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雾锁天地,霾满乾坤。近年来,雾霾这位"不速之客"的造访频率越来越高,给人们的生活及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10月21日至22日清晨,我国东北多地出现大雾天气,辽宁北部、吉林西部、黑龙江西南部和东北部均出现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受大  相似文献   

2.
<正>进入一月份,全国中东部地区陆续被雾霾笼罩,至1月29日,雾霾范围更是高达130万平方千米,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给民众出行和身心健康都带来了严重影响。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现在我国多地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什么是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降低,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  相似文献   

3.
<正>"大雾、大雾,怎么又是一场大雾?"11月24日一早,吉林石化公司动力二厂原料车间运行二班班长曹江刚走出家门,就发现外面浓雾弥漫,能见度不足20米,抱怨地喊了起来。"你喊有啥用,现在很多城市就是这样!"同行的伙伴也抱怨起来。"雾这么大,煤场上煤要有困难啊,很不安全的!"曹江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安全。坐在上班的通勤车上,他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快乐和清闲,既不轻声唱歌,也不闭目养神,而是紧锁眉头不停地向车窗外张望,可外面依然是茫茫一片,昔日美丽如画的江城完全被雾霾笼罩着。他清楚知道,一旦煤场上煤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建设京津、辽沈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首都北京的安全稳定屏障。内蒙古已经树立起目标,宁城要在内蒙大目标下实现自己应完成的部分。宁城地区的雾霾天气研究十分必要。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2013年1月13日10时北京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  相似文献   

5.
1月24日,天气特别寒冷,汽车行驶在南平福银高速地界,虽然未见谢道蕴《咏雪联句》描写的"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景象,但到达闽赣省际口朱洋服务区,下得车来,顿觉北风呼啸天阴冷,迷漫的大雾笼罩着整个服务区,大有"积气入浑天未剖,垂云作海陆全沉"的气势。南平高速公路交警支队四大队教导员刘锡春告诉我们:闽赣口是两省交界处,人口稀少,全年雨雾天气长达180多  相似文献   

6.
<正>雾霾肆虐危及健康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大时,霾占据主力。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颜色发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2014年1月4日,我国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2月20  相似文献   

7.
<正>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网络热传,引发公众新一轮对雾霾问题的热议。3月7日在杭州,被誉为"驱霾先行者"的湖南环保企业永清集团与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进一步加快联合开发雾霾治理新技术,向雾霾发起"冲锋战"。此次校企合作治霾的技术有清洁岛技术、燃煤烟气超清洁排放技术、燃煤湿式静电除尘技术等。各种治霾技术术语听来晦涩难懂,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中国的辽阔天空突然出现似雾非雾的气体,蔓延南北,飘荡东西,竟覆盖了几十个大小城市,搞得昏天黑地,刺鼻呛喉,亿万民众苦不堪言。目前,中国各级政府所属气象部门已开始向民众报告PM2.5浓度(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所用的是汉语"雾霾"一词。雾是常见气象,即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一般遇到晴日强光便逐渐消失。但霾就大不同了,它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竟可遮天蔽日,弥漫好几天。难怪市民们惶恐不安,纷纷在室内安装昂贵的空气净化器,出门则戴上价格不菲的专用口罩。  相似文献   

9.
雾霾对气候、自然环境、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本文以1961—2013年全国2500个气象站的逐日雾霾、降水和风速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国雾霾灾害的变化趋势。根据1961—2013年逐年1—11月的雾霾日数统计可以看出,中国雾霾日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历史最大值;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为京津冀、长三角、两广和西南地区。50余年来,中国雾日天数呈现减少趋势,而霾日天数却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雾霾的形成,除人为影响因素外,年降水日数的减少、年平均风速的减小和稳定类天气天数的增加是使得中国雾霾灾害愈加严重的三个重要气候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把造成雾霾原因的重点指向焚烧秸秆,疑似捏"软柿子"……今年的雾霾天来得格外早。"十一"刚过,雾霾就来势汹汹,让华北大部分地区再度遭遇"心肺之患"。对此,人们不禁要问:治霾"治"出效果了吗?就"效果"而言,等于明知故问。但就治霾来说,似乎有点进展。因为,虽然有的环保局长表示雾霾根本管不了,但乡长、村长似乎可以大显身手了——有专家认为,  相似文献   

11.
邯钢集团公司 2 0 0 1年 2月 10日发生雾闪电击事故。经调查核实后 ,获得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邯郸支公司理赔。据悉 ,这是我国首例因“雾闪”自然气候造成的赔付事件。去年 2月 10日 ,地处华北平原南端的邯钢集团公司遭遇大雾 ,造成电击高压放电 ,致使部分生产设备不同程度地损坏 ,直接经济损失达 2 0 0 0多万元。事故后 ,平安保险公司经清点 ,核对事故损失后 ,决定理赔邯钢 6 5 0万元人民币。邯钢公司获首例“雾闪”事故赔偿  相似文献   

12.
伦敦大雾 (1952年12月4日─8日) 英国首都伦敦素有雾都之称。 英国大作家狄更斯在他的《伤心之家》一书中对伦敦的大雾作了如下的描写: 到处是雾。雾散在上游,浮在下游,钻进运煤船的厨房,铺洒在港口码头上,滞留在大船的帆缆上……街上到处是煤气灯透过雾气闪烁出的昏黄的灯光,多家店铺提前两小时开灯…… 其实,早在303年前,英国著名的日记体作家约翰·伊弗林就已在观察伦敦的.大雾了。约翰·伊弗林在1661年写道: 绝大部分伦敦人所呼吸的尽是一些浓浊的雾 ,外加一种又脏又臭的气体。它们一直侵入人的肺腑,使得…  相似文献   

13.
正新闻北京时间2020年1月27日凌晨(洛杉矶当地时间1月26日上午),著名美国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乘坐的私人直升机在加州卡拉巴萨斯的有雾天气中坠毁并起火,机上包括科比及其13岁女儿吉安娜在内的9人当场身亡。据美联社报道,坠机事故发生时,浓雾正笼罩着该地区,能见度情况很差。当地警方因恶劣天气曾让直升机停飞。虽然这架失事的直  相似文献   

14.
<正>引言空气是没有特供的,随着城市PM2.5的公布,人们对雾霾的认识程度越来越深。2013年全国开始针对雾霾天气进行整治,北方大部分城市正在采取替代改造燃煤设施等措施应对雾霾天气,通过对雾霾的成因分析,2013年空气污染指数对比,深入探讨关于应对和防治雾霾的对策。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很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霾,也称灰霾(烟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  相似文献   

15.
1月29日,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吉林省安监局局长金华立即组织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全面贯彻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系统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各处室2、3月份工作安排情况汇报,专题研究确保"两会"安全的具体措施。会议决定,"两会"期间,组织开展专项督查。  相似文献   

16.
最近,全国各地雾霾天气频发。雾霾天影响民众呼吸安全,同时也给汽车驾驶带来安全隐患。大雾天气雾水不仅会使路面湿滑,而且还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更好掌握雾天安全驾驶技巧,有利于保护自身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一是保持车距。因为雾天视距短、能见度低,有时路面湿滑,制动性能降低,车辆易侧滑,因此  相似文献   

17.
李靖 《劳动保护》2015,(3):103-105
<正>2015年1月26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黄玉治在会上总结了2014年工作成效,并要求2015年要抓好煤矿监管、隐患排查治理、提高煤矿机械化水平等工作。2015年1月26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对2014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作了总结、对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作了分析,同时提出了2015年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罗时 《劳动保护》2014,(7):52-53
<正>2014年5月26日新华网《晋济高速"3·1"特大燃爆事故21人涉嫌职务犯罪被立案侦查》报道指出,2014年3月1日,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发生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造成40人死亡、12人受伤,42辆车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达8 197万元。事故发  相似文献   

19.
<正>前言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是特定气候条件下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发展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的细小颗粒物,一旦这些细小颗粒物的排放量超过了大气的可承受范围,这些细小颗粒物的浓度会不断增加,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形成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城市雾霾天气的成因第一,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工业、企业和事业单位消耗的能源总量大大增加,不但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还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例如煤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月18日,TAJ1001—2015《PM_(2.5)防护口罩》团体标准在北京正式发布,并将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标准由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提出,由我国安全防护用品行业专家、防护口罩生产企业及相关科研部门的研究人员历时近两年制定完成。这是我国第一次针对民用PM_(2.5)防护口罩发布的团体标准,将为有效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规范当前鱼龙混杂的"防雾霾口罩"市场起到重要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