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老没见面,您到哪儿去了?乙:我住医院了。甲:啊!您得病了。乙:您才得病了哪!甲:没病,住院干嘛!乙:您管得着吗!甲:(对观众)这人火气够大的。乙:唉!说来事也凑巧。那天我车 活儿没戴防护眼镜,把眼崩 了。甲:原来您违章作业,出事故了。乙:这叫因公负伤。甲:那您现在视力怎么样?乙:两眼都从1.5减退到0.5啦!甲:好么,真成了“二五”眼了!乙:唉!还说这个干嘛!伤好了, 我该回车间上班吧?甲:那个自然。把病休耽误的 间时补回来。乙:可有人不让我上班。甲:谁?乙:安技科呗!甲:为什么?乙:让我去上复工安全教育 课。甲:很有必要。乙:没法子,只好去听课…  相似文献   

2.
请客与过年     
中国人多利用过年的时候探亲访友,因此请客成了过年的重要内容。平时请客是随便的,过年请客是常规的,所以过年是一年里最普遍、最集中的请客季节。 提起请客,人们往往马上想到吃。其实,主事的家庭主妇、主夫们知道,除了要忙吃,还得先把卫生搞了。这就象漆家具要先上底色。别说采  相似文献   

3.
<正>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和亲朋好友一起欢度春节是我们的传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春节期间不用上班,主要活动就是"吃喝玩乐睡",在此要提醒各位的是吃喝玩乐睡中有学问,虽然学问平常,但关乎各位的健康!在吃方面做到:三要,三不要1、要适度,不大吃大喝。现在生活好了,平常吃得就像过节一样,所以,春节假期间就别再无节制地大吃大喝了。我们平常是一日三餐,按时定量,消化系统形成了与饮食行为相适应的规律。大吃大喝容易引起  相似文献   

4.
要闻     
《现代职业安全》2006,(2):18-19
亲爱的读者,当您翻开这期杂志时,想必正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里。是啊,春节是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管里一份浓浓的思念、盼望、亲情。多少“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入挈妇将雏、拖着行李,涌向车站,感情热烈朴素,目标简单唯一:回家,团圆!而“春运”也成了咱们老百姓念叨最多的一个词。“职场”栏目的编辑与您有同样的感受。当我们踏上熟悉的家乡土地时,你可曾想过,为了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铁路工作者为之做出了多大的辛勤努力!在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里,您将真切地感受一回司乘人员的工作生活。对于把平安送给我们的人,我们同样要把最好的祝愿和掌声给予他们!伸向远方的铁路像一条没有尽头的巨龙。放眼望去,目光的极限处其实又是另一段里程的开始。在安全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没有歇下来的时候。我想一定还有许多人,由于种种原因在节日里坚守自己的岗位,不管您身处何地,我们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和平安,这也是我们新年里共同的心愿。春节了,向各位拜个年,祝各位平安健康,合家幸福!  相似文献   

5.
朋友!当您合家欢乐举杯祝福的时候,当您和情侣漫步在公园和柏油马路的时候,当您愉快地坐在影剧院欣赏歌舞的时候,您想到了吗?是什么保证了您的幸福和欢乐呢?是安全!只有安全,欢乐和幸福才能永远在您身边。 我家一位邻居叫小齐,年龄22岁,在军工厂里干机加工。她的领导经常讲:为了安全生产,谁也不许带手套操纵机器,不然会出危险,轻的伤及皮肉,重的失掉胳膊。工人们都认真遵守这一安全规定,唯独小齐毫不在乎。 一天,小齐背着班长又带手套操纵机器。机器飞快地转动着,小齐边干边想:今天是星期六,下班后我和小李到青年舞厅去……没等小齐想完,由…  相似文献   

6.
十五个包子     
正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包子好吃不在褶上"。不过,当我在部队过第一个春节,吃完包子宴后,我对这句俗语有了新的认识:包子好不吃,在时代!30年前,我入伍来到了科尔沁大草原。这里冬天气候极其寒冷,空气干燥,经常是黄沙蔽日。当地民谣"一年两次风,从春刮到冬。走进科尔沁,先吃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得补"就形象地诠释了这一点。自然条件已经很恶劣了,而我们的驻地又在荒漠深处,周边20公里内没有人烟,偏僻闭塞自不必说。  相似文献   

7.
有安全不一定和谐,但没有安全就一定不和谐。每一个家庭总会有那么一点点小摩擦,总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小吵一阵,小吵过后你依然可以去上班或去找朋友诉苦,等你回家的时候满桌的美味小炒也许不会因为之前的争吵而缺少,当你进家的时候孩子的一个拥抱依然会让你觉得“活着真的是件快乐的事”,但如果发生了事故,那后果将会很严重,幸福没有了,家庭破碎了……带来的一切将是很可怕的!  相似文献   

8.
有安全不一定和谐,但没有安全就一定不和谐.每一个家庭总会有那么一点点小摩擦,总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小吵一阵,小吵过后你依然可以去上班或去找朋友诉苦,等你回家的时候满桌的美味小炒也许不会因为之前的争吵而缺少,当你进家的时候孩子的一个拥抱依然会让你觉得"活着真的是件快乐的事",但如果发生了事故,那后果将会很严重,幸福没有了,家庭破碎了……带来的一切将是很可怕的!  相似文献   

9.
<正>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坐着,特别是白领,每天至少坐上8个小时。坐着的时候,错误坐姿让腰椎所承受的负担会比正确坐姿所负担的大很多。所以,坐着也要坐得正确才行。仔细一想,从早晨起床开始算起,吃早点要坐着;上班乘车要坐着;如果你是办公室一族,工作时间要连续坐8个小时左右;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家时在公车上或地铁上找一个座位坐着;回到家打开门立即扑到柔软的沙发上坐一会;吃过晚饭后,无论是上网还是看电视,依然  相似文献   

10.
西城  若溪 《安防科技》2013,(11):40-41
进入冬季,天气渐冷,这是电热毯、电炉子、火炉等取暖用品大显身手的季节,也是一年中最易发生火灾的季节。连日来,国内各地的火灾报道持续不断,而引起火灾事故的主要矛头都指向这些取暖用品。试想,您将湿衣服盖在电暖器上,人又匆匆离开了;试想,您急着上班,忘记了出门前是否关掉了电热毯;再试想,您躺在床上看着电影,全然忘了烟灰落在床单上……那么,或许就这样着火了,悲剧发生了。是此,杜绝火火的办法只有一个,消除火患,从自己做起。那么冬季防火要防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安防》2012,(Z1):19
如果您是一家安防企业的老总或管理者,或许在您早上上班的时候,您的办公桌上或者邮箱里面正躺着一份来自咨询公司的关于安防行业的简报或者研究报告的目录/摘要,无论您是进行翻阅或查看,或是随意丢弃或删除,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后,它仍旧会悄然无声地出现在您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12.
如果您是一家安防企业的老总或管理者,或许在您早上上班的时候,您的办公桌上或者邮箱里面正躺着一份来自咨询公司的关于安防行业的简报或者研究报告的目录/摘要,无论您是进行翻阅或查看,或是随意丢弃或删除,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后,它仍旧会悄然无声地出现在您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13.
<正>八年前的除夕夜,一家人在外吃年夜饭,服务生是一个兰州的女孩。我问:怎么没有回去过年?她说:路远,回去一次要花费五个月的积蓄,所以四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我问:想家吧!她说:想!我将手机借她打电话回家,  相似文献   

14.
回家过大年     
<正>过年,有些人往往又加一个"大"字,称之为"过大年"。也许"过大年"是相对于"过小年"来说的,但我更愿意相信这里所说的"大"是超过一般、非常重要的意思,意味着过年是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但天下再大的事情,也是由若干个细微的、琐碎的、零散的事情组成的,过年的许多细枝末节往往会留给我们深刻的记忆和感受。老话这样说"小孩盼过年,大人盼插田"。在孩童时代对过年充满着兴奋和惊喜,每到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戏看,有糖果吃,还有压岁钱。初一崽,初二郎,初三  相似文献   

15.
甲:哎!这不是宋师傅吗?怎么这些日子没看 见您呀!乙:噢,小王呀,我上外地参观学习去了,今 儿上午刚回到矿上,我正到处找您呐。甲:您找我,准是介绍兄弟矿的好经验呗!乙:您说对了。我这回出去,主要是学习兄弟 矿安全生产的好经验。甲:宋师傅,这可太好了!我这个安全检查员 年青,经验少,应该好好向人家学习。乙: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挺多,一时半会儿说 不完,咱们今天先说说麻山煤矿安全生产 的经验吧。他们的经验挺多,现在简单点 先说两条。甲:都哪两条?乙:第一条就是路线对头,领导重视。甲:这一条很重要,路线是根本,领导是关 键,一定要以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6.
乙:杨师傅! 甲:哎。乙:7月28日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以后,大家对地震的安全常识非常关心,可是对一些问题还不那么明白?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 甲:好!你提的这个问题很适时,也很必要。不过我也讲不好,咱就一起研究吧!从哪谈起呢? 乙:您能不能先讲一下地震是怎么回事? 甲:可以。要谈地震是怎么回事,还得先从地球的内部物质运动及其构造谈起。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实心椭球体,平均  相似文献   

17.
不上算     
“不行 !我说不行就不行。”爷爷反对小芳和李冬的婚事有两个原因 :一是两个都在建筑行业 ,而且同公司同班组、工作紧绷绷的———二人谁管家务谁管孩子 ?二是孙女高空作业就够当爷爷的提心吊胆了 ,还要再来一个高空作业的孙女婿 ,岂不……小芳先向李冬解释 ,爹妈早去世了 ,姐姐嫁出去了 ,家里就是爷爷和我守着这木屋 ,老人家怕我有什么闪失 ;然后劝爷爷 ,李冬是公司的安全员兼我们作业班的班长 ,他每天上班前下班后都要到工地负责查处安全隐患。“不行 ,更不行 !”爷爷敞开了嗓门 ,“他上班担风险 ,上班前下班后还要担责 ,二人叫我爷孙俩成…  相似文献   

18.
年年过年     
每到年年过年的时候,都会萌发一番抚今追昔的感慨。 过年,是喜庆,是团圆,是热闹。因此,小时候无忧无虑,最盼过年。当家里墙壁挂上新日历时,就巴不得很快撕到除夕那一页。盼过年的心情真的象安徒生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翘首期盼过个温馨的圣诞节一样热切。承负着撑持家计的大人们经过一年紧张劳累的忙碌,过年了,也总要尽量营造一种幸福祥和、轻松快乐的氛围。  相似文献   

19.
爆竹“猛于虎”,添彩又“添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鞭炮声声,烟花朵朵,把神州夜空装点得绚丽多姿,精彩纷呈;把中国传统节日打扮得喜气洋洋,红红火火。人们兴奋异常:这才像个过春节的样子!但与此同时,灾难也不断降临,噩耗此伏  相似文献   

20.
甲:(握手)您好!老没见面了,家里人都好吧? 乙;好!好!谢谢您的问候。 甲:您是……? 乙:好嘛,亲热了半天还不知我是谁呢,我姓李.您忘了? 甲:(拍头)想起来了。李四兄弟,我是张三。 乙:跟您这么说吧,一见面我就认出您来了。 甲:好哇!(亲热)张三会李四,总算又见面了。您现在还干那个工作? 乙:对,一直没变,还是搞劳动保护。 甲:“卖豆包布”?这买卖不错,本小利大。生活中还真离不开。一会儿,我打发孩子去找您去,扯个七尺八尺都行。钱先给您(拿钱状)。 乙:这是哪儿跟哪儿呀? 甲;您不是“卖豆包布”吗? 乙;什么“卖豆包布”,我在安全科。 甲:噢,“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