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SB在有机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一种新的污水处理技术,PSB法处理有机废水具有处理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便于管理、能耗低、投资费用少、菌体可以回收利用等优点。本文对光合细菌在处理柠檬酸废水、酒精废水、豆制品废水、养猪场废水、淀粉废水、化工有机废水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认为光合细菌在有机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高盐度有机废水对生物处理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高盐度有机废水是一种难处理的废水,如皂素废水、石油开采废水以及海水直接利用后排放出的废水,主要是因为高含盐量对微生物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严重抑制了生物法在高盐度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讨论了国内外对含高盐有机废水生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盐对生物处理系统的影响,并全面分析了高盐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嗜盐菌与高盐度废水生物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盐菌指在高盐环境下生长的细菌,它主要生长在盐湖、盐场等浓缩海水中,以及腌鱼、盐兽皮等盐制品上。本文简要介绍了嗜盐菌的分类、形态特征和嗜盐机理。国内外学者采用了不同的工艺研究了高盐度废水生化处理的可行性,研究得出盐度对生物处理系统存在不同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盐度对生物处理系统有机物去除率和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以及在污泥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相、优势菌种和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总结了嗜盐菌在高盐度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为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盐度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盐度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性物质,无机盐类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可以促进酶反应、保持持膜平衡和调节渗透压,但盐浓度过高,使离子强度大,会造成质壁分离、细胞失活,一般微生物难以在其中生长、繁殖,所以传统的生物难以处理高盐度废水。介绍了高盐废水的来源、组成及特点,综述了5种高盐度废水的出来方法,分别为电解法、焚烧法、膜-生物技术、适盐生物法、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法,并重点阐述了适盐生物技术及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法技术在高盐度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发展而产生的大量高盐度有机废水具有难处理的特点。通过对国内外高盐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对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以及组合法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的技术进行了综合比较,重点针对生物法阐述了高盐度对生物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的耐盐机理,提出了采用组合工艺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的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 一、前言利用光合细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废(污)水处理方法.在光合细菌中,有许多菌种能利用有机物作为光合作用的供氢体和碳源,而且能耐很高浓度的有机物,具有很强的分解利用有机物的能力.目前在日本和西欧的许多国家已广泛地将这种方法用于处理食品、制革、人粪尿、合成纤维和有机化工等高浓度有机废水,而且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该方法具有处理废水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投资费用少、动力消耗低及脱氮效果好等优点,而且所产生的细菌菌体蛋白含量高,色  相似文献   

7.
好氧颗粒污泥是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近年兴起的新型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可简化工艺流程、减少污水处理系统的容积和占地面积、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等显著优点,使其迅速成为当前水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高盐有机废水是目前水处理领域的技术难题,因此,将好氧颗粒污泥应用于高盐有机废水中并研究其处理效果及耐盐机制具有重大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好氧颗粒污泥在高盐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其微生物耐盐机制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好氧颗粒污泥在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应用光合细胞处理味精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光合细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是一项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该文对该技术在味精废水上的应用进行了初探。试验在各种处理条件下,光合细菌对废水中CODcr的降解情况,并提出了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
自养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光能或通过氧化简单无机物获得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合成细胞有机物质的微生物.由于它们具有非凡的生物合成能力和对无机物的高度氧化活性,从而决定了在处理工业废水中的作用.(一)利用光合细菌处理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光合细菌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很强的净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合细菌降解有机废水中硫化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光合细菌对废水中硫化物的降解作用,实验表明,光合细菌对各种浓度的含硫有机废水脱硫效果明显,且在厌氧光照条件下处理效果更好,因此,可望利用光合细菌去除污水中的硫。  相似文献   

11.
嗜盐菌降解三聚氯氰废水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某地盐场及三聚氯氰工厂采集的水样和泥样中分离得到嗜盐菌10株,细胞呈杆状、球状和弧状. 根据嗜盐菌在废水中的生长状况,选取4株长势良好的嗜盐菌组成复合嗜盐菌,用于三聚氯氰废水动态模拟试验. 对这4株嗜盐菌进行了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并与Sherlock微生物鉴定系统(Microbi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MIS)的结果进行比对,得出这4株嗜盐菌分别属于盐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 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如温度,pH和盐度),得出复合嗜盐菌的最佳生长条件:在37 ℃下其最适pH为7~9,ρ(盐)为70~170 g/L,属于中度嗜盐菌. 在复合嗜盐菌最佳生长条件下,动态模拟装置经过72 h的生物降解,系统中氨氮、氰化物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90.47%,97.62%和97.06%.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MVR高盐废水蒸发结晶系统的模型并对其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现场数据吻合较好。同时分析了工艺参数压缩比、系统操作压力对能效比COP和强制循环加热器传热温差的影响,获得了优化工艺参数,压缩比为1.7~2,蒸发结晶器操作压力为45~60 k Pa。该研究结果对优化MVR蒸发结晶系统过程参数以实现高盐废水节能零排放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含盐工业废水生化处理耐盐污泥驯化及其机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比较在高盐和低盐条件下活性污泥驯化过程,研究了含盐工业废水生化处理耐盐污泥驯化的可行性、特点及其生物学过程.结果表明以盐份作为选择压力可以驯化出具有高降解活性的耐盐污泥,在NaCl浓度为45 000mg/L,容积负荷为1.6kgCODCr/(m3d)时,其CODCr去除率可达到96.6%.对耐盐污泥的驯化过程中的微生物优势生理群变化分析显示,随着进水盐浓度的增加,耐盐苯乙酸降解微生物生理群数量在15d时间内从109cfu/(gVSS)上升到1011cfu/(g.VSS),成为污泥中的优势生理群.  相似文献   

14.
陈垚  龙腾锐  周健  刘俊  甘春娟 《环境科学》2009,30(9):2592-2597
针对现有除磷技术存在的问题,以高盐高磷榨菜腌制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磷酸盐生物还原系统构建过程中磷形态的转化.结果表明,以3%的盐度(以NaCl计,下同)废水启动反应器,通过两阶段盐度逐步提升法,在进水有机负荷(COD)0.45kg.(m3.d)-1,磷负荷(PO43--P)5.0 g.(m3.d)-1,DO 6 mg.L-1,水温30℃,且未排泥的条件下,成功构建了超高盐(7%盐度)条件下的磷酸盐还原系统.通过该磷酸盐还原系统运行26个周期中,对磷平衡及污泥中磷形态转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中平均每日有41.8 mg.L-1的外源磷损失,而污泥中共有155 mg的内源磷通过磷形态转化以及磷酸盐还原途径损失,占外源磷损失量的14.2%,占系统磷损失总量的12.5%.系统构建过程中污泥的磷形态主要以Org-P→NaOH85-P→HCl-P→NaOH-P→BD-P→H2O-P途径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15.
High salt concentrations can cause plasmolysis and loss of activity of cells, but the salt-torlerant bacterium can endure the high salt concentrations in wastewater. In this research 7 salt-torlerant bacteria, which could survive in dry powder products and could degrade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saline wastewater, were isolated from a membrane bioreactor. The strain NY6 which showed the fastest growth rate, best property for organic matter degradation and could survive in dry powder more than 3 months was selected and characterized. It was classified as Bacillus aeriu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16 S rRNA sequence and Neigh borjoining tree. The strain NY6 could survive in the salinity up to 6% and the optimal growth salinity is2%; it belongs to a slightly halophilic bacterium. The capability of its dry powder products for COD removal was 800 mg COD/(g·day) in synthesized saline wastewater with salinity of 2%. According to salt-tolerant mechanism research, when the salinity was below 2%, the stain NY6 absorbed K+and Na+to maintain osmotic equilibrium, and when the salinity was above 2%, the NY6 kept its life by producing a large amount of spores.  相似文献   

16.
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高浓度氨氮工业废水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厌氧氨氧化(Anammox)技术是一种新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处理低C/N比、高浓度氨氮废水具有突出优势.本文总结了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和不同工业行业高氨氮废水的水质特征,分析了氨氮、有机物等因素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讨论了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的可行性,最后对其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医化废水驯化过程中细菌的遗传多样性. 结果表明:9种引物在5种浓度的废水驯化细菌中共扩增出134条带,其中88条表现为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65.7%. 根据Jacaard相异系数转换的距离矩阵,富集细菌与10%医化废水驯化细菌及20%医化废水驯化细菌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750 0;而20%医化废水驯化细菌与40%医化废水驯化细菌之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545 5. 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富集细菌与5%医化废水驯化细菌聚在一起组成一组;20%医化废水驯化细菌与40%医化废水驯化细菌先聚在一起,再与10%医化废水驯化细菌聚在一起组成另一组.   相似文献   

18.
The present work presents a study of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fish processing wastewa at salt concentration of 55 g/L. Wastewater was treated by both continuous stirred-ta reactor(CSTR) and membrane bioreactor(MBR) during 50 and 100 days, respectively. Th biological processes involved salt-tolerant bacteria from natural hypersaline environme at different organic loading rates(OLRs).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correspond excised DGGE bands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axonomic affiliation of the most domin species includes Halomonadaceae and Flavobacteriaceae families of the Proteobacteria(Gamm proteobacteria class) and the Bacteroidetes phyla,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MBR w better than those of CSTR in the removal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with efficiencies from 97 to 98.6%. Nevertheless, salinity with increasing OLR aggravates fouling that requires m cleaning for a membrane in MBR while leads to deterioration of sludge settleability a effluent quality in CSTR.  相似文献   

19.
微电解混凝及生物法处理肠衣加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衣加工废水属于高盐废水,其水质盐浓度高,离子强度大,处理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法、生物法、生物与物化组合法等。该类废水的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耐盐嗜盐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在对国内外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在实际废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微电解混凝化学法与生物处理法的组合工艺。通过本工程对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发现,生物物理、物化组合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处理工艺,是高盐废水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