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气氢氧自由基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洪海  朱玫 《重庆环境科学》1997,19(3):14-18,27
大气氢氧自由基在对流层大气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其浓度极低而活性极高,所以至今没有合适的测量方法。文章通过总结20多年来大气氢氧自由基测量技术研究的成果,分析讨论了大气氢氧自由基浓度测量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化学电离技术在大气气溶胶质谱分析中的应用已较为广泛.本文对化学电离质谱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了简介,重点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化学电离质谱技术对大气自由基和痕量气体的测量、在有机气溶胶的外场观测和实验室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情况,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并对化学电离质谱未来的研究工作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气污染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综述了我国大气污染化学研究的概况,阐明了大气颗粒物(气溶胶)的表征研究,包括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环境化学行为;大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归宿的规律,包括化学过程和大气化学模式的研究等。介绍了某些大气污染物的特殊分析测试方法和采样技术,对今后发展大气化学的展望和战略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过氧自由基是大气中重要的氧化剂 ,其浓度的测定对于深入理解大气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 ,论述了大气过氧自由基测量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带基体分离的电子自旋共振技术、远红外及毫米波发射光谱技术、激光诱导荧光技术以及化学放大法等常用测量方法及测量结果 ,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伟  黄山  袁斌  郭松  邵敏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7):3017-3028
大气中的颗粒态有机硝酸酯是连接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NOx)、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及臭氧的关键物质,总结了近10年国内外对颗粒态有机硝酸酯来源、形成机制、测量分析方法、浓度水平等方面的研究,描述了现有大气化学框架下有机硝酸酯的大气转化机制,梳理了测量有机硝酸酯的离线、在线方法及其优缺点,总结了应用不同测量技术对环境大气中颗粒态有机硝酸酯的实测结果,提出了当前有机硝酸酯研究在测量技术、机理研究和观测尺度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大气气溶胶中碘形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思琦  谢周清  李冰 《环境科学》2010,31(5):1121-1129
大气中的碘直接影响对流层中多种光化学反应并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因而碘的大气化学机制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气溶胶中的碘是其大气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通过其赋存形态可以推测和了解碘的大气化学过程.大气碘化学理论一直认为IO3-是大气碘沉降中最主要的碘形态,但近年来的各地实测数据发现大气气溶胶中的碘形态大多以可溶性有机碘或I-为主.这种分歧说明目前的大气碘化学理论尚有待完善.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碘的大气化学以及气溶胶颗粒物中碘形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观测的模型OBM(observation-based model)作为分析大气化学过程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深度挖掘大气综合观测数据以及全面认识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成因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为进一步推进OBM在大气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并提升PM2.5和臭氧(O3)协同防控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文梳理了OBM结构和内置大气化学机制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应用OBM解析O3和二次气溶胶生成机制及其他活性成分化学机制的研究成果. 结果表明:OBM结构和内置大气化学机制在不断更新,使OBM由最初用于O3生成机制的研究逐步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大气化学全过程分析工具,为我国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但是,OBM自身结构的局限性、我国尚未掌握OBM核心技术以及可利用的观测数据仍有限等原因制约了OBM在我国大气化学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大气化学过程解析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模型,充分发挥OBM的优势;开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线OBM运行系统和大气化学机制;建立有代表性的区域监测网络为OBM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提供综合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连续测量大气·OH的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搭建了一套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用于连续测量大气·OH.该仪器采用了基于63Ni放射源的双管正交式结构大气压化学电离源电离大气中的·OH,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试剂气体电离及滴定、转化反应间的相互干扰.63Ni放射源首先电离HNO3试剂气体得到试剂离子NO-3,·OH在反应管中与SO2反应最终转化为H2SO4,NO-3与H2SO4发生化学电离反应生成HSO-4离子,进入到质谱仪中进行检测,通过测量NO-3与HSO-4离子的强度,利用化学电离反应方程可直接计算出大气中OH的浓度.所研制仪器用于实验室内·OH的在线检测,在5 s内测得·OH的浓度为1.6×106个·cm-3,实验结果显示该仪器可用于原位连续测量大气中的超痕量自由基.  相似文献   

9.
CE-318太阳光度计自动进行太阳直接辐射和天空光扫描探测,通过反演计算可获取大气气溶胶各种光学特性,在大气环境监测与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CE-318太阳光度计的仪器结构、测量工作程序和反演算法,并对2010年重庆城区大气Angstrom波长指数测量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环境大气中半/中等挥发性有机物(S/IVOCs)的主要测量技术及其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气相色谱技术和化学电离质谱技术的测量方法.S/IVOCs的测量主要由气相色谱技术开始发展,并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基于气相色谱技术的测量方法,能够直接测量非极性化合物,但在面对组分多达千万种的复杂体系时,传统的一维色谱相对耗时,而且由于峰容量不够,峰重叠现象十分严重,难以实现全组分的准确分离.新近发展的多维分离系统如全二维气相色谱,通过正交的分离系统,能够实现复杂体系中物种组分的准确、快速分离.目前基于化学电离质谱技术的在线测量方法已经逐渐应用于S/IVOCs的测量,虽然在物种定性方面相对较弱,但其可提供高时间分辨率的测量结果,帮助分析S/IVOCs在大气中的快速变化.在未来的研究中,高时间分辨率和全组分准确测量是S/IVOCs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部地区大气能见度器测与目测数据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中部地区沈阳、鞍山、本溪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10年全年的高精度仪器观测与人工定时观测能见度资料,对这2种观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二者的差异与相关性. 结果表明,从辽宁中部地区全年总体来看,虽然平均器测能见度大于平均目测能见度,但目测能见度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大于器测能见度(所占日数比例为59.5%). 各城市之间器测能见度的相关系数比目测能见度高,2种方法的观测结果较为一致地反映出能见度在午后会达到高值. 2种方法观测的能见度均与大气相对湿度和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其中目测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的负相关性更为显著,而器测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适当的仪器质量分馏校正是提高同位素分析数据精度的关键 ,重新“复活”了的铅同位素“双稀释剂”测定方法可实现严格的仪器质量分馏校正。以区域锆石U -Pb年龄为控制点的“AGSO -CSIRO”铅同位素模式年龄方法可获得精度很高的定年结果 ,铅同位素研究的应用必将因此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土壤样品多氯联苯的GC/ECD双柱测定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C/ECD法是目前测定土壤样品多氯联苯(PCBs)总量最常用的方法.笔者参考US EPA 8082方法,针对实际土壤样品基质复杂、浓度差别大、有机氯农药干扰GC/ECD测定等特点,对样品前处理和仪器分析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采用碱解萃取、酸洗、硅胶柱净化、双柱GC/ECD分析方法,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用于混合Aroclor污染类型的定性识别,外标法用于PCBs总量的定量分析.PCBs总量的清洁基体加标回收率为80%~90%,方法检出限为0.40 ng/g.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role of LCA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olicy.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th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rawn on to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LCA as not only an instrumental tool, but also as an emerging institutional logic that influences the wa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responsibility for them, are conceptualized. Empirical data from interviews with wholesale-retail purchaser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how the life cycle approach influences economic agent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whether the life cycle approach has the power to infuse more responsibility into atomistic and fragmented markets.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热重(TG)等分析方法对黏土矿物的结构成分、加热特性等进行了检测;通过蒸馏冷凝等实验,实现了对吸附后黏土矿物的吸附水、层间水、结构水的分离,检测了氚在黏土矿物结构内外各类型水中的分布;通过红外吸收光谱(IR)等分析方法对氚在黏土矿物结构中的吸附位置及形态进行了检测研究;通过同位素效应...  相似文献   

16.
Molecular topology is an application of graph theory and statistics in fields like chemistry, biology, and pharmacology, in which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matters. Its scope is the top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olecules by means of numerical invariants, called topological indices, which are the main ingredients of the molecular topological models. These are statistical models that are instrumental in the discovery of new applications of naturally occurring molecules, as well as in the design of synthetic molecules with specific chemical, biological, or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In this review, we focus on pharmacology, which is a novel field of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topology. Besides summarizing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we also seek to bring closer this interesting biomedical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s to an interdisciplinary readership.
Vincent M. VillarEmail: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Nowadays,moreinteresthasgrowninthedeterminationoftheelementalconstituentsofmostindustrialmaterialssuchasironwhereseveraldifferentmethodsareused(Hassan ,1982 ;Abdul,1990 ;Failey ,1979;Anderson ,1981) .Recently ,thereweremanyinvestigationsonelementalanalysi…  相似文献   

18.
固定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技术现状与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周刚  钟琪  赵金宝  杨凯 《环境科学》2013,34(12):4764-4770
结合我国"十二五"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要求和当前国内外相关监测管理现状,研究分析了适合我国固定污染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的仪器系统结构和技术特点,进而从系统采样预处理技术和分析测量技术两方面,提出了符合我国固定污染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技术特点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9.
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分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INAA)对我国一些典型地区的364个表层土壤样品中La、Ce、Nd、Sm、Eu、Tb、Yb和Lu等八个稀土元素进行了测定.文中报告了各地区及所研究的全部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平均含量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重量法、容量滴定法、工作曲线法、气量法以及仪器直读式等方法,测定环境参数时,对其监测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中,为计算标准不确定度所需的灵敏系数的求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