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凌鹏 《劳动保护》2006,(12):44-44
近年来,安庆石化针对石化行业生产特点,对化工事故进行研究、剖析,举一反三、引以为戒,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全员安全技能培训,强化了企业的安全基础、基层工作。  相似文献   

2.
行业安全管理浅谈陶贤海(安徽省劳动厅,合肥230061)1993年,国务院明确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新体制,即“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搞好新形势下劳动安全工作的重大举措和果断决策,如何正确认识行业管理在安全...  相似文献   

3.
《安全》2010,31(1):52-53
一、高空服务业分会成立的背景 高空服务业在我们国家还是个新生事物,目前,我国对这一新兴行业的安全管理还很薄弱。上个世纪90年代曾由当时主管劳动安全的国家劳动部管理,并随政府机构改革归国家经贸委管理,后归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这几个管理机构都曾经颁发过安全生产许可证。2004年国家行政许可法实施后,  相似文献   

4.
行业管理,在经济工作中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连接点。行业劳动安全管理,它不仅是“国家监察”的延伸和补充,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行业劳动安全管理的职能和作用,搞好行业或者本系统的劳动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引起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各级领导和广大劳动者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在国发[1993]50号文《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职责。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  相似文献   

5.
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负责任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始阶段,国家确立了"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这一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新体制把企业放在安全生产主体和基础的位置上,加重了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责任,要求企业负责安全生产,并明确规定了企业...  相似文献   

6.
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栾柯,盛登杰,秦广武,费春申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已由“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规守纪”的新型管理模式。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与改...  相似文献   

7.
风险抵押承包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南昌柴油机厂张安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管理职能也在发生变化,逐步放权给企业自主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已由过去的“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改为“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相似文献   

8.
转机之七:安全生产新体制 2004年1月9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决定》对中国安全生产管理新体制的提法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在此之前,1993年7月12日,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对我国安全生产体制的表述为:“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随后几年中央负责同志又加上了“劳动者遵章守纪”。1983年5月18日,国务院批转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对当时的安全生产体制的表述是:国家监察、企业管理、群众监督。而在这之前大量的表述又是: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9.
浅谈电梯安全管理原则林东(山东省劳动厅安办,济南250001)电梯安全是整个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电梯的安全管理也应遵循“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原则。“企业负责”就是要求电梯生产企业为用户提供合格的电梯,对...  相似文献   

10.
自负责任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胜利石油管理局安全生产十年经验浅析李俊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始阶段,国家确立了“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这一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这一体制把企业放在安全生产主体和基础的位置上,要求企业负责...  相似文献   

11.
如何适应新管理体制天津市一轻局安技处梁肇起“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是国务院明确提出的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它的全面实施必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笔者最近对天津市部分企业和行业的调查...  相似文献   

12.
当前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林东(山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济南250001)当前,各类重大特大事故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已成为社会和媒体的关注热点。1关于“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四结合...  相似文献   

13.
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与其他行业生产活动相比,生产过程复杂、作业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事故发生率高。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因此,安全管理对建筑业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了《建筑法》、《建筑安全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充分考虑对人的尊重、重视,加强了人性化的管理,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重视与管理的规范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建筑业已经成为继工业、农业、贸易之后的第四位支柱产业。然而,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在各行业中仅次于交通、矿山,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14.
《现代职业安全》2007,(1):I0005-I000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了建立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了《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多年,他从兵器工业行业特点出发,结合国家、行业、部门对安全生产的有关要求和安全生产管理规律,提炼出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及能力建设的"十二个三",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0月16日~3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考察团一行8人,赴英国、德国就重大危险源的监察和监控情况进行了访问和考察。在英、德期间,访问了英国职业健康与安全执行局(HSE)危险设备指导委员会、德国工业安全委员会北德分会等安全生产监察管理机构,考察了行业管理部门、安全中介公司以及我国大型企业的海外派驻机构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17.
董常军 《劳动保护》2005,(10):24-24
我国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制订工作,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到2000年,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牵头制定并颁布了400余个国家及行业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主要包括设计、管理类标准,安全生产设备、工具类标准,生产工艺安全卫生标准,防护用品类标准4个方面。这些标准对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行为起到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如国家针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机械、特种设备(压力机械、起重机械、电梯、索道、锅炉、压力容器等)制定了专业的安全卫生标准,这些标准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这些设备的安全性能,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保护了使用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论述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改革政府安全管理体制的必要性、目标及模式。提出实行安全综合部门依法统一管理,改变多头管理的组织模式;实行以法制手段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运作制度,改变以行政隶属关系为主要依托的运作模式。为此必须注意凋整综合管理与行业指导、综合管理与国家监察、劳动安全综合管理与各类安全综合管理的关系,改进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徐波 《林业劳动安全》2003,16(2):14-15,19
本文在安庆市直森工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对2002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认真、高度的概括和总结,旨在进一步指导和搞好安全生产,确保一方平安。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建立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2006年国务院制定的12项安全生产治本之策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落实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控制和减少施工伤亡事故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