容;第2章是食品安全和疾病预防,包括食品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如何预防个人疾病。  相似文献   

18.
夏季来临,又到了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在高温湿热气候条件下,各种致病微生物容易繁殖,食物易腐败变质,人们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在一些大、中、小学,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就餐数量多,如果不能把好食品安全关,很容易引起群体性的食物中毒。群体性的食物中毒具有群体性、突发性、影响大等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学习、生活和社会秩序。因此,我们应懂得如何有效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以及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后,如何把食物中毒的危害后果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一向重视食品安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产"几乎是食品安全的代名词。在日本鹿儿岛大学水产学部水产学研究科读硕士的王伟隆,告诉记者,正是日本人在对待食品时"死板"而非"精明"的态度,使得人们的饮食安全得到了真正的保障。记者:日本是如何对待食品安全事故的?王伟隆:据我所知,日本对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当"云计算"、"物联网"等概念渐被熟悉时,"大数据"也横空出世般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大数据的出现也给安防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思维。如何把大数据有效的利用在安防行业,如何把报警监控运营服务和大数据有效融合,已经成为安防安全技术领域不能避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