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环保总局于2004年1月19日发布了《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和《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要求”对医疗废物、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术语做出了界定。“要求”对医疗废物产生量、特性分析及焚烧处理适用范围;医疗、危险废物焚烧厂总体设计;医疗、危险废物接收、分析鉴别、贮存、输送;医疗、危险废物焚烧处置系统;配套(公用)工程;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施工及验收;运营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明确了医疗废物产生量的计算方法,规定了危险废物特性分析鉴别的内容。在医…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医疗废物的焚烧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废物含有大量传染性物质,导致污染的可能是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卵等,是高度危险废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置.针对昆明市医疗废物的现状,根据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和处理模式,结合昆明市实际情况,采用焚烧实验炉焚烧昆明市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无须进行预处理,能直接进行焚烧.实验证明,高温焚烧可彻底清除医疗废物中的病菌及恶臭气体,保证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各种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的特点,指出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技术能够有效处理医疗废物、满足国家对医疗废物处理的要求,适宜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中广泛应用。但该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还存在如处理成本高、设备使用寿命短和二英排放不易控制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4.
医疗废物焚烧处理核心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已建成的医疗废物焚烧设施目前普遍存在进料系统不稳定、玻璃结渣和高浓度HCl气体的排放的问题。这些技术难点已成为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行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介绍了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调节医疗废物恒流量进料技术"、"医废焚烧防玻璃结渣技术"和"含高浓度氯化氢医废尾气处理技术"三项医疗废物焚烧处理核心技术的主要特点及技术指标与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通过河北省医疗废物焚烧行业排放现状与国内外医疗废物焚烧标准的比较以及对该行业现行污染控制技术、监测要求及存在主要环境问题的分析,得出河北省该行业有很大的技术提升空间,为严控河北省医疗废物焚烧处置机构污染物排放提供了论据。  相似文献   

6.
国家环保总局于5月13日下发《关于严禁建设简易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严禁建设各类简易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严禁以应急的方式和技术建设长期安全使用的设施,进一步加强处置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资质管理,严格建设程序。自国家环保总局获悉,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来,地方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出现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一些地方建设了一些布局分散、处理不合格、二次污染严重的焚烧装置,发放了一批危险废物和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总体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技术在完善制度建设、加快处理设施建设、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和创新开展医疗废物处置示范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分析了当前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包括缺乏针对性制度、处理设施总体技术水平不高、新增布局缺乏指导、收费水平偏低等突出问题。面向"十三五",本文提出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的主要思路,从思路出发,提出"十三五"重点开展的任务,包括开展基础性调查评估、修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优化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布局、建立区域医疗废物协同处理模式、开展处理设施稳定排放达标整治工程、创新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加快解决医疗废物处理收费中的突出问题等,为相关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宇斌  王恩德 《四川环境》2006,25(5):107-111
结合辽宁省危险废物排放现状,提出辽宁省危险废物污染控制战略。建立全省危险废物管理与登记交换中心,建设省级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中心、危险废物焚烧中心、省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预警系统。提出全省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布局和技术路线选择方案、硼泥和铬渣处置技术路线。在大城市或经济较发达城市,可采取回转炉方法集中焚烧医疗废物,而运输半径之外偏远山区或经济欠发达城市可采用高温灭菌方法处置本辖区内的医疗废物。硼泥、铬渣则优先采用资源化技术进行处置。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废物焚烧标准体系,防控废物焚烧环境风险,本文对欧盟废物焚烧指令与我国焚烧标准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欧盟废物焚烧指令分别对专用焚烧厂和协同焚烧厂从废物运输到处理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做出了相关规定,适用于危险废物和非危险废物的焚烧以及常规污染物和有毒污染物的控制。欧盟废物焚烧指令对不同规模的焚烧设施采用统一标准,以日均值和半小时均值为污染物排放限值,更客观、准确地评价了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与欧盟废物焚烧指令相比,我国废物焚烧标准涉及废物联合利用处置的相关条文较少,内容不详,项目缺失。我国烟尘、HCl的排放限值均在欧盟标准限值6倍以上,SO2的排放限值是欧盟标准的4~8倍。除CO、NOx的排放限值外,其他污染物排放限值也明显高于欧盟标准限值。我国采用抽样监测方法,监测结果可能在日常排放值的95%置信区间外,不具备代表性。我国可借鉴欧盟废物焚烧指令的成果制定协同焚烧标准,并严格污染物排放限值,考虑采用日均值或半小时均值的评价方法,提高我国废物焚烧标准的精确性和可执行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列表法对河北省医疗废物的产生和处置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对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情况进行简要介绍,揭示了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规划缺失、医疗废物监管存在漏洞、处置单位自身疏于管理等问题,结合河北省自身特点,提出尽快出台相关规划、强化环境监管、规范自身经营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依法科学管理处置医疗废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现状,提出完善有关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法律体系等七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详细分析了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管理要求和技术现状,确定了焚烧处置和消毒处理的行业主导地位,并分别对两类技术中代表性技术的原理、适用性和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创新技术进行了探索,确定了创新技术的三种分类,包括原理创新型、应用创新型和集成创新型技术,并对每一类别典型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基于当前我国的标准政策要求,为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提出,为控制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各级政府将加大投资力度,吸引社会投资,3年投资149.2亿人民币,基本实现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安全贮存和处置。按照“规划”,全国应建设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31个,新增处置能力282万吨/年。企业新改扩建350万吨/年的综合利用和处置能力,处理当年产生的全部危险废物,并逐步消化历年贮存的危险废物。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300个,新增处理能力2080吨/日,满足处理当前及今后数年卫生事业和城镇…  相似文献   

14.
论医疗废物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医疗废物的概念和国内外医疗废物的危害、管理、处置现状,对我国医疗废物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总结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经验,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为全国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与产业支持,本刊特经科学技术部批准(国科财函[2003]34号文)出版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增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针对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现状和目前国内外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比较,探讨了我国医疗废物 处理处置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医疗废物焚烧处理现状和技术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我国医疗废物处理的发展情况和处理现状.在对医疗废物焚烧炉主要炉型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热解-焚烧炉更适合医疗废物的处理,并简述了其焚烧原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保产业》2011,(1):59-59
由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开发的医废焚烧防玻璃结渣技术,适用于医疗废物焚烧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针对医疗废物玻璃结渣问题,采用了在窑内易结渣处使用防结渣专用耐火材料(特种刚玉砖),并结合摇摆防渣及高温熔渣运行手段的处置技术,在防结渣方面具有独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废物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湖南省医疗废物产生量大,处置现状令人堪忧。深入分析了湖南省医疗废物依法集中处置的可行性,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可行性、管理的完善以及地方相关专项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西安市医疗废物产量不断增加,给目前的医疗废物监控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监管力度,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文章以西安市医疗废物监控管理的需求出发,从医疗废物信息管理、交接登记、电子联单管理、电子转运卡管理、转移监管、电子地图、视频监控、处置监控、台账管理、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应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了一套信息化的医疗废物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对西安市医疗废物存储、转移和处置的监控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